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河
五年前籌備買房時,我和妻子幾乎看遍了青島的樓盤,最后終于敲定了兩種戶型:一種是兩居室,一種是三居室。最后再二選一。兩種戶型的總面積和價位差不多,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三居室的多了一個臥室,但房間的單元面積比兩居室的小。
在到底要哪種戶型的問題上,我和妻子產生了分歧。我傾向于兩居室的,不但客廳和主臥、次臥都足夠寬敞,更難得的是緊挨著樓后邊就是一個漂亮的街心小花園??善拮訁s執(zhí)意要定三居室的。我扯著脖子據(jù)理力爭:“這買房子可不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房間夠用就好,多了也沒用!”
“你確定沒用?”妻子詭秘一笑,反問道?!爱斎淮_定啦!客廳共用,咱倆主臥,兒子次臥,三口之家,各有所居,足已!”我立馬振振有詞道?!疤澞氵€自稱孝子一個,多出的那一室是給咱爹媽留的。”聽妻子這么一說,我頓時啞口無言,并深感羞愧,但又不甘在妻子面前就此跌了面子。于是,我硬著頭皮嘟囔道:“我也不是沒想到二老,他們反正早已鐵了心地在老家跟小兒子住在一起,即便來也是小住一段,到時候就讓咱兒子挪窩。” “那有點兒不妥。你想啊,在二老心里,那畢竟是他們孫子的房間,不管住多久,都像是客。本來他們就不怎么習慣城市生活,再住得不踏實,那咱這做晚輩的心里也不落忍呀!”妻子白了我一眼,接著說,“而且這個房間二老不住時,還可以做你的書房,如何裝修布局都聽你的,只是有一點必須聽我的,就是一定要放一張雙人床。這樣,二老一看才會覺得這房間的的確確是給他們留的。有了這張床,他們就會有住在自己家的感覺,心里踏實!”妻子一席話直說得我心里熱乎乎的。
新房裝修好的時候已進入夏季,我和妻子一商量,正好讓二老來青島住一段時間,也算是避暑了。電話打過去,起初母親還有些猶豫,主要是擔心她養(yǎng)的那些雞鴨無人照看。父親卻答應得十分爽快,聽那語氣恨不得立刻就動身。三天后,二老風塵仆仆地趕來,妻子笑盈盈地將他們領進特意為他們留的那個房間。一見雙人床,老兩口果然滿臉欣喜,相互會心一笑,隨后就手拉著手并排坐在了床沿上。
知道母親喜歡剪紙,妻子特意買了幾張紅紙和一把小剪刀放到了屋里,并一本正經(jīng)地對母親說:“上次回老家時您送給我的那些‘蠟梅和鴛鴦’,我拿到單位去被同事們好一通瘋搶,都夸您的手藝精湛,有好幾個最后沒搶著,直埋怨我拿得太少呢!這回啊,媽,您就多剪幾個唄!”“好??!好啊!”母親爽快地答應著,臉上居然掠過幾絲小小的得意。
父親當了大半輩子村干部,雖然文化不高,生活上卻頗有些小講究,煙、酒、茶,無一不好。為討老爺子歡心,妻子早在半個月前就東跑西顛地專門買回了幾瓶好酒,還有父親最愛喝的茉莉花茶。一套細瓷小茶具,也是仿照父親在老家用的那種樣式買的。父親愛不釋手地把玩著那套小茶具,笑瞇瞇的,嘴里直夸:“好!好!比我家里那套精致多了!”
看到二老開心的樣子,我的心里好像喝了蜜一般。說心里話,妻子所做的這些,就連我這個做兒子的都自愧不如。
之后的每一年,二老都會高高興興地來青島住上一些時日。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老兩口關著門小聲對話。母親說:“你這死老頭子老埋怨我沒能給你生個女兒,老羨慕人家的女兒心細,懂得疼人。你看咱這兒媳婦,哪一點兒比人家的女兒差啊!”父親接過話茬,說:“那是!那是!這回我回去可有的顯擺了,你放心,老婆子,以后啊,我再也不會埋怨你了!”
當天晚上,我將二老的對話學給妻子聽,并真誠地對她說了聲“謝謝”。妻子居然感動得差點兒掉了眼淚。她說:“爹媽說的沒錯,誰說只有女兒才是小棉襖。我就是要讓他們體會到,這兒媳婦也是貼心的小棉襖!” (摘自《黃河黃土黃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