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是一個媒介,是一種自我表現(xiàn)形式,從這個角度來看,攝影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使用這一媒介的攝影師。他們是藝術家,借攝影傳達想法,表現(xiàn)觀眾無法表達的內容。他們的角色是幫我們正視習以為常的現(xiàn)實。喬-彼得·威金是個中好手,擅長揭示我們的現(xiàn)實、美夢和噩夢。孩提時代的他曾在紐約街頭親眼目睹一個小女孩的頭顱滾得老遠—這也許是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起點,至少是一個觸發(fā)點。幸好他沒有因為恐懼而止步不前,而是學會了探索想象、表現(xiàn)想象。讓人們欣喜的是,威金經常在作品中援用西方古典藝術中的形象,這些作品包括《帶枷鎖的維納斯》(Venus in Chains)、《小布什之筏》(The Raft of G. W. Bush)、《白色世界歷史》(History of the White World)、《維納斯和抹大拉女人》(Venus and the Magdalen)和《戈雅諷刺畫中的畢加索》(Picasso en Los Disparates de Goya)。他將這些經典形象嫁接到攝影媒介中,創(chuàng)造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巴洛克風格。17和18世紀,繼長時間的古典主義大發(fā)展后,歐洲迎來了一股自由風潮,為音樂和繪畫注入了巴洛克風格。
喬-彼得·威金說:“我的作品是通過西方的歷史、文化和信仰展示人在世間的境況。我不像很多攝影師那樣專拍世間的人,而是將世界搬入攝影工作室,在那里將我想拍的世界通過想象制作出來?!?/p>
喬-彼得·威金認為,照片要揭示的是物質的、精神的、情感的現(xiàn)狀,就是“何為人”,它來自于真理、幻想、罪惡、道德,以及我們的愛、希望和恐懼?!暗掌斜仨毢兄谱髡咚季S高度的抽象印證,這也是藝術家喜歡的、信仰的、指望的、要跟別人分享的東西。這是藝術家與生俱來的本領—就是要開拓獨一無二的眼界,照亮和知會我們所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