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狀況和教育對策

      2015-08-30 00:55:43廖文娜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廣東廣州510091
      順德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 2015年3期
      關鍵詞:心理咨詢對象心理健康

      廖文娜(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091)

      高職教育研究

      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狀況和教育對策

      廖文娜
      (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yè)學院,廣東 廣州 510091)

      了解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特點及其影響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教育對策,提高學校心理服務的利用率和有效性,是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研究表明超過2/3的高職學生需要心理幫助但沒有付諸行動;親朋好友是高職學生求助最多的對象,而作為具備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則較少被求助;不同性別、專業(yè)的學生在選擇心理求助對象時也存在顯著差異。高職院??梢詮男睦斫】到逃男问健⑿睦斫】到逃招麄?、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針對性、心理求助網(wǎng)絡和社會支持網(wǎng)絡的建構等方面促進學生的心理求助行為。

      高職;心理求助;教育對策

      1 問題的提出

      心理求助是指個體對自我心理處境具有良好認知的前提下,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困難時,自主尋求外在社會資源、解決心理困擾、促進自我心理成長的行為[1]。心理求助對象可以大致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專業(yè)人員,例如心理咨詢師、精神科醫(yī)生,另一類是非專業(yè)人員,例如老師、家人和朋友。國內(nèi)外有關心理求助的研究已有40多年的歷史。研究顯示,很多人即使達到了心理障礙的診斷標準,都不會主動尋求專業(yè)幫助,在終生患有精神障礙的患者中,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群曾接受過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服務[2]。妨礙當事人向專業(yè)人員求助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社會和文化因素、心理因素這三大類[3]。

      近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顯示,大學生的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樂觀[4-5]。與此同時,大學生在利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為自己的心理健康成長服務方面,存在意識不強、方式不合理等現(xiàn)象[6]。在國內(nèi),大部分高等學校都設立了心理咨詢中心等服務機構,但許多需要心理幫助的學生并不愿意主動向心理咨詢專業(yè)人員求助。余曉敏、江光榮對大學生心理求助的研究也發(fā)現(xiàn),有1/4的學生在面對心理困擾時會采用消極應對的策略[7]56。影響大學生心理求助意愿的因素包括心理健康控制源、對于心理咨詢社會成見的擔心、處理心理問題的自我效能和心理咨詢當事人的自我效能、此刻的情緒體驗等等[7]56。

      了解高職學生群體的心理求助特點,制定有效的教育對策,提高學生對學校心理服務的利用率,是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本研究側重從人口統(tǒng)計學因素的角度,探析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特點,以期為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提供實證依據(jù)和教育對策。

      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象為廣東某高職院校的在校生。自編調查問卷,共包括15道題目,主要涉及精神健康狀況、心理求助的需求、心理求助經(jīng)歷、心理求助對象選擇4個方面。其中,心理求助對象除了精神科醫(yī)生、心理學家、普通醫(yī)生、腦科或神經(jīng)外科專家、婚姻咨詢專家、社會工作者等專業(yè)人員外,還包括了護士、律師、警察、神職人員、親朋好友(包括輔導員、老師、家人、親戚、同學和朋友)等非專業(yè)人士。問卷采用匿名填寫的方式,總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53份,回收率為84.3%。其中,男生占40%,女生占60%;理工科占63%,文科占37%,大一占79%,大二占21%。

      3 結果分析與討論

      3.1高職學生心理求助情況統(tǒng)計

      在調查對象中,有26.5%的人表示自己在過去的一年中曾感到過將要精神崩潰或接近于精神崩潰,同時有18.2%的人表示自己曾經(jīng)有過精神崩潰。另外,由于嚴重的性格、情感、行為或精神問題而感到需要幫助的人占調查對象總人數(shù)的37.9%,其中曾經(jīng)尋求過幫助的占31.3%。也就是說,超過2/3的人雖然需要幫助但沒有付諸行動??梢?,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狀況相當不樂觀。

      3.2高職學生心理求助對象統(tǒng)計

      表1 高職學生心理求助對象統(tǒng)計

      如表1所示,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對象包括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普通醫(yī)生、腦科或神經(jīng)外科專家、護士、律師、警察、神職人員、婚姻咨詢專家、社會工作者和親朋好友。其中,心理求助的對象首先是親朋好友,占86.6%;其次是普通醫(yī)生,再次是社會工作者,分別占17.4%和13.4%;而僅有9.5%的調查對象表示曾向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求助。可見,親朋好友是高職學生求助最多的對象,而作為具備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則較少被求助。

      3.3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性別差異

      高職男生和女生向各類心理求助對象尋求幫助的人數(shù)及比例如表2所示??ǚ綑z驗結果顯示,男生向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護士、律師、警察的求助均顯著多于女生;女生向親朋好友求助顯著多于男生。總體來看,男生主動尋求心理幫助的比例要高于女生。

      表2 高職男生和女生心理求助對象的比較

      親朋好友是人們在尋求心理幫助時最容易找到的求助對象。通過卡方檢驗對比高職男生和女生向親朋好友求助的情況(具體見表3),結果顯示,女生向親朋好友求助顯著多于男生,且感覺親朋好友對自己有較大的幫助;男生認為沒有可求助的親朋好友的情況顯著多于女生。以往的研究普遍發(fā)現(xiàn)女生的心理求助意愿要高于男生[8-10],但本研究通過對求助對象的細分發(fā)現(xiàn),男生和女生心理求助的差異還體現(xiàn)在心理求助對象的選擇和信賴程度上,相比之下男生比女生更信賴、更多選擇專業(yè)人士。

      表3 高職男生和女生向親朋好友求助的情況對比

      3.4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專業(yè)差異

      高職不同專業(yè)類別的學生向各類心理求助對象尋求幫助的人數(shù)比例如表4所示??ǚ綑z驗結果顯示,理工科學生向護士求助的比例顯著高于文科生,其他方面均無顯著差異。

      表4 不同專業(yè)類別的學生心理求助對象比較

      3.5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年級差異

      高職不同年級學生向各類心理求助對象尋求幫助的人數(shù)比例如表5所示??ǚ綑z驗結果顯示,大一和大二年級向各類對象求助的情況均沒有顯著差異。

      表5 不同年級的心理求助對象比較

      4 結論與教育對策

      本研究發(fā)現(xiàn)高職學生心理求助的狀況相當不樂觀,有超過2/3的學生需要心理幫助但沒有付諸行動。親朋好友是高職學生求助最多的對象,而作為具備心理學專業(yè)知識的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學家則較少被求助。此外,不同性別、專業(yè)的學生在選擇心理求助對象時也存在一些差異。高職院校要提高心理服務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學生的主動心理求助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努力。

      1)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豐富性。

      有關研究顯示[11]135,高職大學生最希望獲得的心理健康服務形式依次是:個體咨詢、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和課堂教育。因此在提高心理咨詢服務質量的同時,還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建設。一方面要狠抓課堂教學質量,另一方面要重視課后延伸性,加強課外教育的指導,通過專題心理講座、主題心理報告、心理沙龍等形式,讓學生能在課余時間進行反復的實踐、訓練、體驗和感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行為習慣[12]。

      2)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宣傳。

      高職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越了解、認知態(tài)度越積極、對心理健康服務人員越信任,就越有可能主動尋求心理健康服務[11]136。高校應更加積極地開展各種形式的宣傳活動,加大對心理健康服務的宣傳力度,讓學生充分了解心理咨詢的有效性、認可心理健康服務人員的專業(yè)素質,樹立學生對心理健康服務的正確認知和態(tài)度。

      3)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針對性。

      高職院校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應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要結合不同性別、專業(yè)、年級大學生的心理求助特點設置心理健康教育服務的內(nèi)容??煽紤]按年級設置分階段的專題內(nèi)容,比如大一新生開展心理素質拓展訓練,大二開展人際交往訓練、戀愛與性心理教育、自主學習訓練,大三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訓練、壓力調節(jié)訓練等等。

      4)建構積極的心理求助網(wǎng)絡和社會支持網(wǎng)絡。

      首先,要強調平等人文的心理咨詢關系,減少學生對心理咨詢的恐懼心理,鼓勵他們積極使用學校的心理咨詢資源。其次,依據(jù)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以通過個案經(jīng)驗的介紹,讓學生借助觀察學習,了解更豐富的間接求助經(jīng)歷,促進心理求助行為。再次,要在教職工和學生干部中廣泛宣傳科學的心理咨詢知識,讓他們建立對心理咨詢正確的認知,理性看待心理求助行為,建構積極的社會支持網(wǎng)絡[13]。

      [1]劉立新,楊小燕.大學生心理求助行為研究[J].教育與職業(yè),2006(18):140-142.

      [2]Kessler R C,McGonagle K A,ZHAO S,et al.Lifetime and 12-month prevalence of DSM-TH-R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the United States[J].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1994(51):8-19.

      [3]江光榮,夏勉.心理求助行為:研究現(xiàn)狀及階段-決策模型[J].心理科學進展,2006(6):888-894.

      [4]張百軍,孫淑榮,佟秀蓮.“90后”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比較與對策研究[J].河北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4 (1):100-102.

      [5]黃光圣.地方本科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分析[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4(4):76-77.

      [6]鄧志軍,蔡水清.當前大學生心理求助的特征、影響因素及教育對策[J].宜春學院學報,2005(5):114-117.

      [7]余曉敏,江光榮.影響大學生心理求助的因素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04.

      [8]余曉敏,江光榮.心理求助行為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4(6):426-428.

      [9]趙珂珂,陳廣.大學生心理求助的影響因素[J].學理論,2012(20):77-78.

      [10]楊穎,葉一舵.應對效能、歸因方式與大學生心理求助態(tài)度之關系研究[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 (2):45-50.

      [11]施光榮,許輝.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狀況及影響因素研究:以湖南某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J].職業(yè)時空,2013(7):134-137.

      [12]吳麗玫.90后高職學生心理偏差行為表現(xiàn)及健康培育方式探討[J].無錫商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14 (3):56-59.

      [13]紀驍紋,張寧,王純.高求助意愿者的心理求助行為[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3(4):252-256.

      [責任編輯:鐘艷華]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O Wenna
      (Guangdong Open University and Guangdong Polytechnic Institute,Guangzhou Guangdong 510091,China)

      Studying vocational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behavior and improving psychological services'utilization and effectiveness are importa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work.Studies have shown that more than two-third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re in need of psychological help but without real action;More students seek help from friends and relatives than psychiatrists and psychologists;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majors display distinctive features in seeking psychological help.Based on the results,this paper holds that four aspects of work,namely the form innovation of psychological education,the publicity of psychological services,the strengthening of targeted psychological educ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help-seeking network and social-supporting network,are suggested to be done in vocational colleges,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behavi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countermeasure

      G712

      A

      1672-6138(2015)03-0054-04

      10.3969/j.issn.1672-6138.2015.03.012

      2015-05-13

      廖文娜(1984—),女,廣東梅州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猜你喜歡
      心理咨詢對象心理健康
      神秘來電
      睿士(2023年2期)2023-03-02 02:01:09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攻略對象的心思好難猜
      意林(2018年3期)2018-03-02 15:17:24
      法科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研究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基于熵的快速掃描法的FNEA初始對象的生成方法
      高校心理咨詢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德安县| 尼木县| 玛纳斯县| 加查县| 无棣县| 临邑县| 通海县| 城步| 安义县| 陆河县| 特克斯县| 崇阳县| 封开县| 界首市| 常德市| 东山县| 全椒县| 成武县| 屯昌县| 静海县| 荃湾区| 商南县| 从江县| 田林县| 始兴县| 大埔县| 象山县| 惠水县| 南和县| 丰镇市| 南昌市| 张掖市| 华蓥市| 班玛县| 博白县| 泉州市| 大城县| 盐津县| 福安市| 永寿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