余小鵬
[摘 要]
作文評語是語文教師評論學生作文優(yōu)劣得失的批語,寫好作文評語是指導學生作文的重要途徑。評語的實施必須講究一個“巧”字,應凸顯不同學生的個性化,充分體現(xiàn)習作評價的實效化。對“拙作”評語,要突出一個“趣”字;對“中作”評語,要落實一個“能”字;對“佳作”評語,要彰顯一個“賞”字。真正使作文評語既發(fā)揮其評價功能,又體現(xiàn)其導向作用,從而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關鍵詞]
作文;評語;“趣”;“能”;“賞”
每一次學生習作之后,教師的批閱都是必不可少的,而在批閱學生的習作時,教師或多或少要在學生的習作上寫點評語,這是語文教師的職責所在,也是語文習作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墒牵u語中該寫點什么,多寫還是少寫,面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習作該如何區(qū)別寫,的確是讓人傷神的問題。筆者認為,評語的實施應講究一個“巧”字。“巧施評語”應凸顯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應充分體現(xiàn)習作評價的實效化,同時,應通過評語的差異化實施促使學生釋放“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的正能量。下面筆者以某校四年級《謝謝你,__________》的習作評語為例略談一二。
一、“拙作”評語,突出一個“趣”字
一個班級總有一些習作水平不是很高的學生,他們的習作或簡短粗糙,或語病百出,或主題不明,或結(jié)構(gòu)不清,這樣的習作我們暫且稱之為“拙作”。讀著這樣的習作,許多老師為之頭痛,自然在評語的實施中免不了把“憤怒”之情訴諸筆端,很多傷害學生自尊或自信的評語不經(jīng)意間就留在了學生的習作本上,成了很多學生心中抹不去的陰影。這樣的學生在習作過程中,其習作興趣和積極性是不高的。
筆者認為,在“拙作”的評語實施中,關鍵是突出一個“趣”字,要通過教師的評語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誘發(fā)學生的習作熱情。試問,如果學生連最后一點習作興趣都沒有了,何談提高他們的習作水平。譬如,在《謝謝你,__________》的習作中,有一位學生的習作對象是母親。這位學生的習作的確寫得很簡短,錯別字很多,字跡也不清楚,更談不上中心突出,主題鮮明。筆者看到的教師評語是這樣的:“你的作文有幾個字?再看看老師幫你圈出多少錯別字?難道平時你不積累字詞嗎?難道你的母親身上就沒有讓你感恩的事?唉!”再看另一位學生的習作,他的習作對象是同學。這位學生的習作狀況也不盡如人意。其教師的評語是這樣寫的:“你寫的是什么?能讓人看懂嗎?你看清楚這次習作的要求了嗎?重寫!”
且不說學生看了這樣的評語會怎樣,就是筆者看后也心灰意冷,以后還敢下筆寫作嗎?這種“大棒揮舞”的評語往往過于簡單嚴厲且不具有指導性。經(jīng)常實施這種評語,其結(jié)果往往會打擊學生的習作興趣,傷害學生的習作自信,更讓學生對習作無從下手。研究表明,“拙作”一般占到班級學生習作的五分之一。教師在實施這部分“拙作”評語時,特別需要足夠的耐心和智慧,“揠苗助長”只會適得其反。教師必須根據(jù)他們的習作狀況實施適切的評語,在努力尋找他們習作閃光點、給他們心理上以暗示的同時,激發(fā)他們的習作興趣,提高他們的習作信心,使他們慢慢地向“中作”靠近。
二、“中作”評語,落實一個“能”字
在班級里占絕大多數(shù)的應該是中等學生的習作,一般占到全班的60%~70%左右。這部分學生的習作,其書面表達沒有問題,也基本能做到主題突出,結(jié)構(gòu)明了,語句通順,但他們的習作與“佳作”相比,最大的問題是在習作方法的運用上。比如,怎樣做到詳略得當,怎樣寫得具體生動,如何把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等細節(jié)寫到位,如何把事物的特征寫清楚,怎樣巧妙運用修辭手法,等等。說白了,就是缺少了那么一點“語文味”。
再如,在《謝謝你,__________》的習作中,筆者翻閱了這個年級很多這樣的“中作”,其共性的問題如上所述,而教師在實施評語時,也基本可以做到落實一個“能”字,即通過習作方法的評點,促使學生能寫、會寫,進而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例如,“在回憶媽媽的往事上,不可面面俱到。你舉了很多例子,可是沒有一件具體的事情來表達你對媽媽的謝意?!薄霸谀愫秃猛瑢W的交往中,‘我們一起值日’這一件事情可具體敘述,至于‘同學借你筆芯’這件事可略寫?!庇秩纾斑@位老師在送你去醫(yī)院途中有沒有你印象深刻的動作?她跟你說了什么?你有沒有觀察老師的神情?看到老師背著你,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呢?這一些可具體生動地描寫!”“嘿,小胖墩!你和叔叔的情誼很深。不過,在寫你和叔叔的對話時,提示語要寫具體,形式可多樣些,比如提示語在前、在中、在后,或不用提示語。對話也可分段寫。不信,你試試看!”
上述評語是筆者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習作對象羅列的一些典型的教師評語。仔細閱讀這些評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抓住了“中作”的問題所在,其評語直指了習作方法的運用。試想,這些“中作”按照老師的評語修改后,其習作的“語文味”將大大加強。而讀著這樣的習作,我們將不會感到生澀。因此,在“中作”的評語實施中,教師既不可與“拙作”放在一起評點,讓學生產(chǎn)生優(yōu)越感、翹尾巴,也不能將他們與“佳作”放到一起評價,使學生喪失習作信心,產(chǎn)生焦慮感。針對“中作”的習作評語,教師除了要給學生營造一種“以我手寫我心”的寬松的習作環(huán)境,更關鍵的是在習作方法的指導上,讓學生“跳一跳”以努力達到“佳作”的水平。
三、“佳作”評語,彰顯一個“賞”字
所謂“佳作”,標準自然很多,大抵表現(xiàn)在題材新穎,有童真、童趣,想象力豐富,有真情實感,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修辭手法運用巧妙等。相對于學生的“拙作”與“中作”,其“佳作”是教師最喜歡的,當然也是所有學生向往的。一般情況下,學生的“佳作”占到全班學生總數(shù)的20%左右。那么,如何對這部分習作實施評語呢?筆者以為,關鍵是要對展示“佳作”的學生給予最大激勵,使其感受習作帶來的情感愉悅,同時也要使其對其他學生發(fā)揮正面引導功能的最大化。因此,“佳作”評語,要彰顯一個“賞”字。首先,教師要學會用欣賞、贊賞的眼光去評價習作,使學生有充分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其次,也讓班內(nèi)同學獲得不同程度的啟發(fā),習得寫此類文章的方法,積累寫作此類文章的經(jīng)驗。那么,怎樣的評語才體現(xiàn)“賞”呢?還是以《謝謝你,__________》的習作評語為例。筆者在翻閱了這個年級的很多“佳作”后,總結(jié)了此類習作評語的“賞”法。
一是“心”賞。諸如,“讀你的文章真是一種享受。你對文章新鮮別致的立意以及對這位老師的感恩之情讓我動容。所謂‘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闶莻€生活的有心人,你用真情打動了別人,這是你作文的最大成功。”這樣的評語,教師對學生及其習作均傾注了真心、真情,并化作精妙的語言訴諸筆端。教師如此用心去欣賞、贊賞,給學生帶去的習作動力和后續(xù)發(fā)展是不可估量的。
二是“讀”賞。譬如,“你的作文像一條緩緩而流的小溪,清秀、流暢。你的文筆優(yōu)美,感情真摯細膩,真是文如其人。老師決定在明天的習作講評課上讀給全班同學聽,讓大家一起來分享你對媽媽的一片真情!”試想,當自己的作文如此被教師表揚并當眾“賞”讀,習作的學生能不心潮澎湃嗎?其他學生自然也會大受啟發(fā)和鼓舞。這就是“讀”賞的功效。
三是“薦”賞?!翱上部少R,又一篇佳作誕生了!你的作文字里行間流淌著你對奶奶的思念之情,質(zhì)樸的語言、純樸的感情令人潸然淚下。老師愿意把它推薦給我們學校的校報!”當然,教師面對如此佳作也可大膽推薦給其他雜志、報刊。當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變成了方方正正的鉛字,想到自己的文章可以讓更多的人閱讀,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兒。說不定,一個偉大的作家就在教師的“薦”賞中誕生了。其他學生在羨慕之余也多了一份進取之心,學習之藍本。
綜上所述,教師在作文評改過程中要盡可能做到“巧施評語”。做到既關注學段,“按照不同學段的目標要求,綜合考查學生寫作水平的發(fā)展狀況”,也要關注學生,“重視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習慣,鼓勵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親近自然,關注社會”。更重要的是,要凸顯學生的差異與個性。因此,教師的評語要在“以鼓勵為主,多表揚少批評,多建議少修改”的習作評改總要求基礎上,體現(xiàn)因年級、因?qū)W生而異的靈活多樣性以及作文評語的激勵性與啟迪性。要在作文評語的實施過程中,既發(fā)揮其評價功能,又體現(xiàn)其導向作用,真正使作文評語喚起學生的寫作興趣,點燃學生的寫作熱情,激活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編.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試行)[R].杭州: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2009.
(責任編輯:符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