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艷輝
教師的語言是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是接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是教師完成歷史使命、履行神圣職責的基本手段,因而特別需要提升至美的層次。
一、 導入言語美,啟迪學生思維
導語,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之前,為進入新課而講述的一段簡煉而富有吸引力的話。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想要把課上好,精心設計導語是關鍵。如何快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我們可以通過設疑激趣、創(chuàng)設情境、啟迪思維、活躍氣氛等方式開啟新的一課。如在教學《捕蛇者說》時,我運用了設疑激趣法導入新課:“一天,你遠遠看見一條觸過草木,草木全死,咬到人,就無藥可醫(yī)的毒蛇,你怎么辦?”學生回答:“趕快逃跑!”我又問:“有沒有明知一旦被它咬到就必死無疑卻還冒著生命危險去捉它的人?”學生都答:“沒有!”這時,我話鋒一轉:“然而在唐代,一位姓蔣的人卻這樣做了,這是為什么呢?”這樣的導語很自然地激發(fā)了學生對“蔣氏”的好奇,從而帶著極大的興趣深入課文了解他冒死捕蛇的根源。若我們只是機械地說“今天我們來學習《捕蛇者說》”,或者“請打開203頁,我們來學習第27課。”這樣沒有導語的開課法很顯然沒有前者的效果好。除了設疑激趣導入法,還有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法、故事名言導入法等,教師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教學實際進行設計。
二、 過渡言語美,課堂自然流暢
過渡語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從一個知識點切入到另一個知識點,從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轉換到另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時所使用的承接性語言。它是課堂教學語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啟發(fā)課文后面的學習內容,能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繼續(xù)學習新的內容,使學生的思維自然過渡到下一環(huán)節(jié)。
如在教學《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時我這樣設計過渡語:“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因為兩次上書進諫兩次被貶到我們當時荒蠻廣東的詩人。他第一次被貶,是因為上書《論天旱人饑狀》,請求減免徭役賦稅而被貶到我們的鄰縣陽山;他第二次被貶,是因為上書《諫佛骨表》,反對迎佛骨而被貶到我們廣東潮州。大家知道他是誰嗎?”——“對,是韓愈,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韓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韓愈被貶到廣東潮州途徑藍關時寫下的一首詩。請同學們將詩歌誦讀一遍,注意讀準字音?!薄罢埓蠹覍φ兆⑨尷斫庠姼璧暮x,不懂的請教小組成員,還無法解決的在班上質疑,其他小組成員或教師幫忙釋疑?!薄罢自姳磉_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悲憤,很好,請大家快速地在每一聯(lián)中找出體現(xiàn)悲憤感情的關鍵詞。”——“下面請同學們懷著悲憤的感情自由朗讀詩歌”……過渡語它就像一根線將各部分的內容串聯(lián)在一起,使一節(jié)課完整和諧,渾然一體地呈現(xiàn)出來。這樣,學生就會對所學的知識印象深刻,教學效果就會凸顯。
三、 評價言語美,激勵學生進步
評價語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成果做出評點和估價的教學語言形式。它包括表揚、批評、肯定、激勵及中性評價等。
五、六年前,曾有家長向我提出要經常對學生說“你真棒”這樣的激勵語。當時我很不以為然,認為那是幼兒園、小學老師才會說的幼稚的夸張的話。出自中學教師的口,用在中學生的身上會很別扭?,F(xiàn)在的我卻深以為然了。現(xiàn)在“太精彩了,同學們掌聲鼓勵!”“真不錯!”“你真棒,那么流暢又完整地回答了老師的問題?!薄澳愫脜柡ε?,讀得比老師還好?!薄澳隳芡ㄟ^標點體會作者的情感,連老師都沒想到,真了不起!”……類似這樣肯定的、激勵性的評價語頻頻出現(xiàn)在我的課堂上。這讓我的學生越來越喜歡學習語文,成績進步明顯。這一屆電腦排位均衡排班的學生上初中第一次正規(guī)的考試排在了年級的第17名,兩年下來,最好成績排在了年級的第4名,最差也有第9名。
當然,評價要中肯,既不能不鼓勵,也不能夠不管學生回答什么,回答得怎么樣都一味地給予好評。有些教師喜歡訓練學生在每次同學回答問題后全班同學都要報以整齊劃一,富有節(jié)奏感的掌聲。這種過于形式化的評價只注重學生的感受而不注重評價的實際效果,時間長了就會誤導學生,認為不管對錯,反正答了就會有好評和掌聲,那他們就會養(yǎng)成不經思考就胡亂說一通的壞習慣。所以,教師的評價語要恰如其分,把握好度,才能激勵學生欣然投入課堂學習。另外,我們要避免使用轉折句式的表揚,如“你朗讀的節(jié)奏和重音把握得很準,但就是缺乏感情。”轉折句強調的是后半句,這種打了折扣的表揚,也不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