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菊
理中湯
原料:人參6克,干姜6克,白糖10克。
制法:人參、干姜洗凈,切成薄片,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繼用文火煎熬15分鐘,最后放入白糖和勻即可。
功效:溫中散寒,益氣和胃。適用于虛寒型之萎縮性胃炎,脘腹疼痛,喜溫喜按,不欲飲食,嘔吐、腹瀉不渴,舌淡苔白,脈細(xì)弱,以及小兒慢驚風(fēng),病后喜吐涎沫者皆宜。
益胃飲
原料:麥冬15克,粳米10克,半夏6克,人參6克,白糖15克。
制法:麥冬、粳米、半夏淘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人參洗凈,切成薄片,同入鍋中,武火燒沸,文火繼熬45~50分鐘,取汁。再加水繼熬取汁。最后將白糖放入藥汁內(nèi),拌勻即成。微溫食服。
功效:益胃和中。適用于萎縮性胃炎之胃陰虧虛型,癥見(jiàn)胃脘腹灼痛、氣逆嘔吐、口渴咽干、舌紅少苔、脈虛數(shù)等。
建中飲
原料:芍藥18克,桂枝10克,飴糖30克。
制法:芍藥、桂枝洗凈,放入鍋中,加水適量,武火熬沸,繼用文火熬30~40分鐘,濾渣取汁,再置旺火上,放入飴糖,燒沸約5~10分鐘即成。
功效:溫中補(bǔ)虛,緩急止痛。適用于萎縮性胃炎患者腹中時(shí)痛、溫按則痛減、舌淡苔白、脈弦緩。
吳萸飲
原料:吳萸3克,人參6克,生姜15克,棗子12克,白糖30克。
制法:上述4藥洗凈,參、姜切片,入鍋,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沸,繼用文火煮熬30分鐘,煮取2次汁,和勻,放入白糖攪勻即成。溫服,每日3次。
功效:溫中補(bǔ)虛,降逆嘔吐。適用于萎縮性胃炎中焦虛寒型之脘腹疼痛、喜溫喜按、嘔吐涎沫、大便溏稀、四肢厥冷等癥。
紫姜汁
原料:鮮紫姜500克,白糖15克。
制法:紫姜洗凈,搗爛,濾渣取汁兌糖。
功效:開(kāi)胃止嘔,化痰止咳。適用于萎縮性胃炎脾胃虛寒之胃脘痛、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以及風(fēng)寒犯肺之咳嗽。
櫻桃蜜餞
原料:櫻桃1000克,白糖200克,蜂蜜100克。
制法:成熟新鮮櫻桃洗凈,晾干,放入瓷缸內(nèi),投入白糖、蜂蜜,和勻,密封2周,隨時(shí)備用,作零食。
功效:益脾養(yǎng)胃,滋養(yǎng)肝腎,澀精止瀉。適用于萎縮性胃炎患者胃脘隱痛、食少便溏、口干舌燥、腰膝酸軟、四肢乏力、頭暈心悸、面色無(wú)華、遺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