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寶民
【適用話題】真誠 仁德 心胸 寬容
北宋建國之初,江南尚未統(tǒng)一,吳越國依然是獨立王國,太祖趙匡胤不想以武力征伐吳越,便派使臣前往吳越,希望吳越能主動歸順。吳越王錢镠懼怕宋朝之威,有心歸順,又擔心歸順后被斬草除根,所以下不了決心。后來,趙匡胤邀請錢镠入朝,錢镠不敢不去,只好硬著頭皮來到京城。
趙匡胤見到錢镠后,對他以禮相待、特別尊重,令錢镠很感動。這時,宋朝的一些大臣們就向趙匡胤建議說:“何不趁此機會將錢镠扣留,他國中無主,我們輕而易舉就能收取其地!”但趙匡胤并沒有采納這個建議,依然對錢镠百般禮遇;過了些日子,趙匡胤賜錢镠歸國,并在便殿設宴為他餞行。
臨別之際,趙匡胤賜給錢镠一個黃色小包,告訴他走到半路上再打開看。錢镠走到半路時,好奇地將這個小包打開,發(fā)現(xiàn)里面裝的是幾十件君臣的奏折,都是建議趙匡胤扣留錢镠的;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后,錢镠大為感動,回到吳越后,便上表獻地稱臣,就這樣,趙匡胤沒費一兵一卒,就使吳越歸順了。
武力雖然強大,但只能征服別人的身體,不能征服別人的心靈;只有真誠的態(tài)度才能從內心征服他人,以誠相待——的確是一種最高境界的征服。
【素材分析】太祖趙匡胤擁有實力,卻顧及蒼生性命與福祉,不想以武力征伐吳越。他邀請吳越王錢镠入朝,對他以禮相待,并未采納大臣們扣留錢镠的建議,臨別之際,又巧妙地告訴了錢镠事情的原委,終于感動了錢镠,主動稱臣。擁有仁德之心和寬闊的心胸,以真誠的態(tài)度對待他人,自然能無往而不利。
NEW視野
作家路遙曾談起過真誠的魅力,他說:“我們的作品憑什么來打動別人的心靈!在我看來,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作家對生活、對藝術、對讀者要抱有真誠的態(tài)度。否則,任何花言巧語和花樣翻新都是枉費心機。作品中任何虛假的聲音,讀者的耳朵都能聽得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