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勝春+李海濤
明天.學校要舉行拔河比賽,各個班級都在做充分的準備,班長小新召集隊員和班級的“學霸”們研究比賽的準備措施.有的同學不理解,為什么班長把“學霸”們召喚過來,他們只是一味地學習,跟體育基本上不搭邊,怎么能想出辦法呢?當坐在一起商量比賽方法時,這些同學發(fā)現(xiàn),“學霸”們運用和發(fā)揮知識,不斷提出了好的方法,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建議吧!
小娜:“首先我?guī)屯瑢W們來分析一下拔河比賽時兩隊隊員的受力情況,兩隊隊員均受重力、支持力、靜摩擦力和繩的拉力,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高中將學到,即當物體甲給物體乙一個作用力時.物體乙必然同時給物體甲一個反作用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甲對繩的拉力和繩對甲的拉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對繩的拉力和繩對乙的拉力也是一對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因此.對于參加拔河比賽的兩個隊.甲對乙施加了多大拉力.乙同時也對甲施加一個同樣大小的拉力,既然雙方所受拉力的大小相等.應該不可能分出勝負,但實際上總有一方獲勝,可見,雙方之間的拉力并不是決定勝負的因素,實際上獲勝的主要因素是取決于摩擦力,即地面對人的摩擦力,當一方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另一方受到的摩擦力時.繩子就會向摩擦力大的一側移動.勝利自然屬于這一方,”
小雨:“小娜同學說得很對,既然我們知道拔河比賽的勝負取決于腳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拔河比賽雙方的拉力大小相等,因此要贏得比賽,必須想辦法來增大腳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根據(jù)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可知.要增大摩擦力,可以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壓力和避免滑動摩擦變滾動摩擦等方法實現(xiàn),因此,明天我們的隊員一定要穿鞋底花紋較深的新鞋子,不能穿鞋底光滑的鞋子,另外,為了增大壓力,要選擇體重大的同學來參加比賽,同時,注意比賽時,不要使腳下有沙粒,否則,人踩在上面將會滾動,減小摩擦.不易取勝.”
小林:“我來補充一下,拔河比賽時,手與繩子之間不能有相對滑動,可在手上擦些滑石粉,以增大摩擦:另一方面要增大手對繩子的握力.握力的大小主要與隊員上肢肌肉的發(fā)達程度有關.所以選擇隊員時.應考慮這方面.”
小龍:“我認為在拔河比賽時,在用力的過程中,隊員應兩腳分開,通過增大支撐面積來增大穩(wěn)度.同時隊員應盡可能下蹲并且向后仰,使其重心下移.因為重心越低穩(wěn)度越大.可使繩子更穩(wěn)定一些.減小左右擺動的幾率,避免其他方向有分力,”
小磊:“拉繩的力盡量與繩的夾角小些,不要讓繩子成S形,最好和繩子平行,這樣就可以增大集體的合力.易于取勝.”
班長:“今天,我們通過討論,運用物理知識想到了比賽取勝的方法,現(xiàn)在,我們要先按照以上標準選擇隊員,并要求隊員按照以上方法進行充分準備,我認為拔河比賽能否取勝,不僅僅由比賽雙方的總體重決定,鞋底、姿勢、地形、是否強拉等因素都對勝負起著一定的作用,同時所有的隊員要有共同協(xié)作的意識,集體共同配合,形成合力.在比賽中,我們還要選擇一位同學揮旗喊口號,這是為了讓所有隊員共同一起用力,使合力達到最大,這也是獲勝的原因之一.最后,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班能取得拔河比賽的好成績,加油!”
跟蹤練習:
1.在拔河比賽中,甲隊的指導員讓學生穿鞋底花紋較深的運動鞋,乙隊的指導員選了一些質量大的學生當隊員.前者是通過____增大摩擦力,后者是通過____增大摩擦力,最后____(填“拉力”或“摩擦力”)較大的一隊獲勝.
2.小欣在學習了力的知識后,為了探究拔河比賽取勝的“奧秘”,做了如圖l所示的實驗,第一次比賽小欣和小麗都站在水平地面上,兩人相持不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1甲.第二次比賽小麗站在滑板車上.小欣站在地面上,小欣輕而易舉地把小麗拉了過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1乙,請你幫小欣分析下列問題:
(1)第二次小欣拉繩子的力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麗拉繩子的力.
(2)為什么第二次小欣拉繩子的力比第一次變小了反而還贏了比賽?
(3)拔河比賽取勝的“奧秘”是什么?
(4)為了在校運動會上獲得拔河比賽的冠軍.請你為班級的拔河隊提出至少兩條合理化的建議,并說明其中的道理,
參考答案:
1.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增大壓力 摩擦力
2.(1)等于 (2)小麗站在滑板車上,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是滾動摩擦,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3)設法增大人與地面之間的摩擦阻力.(4)運動員必須穿鞋底比較粗糙的鞋,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摩擦力;必須選質量大的同學,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滑動摩擦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