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現(xiàn)階段的體育教育工作中,經常會有一些學生由于身體、心理以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存在問題,從而導致不能同其他學生一樣正常的參加體育活動與體育教育。新的社會背景下,這一問題得到了廣泛的關注。通過融合共享,可以極大的提高對弱勢學生關懷程度,從而促進弱勢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我國的教育平等的目的。以下文章結合自身經驗,談談現(xiàn)階段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時代訴求。
【關鍵詞】融合共享;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時代訴求
所謂的弱勢群體,就是由于社會結構轉型或是因為現(xiàn)階段我國的制度缺陷導致社會福利不平等的相關群體。隨著我國政府以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現(xiàn)階段我國弱勢群體的現(xiàn)狀得到了較好的改善。在教育工作中,一些學生由于身體以及心理等原因,不能夠正常的進行相關的體育教育活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運動弱勢學生對現(xiàn)階段我國的體育教育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現(xiàn)階段我國應該積極的創(chuàng)新教育觀念,積極推行相關改革,爭取早日改善我國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現(xiàn)狀。
一、運動弱勢學生的概述
近幾年來,由于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我國越來越重視弱勢群體的發(fā)展。在弱勢群體中,我們不得不說體育弱勢學生的發(fā)展。首先,我們應該了解一下體育弱勢學生的定義以及相關的界定范圍,我國相關法律提出了弱勢群體等相關定義與界定范圍。但是現(xiàn)階段,我國的一些學者仍然對運動弱勢學生的界定存在異議。一些學者習慣上把體育弱勢學生定義為由于器官疾病還有慢性疾病,身體受過嚴重運動損傷從而不能正常參加體育運動的學生。另外,我們還習慣上把身體還有運動功能障礙以及體制偏差的學生定義為運動弱勢學生。雖然各個學者對運動弱勢學生的定義與界定不盡相同,但是,體育弱勢學生主要指的是長時間不能正常參加體育教育與體育鍛煉存在障礙的學生,另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身體出現(xiàn)過身體疾病,或者學生患有肢體疾病,還有的學生進行過肢體手術處于恢復期,不能做一些劇烈的運動。
就現(xiàn)階段的一些學校來說,沒有對運動弱勢學生采取措施。在學校中,這些學生跟身體狀況正常的學生一起上體育課。這樣一來,運動弱勢學生就會在完成教學任務上比較吃力。一旦在教學上完不成任務,就會出現(xiàn)體育成績不及格的現(xiàn)象,從而導致這些學生從心理上厭倦和畏懼體育教育。另外有一些學校針對運動弱勢學生這一特殊情況,會要求學生開出一些不宜鍛煉的醫(yī)學證明,從而允許學生不去參加相應的體育課程與體育鍛煉。這樣表面上看起來是對運動弱勢學生的照顧與關懷,但是實際上是扼殺了體育弱勢學生的受教育的機會。探討其原因,運動弱勢學生自身就對體育鍛煉心存畏懼,學校的這一政策更是助長了學生的畏懼心理,這樣一來不利于學生的長久發(fā)展。另外,還有一些學校為運動弱勢學生開設了運動量較小的體育課程,比如保健課程等。但是任課老師大多只是兼職性質的老師,其專業(yè)知識并不是十分專業(yè),這樣一來,不僅不能夠使學生的理論知識得到豐富,也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綜合來說,現(xiàn)階段我國許許多多的學校并沒有對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這一問題引起關注,也沒有采取很好的措施對運動弱勢學生進行鍛煉與保護。
二、融合共享: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時代訴求
第一,要改變以往陳舊的理念,逐步樹立融合共享的教育思想。在以往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運動弱勢學生經常會受到歧視,自身也會對運動產生畏懼的心理。同時由于身體的缺陷,運動弱勢學生經常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我們要打破以往的教育方式。就當前的體育教育來說,我們要積極改革。一方面,我們不能再對運動弱勢學生進行免修或者只是簡單的開設幾門運動量較小的課程,而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積極尋求相應的問題的解決措施。學校要重視體育弱勢學生的情況,并且聘請更加專業(yè)的體育教師進行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工作。只有以往的教育觀念得到改善與創(chuàng)新,教師以及相關學校領導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問題。另一方面,改變原有的與體育教育觀念還體現(xiàn)在消除歧視方面。由于生理以及心理方面的一些缺陷,運動弱勢學生經常會受到來自各界的異樣的眼光,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學生的問題,還學要消除各種各樣的歧視問題。在我國的十二五時期,政府十分重視對弱勢群體的關注。相關學校一定要抓住這一契機,進行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育工作的改革。學校要對相關教育工作多加宣導,使身體正常的學生關注身邊的運動弱勢學生,平時多對這些學生進行相關的幫助與鼓勵。另外,多鼓勵運動弱勢學生采取相關的措施進行相應的體育鍛煉,這樣既能消除運動弱勢學生的心理壓力,同時有助于運動弱勢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以及心理障礙的打破。
第二,完善相應的法律,使運動弱勢學生的權利得到維護。同時,學校應該增加相應的器材,使運動弱勢的學生能夠進行相關的鍛煉。首先,每一個學生都有一樣的受教育的權利。但是,由于運動弱勢學生的特殊條件,我們有必要進行相關的創(chuàng)新,以保證運動弱勢學生的合法權利得到維護?,F(xiàn)階段我國并沒有對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狀況進行明確,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快立法速度,保障相關人員的權益得到維護。其次,學校應該增加相應的運動設施,保證這些設施符合運動弱勢學生運動的要求。
三、結語
綜上所述,近幾年來,由于我國政府以及各界社會人士的關注,我國的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我們還應該看清相關問題,并且積極改革,以促進我國運動弱勢學生的體育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 ?健, 曹 ?烴. 融合共享: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的時代訴求[J]. 體育科學, 2014(03): 39-46.
[2] 李 ?杉. 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教育改革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15(04): 235-237.
[3] 孔慶梅, 張元厚, 李明浩. 本科高校運動弱勢學生體育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J]. 高等農業(yè)教育, 2011(09): 87-88.
[4] 陳 ?品. 普通高校運動弱勢學生體育活動參與度及對策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010(09): 91-94.
[5] 譚貢霞, 張允蚌. 適應體育教學對運動弱勢大學生影響的理論分析[J]. 考試周刊, 2014(86): 114-115.
[6] 董躍春. 體育教學中對運動弱勢學生的判別和指導[J]. 黑龍江史志, 2008(15): 85-88.
【作者簡介】
唐磊,四川成都人,武警警官學院軍事教育訓練系軍事體育教研室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