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群
從小聽著《阿佤人民唱新歌》和《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這些反映少數(shù)民族群眾重獲新生的歌曲長大,對于漢族群眾幫助少數(shù)民族同胞的故事,記者早已耳熟能詳;可是像藏族士官楊小平19年默默幫助一對漢族姐弟這樣的事跡,記者還真是鮮有耳聞。
2012年3月上旬,在陸航學院某飛行訓練團,記者見到了故事的主人公——該團某導航臺臺長、三級軍士長楊小平。在他看似平靜的敘述中,一段感人肺腑的大愛故事,卷軸般緩緩展開……
火車偶遇
對于那段鮮為人知的往事,楊小平不愿提及,生怕打破陳紅、陳偉姐弟倆現(xiàn)在平靜的生活。
楊小平說,自己做的是任何一個好心人都會做的事,這么多年,他只不過是把許多人的愛心匯聚在一起,傳遞給姐弟倆而已。面對采訪,他說得最多的就是社會的力量。
故事要從1996年說起。那年年初,楊小平在前往四川宜賓的火車上,結(jié)識了這對姐弟的父親陳文興。當時,陳文興左肩長了一個拳頭大的腫瘤,因為影響干活被用人單位辭退,甚至連工錢都沒拿到。陳文興只得靠工友湊錢買了張回家的火車票,路上連盒飯都吃不起。
出身貧寒的楊小平動了惻隱之心,買盒飯時給陳文興也買了一份。攀談中楊小平得知,眼前這個男人生活之窘迫,遠遠超出了自己的想象。
陳文興告訴楊小平,自己家里還有一兒一女,姐姐陳紅8歲,弟弟陳偉6歲,孩子他娘4年前就病逝了。為了生計,他只得外出打工,把姐弟倆留在村里,靠幫助鄰居們干點雜活換口飯吃……
說來也巧,陳文興住的村子離楊小平所在部隊只有90多公里路。分別時,楊小平留下地址,讓陳文興有難處就來找自己。
春節(jié)前夕,陳文興果然來了。出人意料的是,他此行的目的不是求助,而是報恩。他特地給楊小平捎來家里最好的東西——兩塊3斤重的臘肉……
鼎力相助
楊小平?jīng)]收臘肉,還執(zhí)意讓陳文興帶回了幾套舊衣褲。但這個落魄男人的淳樸,卻讓楊小平久久不能平靜。
春節(jié)過后,楊小平來到陳文興的家。第一眼看到陳紅、陳偉,楊小平的心就像被針扎般難受——姐弟倆衣衫破舊,蜷縮在土坯房的墻角里,怯生生地望著他這個不速之客。
他抱起輟學在家的陳紅,指著她貼在墻上的獎狀問:“還想不想上學?。俊标惣t放聲大哭:“昨晚我還夢到了學?!?/p>
陳紅的淚水,讓楊小平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時,楊小平家也是這般貧窮。要不是鄉(xiāng)親們你一角、他兩角地湊夠了兩元五角錢學費,自己哪能穿上現(xiàn)在這身威武筆挺的軍裝?他還記得,8歲那年,阿媽一咬牙買了一雙解放鞋,這才讓自己告別了赤腳上學的歷史。
想起這些,楊小平下定決心:一定要讓姐弟倆上得起學!
然而,資助兩個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對于當時月工資只有85元的楊小平而言,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他把能省的錢都省下來,就連談對象,也事先聲明自己“已經(jīng)有了兩個孩子”。令他感動的是,女朋友肖虹不但沒有被“兩個孩子”的負擔嚇跑,還特別敬重他的為人,最終與他攜手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陳文興一家對楊小平心懷感激。孩子放假了,陳文興就帶著他們?nèi)ド嚼锊梢胺浞溆?,送給身體單薄的楊小平補身子。楊小平靈機一動,把蜂蛹送給戰(zhàn)友吃,等戰(zhàn)友吃完了,才告訴他們這是兩個孩子辛辛苦苦采來的。
于是,6名戰(zhàn)友一商量,每人掏出50元錢,留給孩子們作學費。直到現(xiàn)在,戰(zhàn)友還在開玩笑:“楊小平請客得防著點兒,他請大家吃東西是有用意的!”
救命之恩
托爾斯泰說過: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2004年,正值花季的陳紅突患急性吉蘭—巴雷綜合征,全身癱瘓,生命垂危。搶救的醫(yī)生說:“這個病來得兇猛,但并非不可治愈。有的患者和家屬之所以放棄治療,是因為無法承擔患病初期的高額醫(yī)療費?!?/p>
陳文興也不例外。當?shù)弥惶煲?000元錢這個天文數(shù)字時,他一下癱坐在地上說不出話來。思量許久,陳文興淚流滿面地對楊小平說:“算了,娃兒就這個命了,聽天由命吧!”
楊小平堅決不同意!
然而,能打的電話都打遍了,能借的地方也都借遍了,湊來的4萬多元錢依舊是杯水車薪。就這樣放棄?不!楊小平拿出康巴漢子不服輸?shù)膭蓬^,求助于宜賓各媒體,向好心的市民們發(fā)出呼救。不久,各方捐款陸續(xù)轉(zhuǎn)來,終于解了燃眉之急。
盡管有許多人慷慨相助,巨額開支還是壓得楊小平喘不過氣來。他告訴記者:“陳紅住院期間,最窮的時候,我連8角錢的公交車票都買不起。吃得最貴的一頓飯,是送陳紅入院那天,給陳文興和陳偉炒了兩份回鍋肉,一共花了18元錢。”
因為經(jīng)濟拮據(jù),楊小平懷有身孕的妻子一直營養(yǎng)不良,直到臨產(chǎn)前體重還不到90斤,就連婦產(chǎn)科醫(yī)生都說“簡直是不要命了”。
歷時3個月的漫長救治中,有70多天,陳紅的身上一直插著3根管子。當她從昏迷中醒來,得知為了搶救自己,楊小平遭遇四處借錢的窘境,感激和歉疚的淚水奪眶而出。
看著楊小平憔悴的面容,還不能說話的陳紅要來紙筆,歪歪斜斜地寫下兩個字:“謝謝”。
墳前認親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陳紅大病一場,好不容易才徹底康復。可到了2008年,厄運再度降臨這個不幸的家庭:陳文興肩上的腫瘤出現(xiàn)惡化,癌細胞擴散,撒手離開了人世。
當時,已從技校畢業(yè)的陳紅正在深圳實習,弟弟陳偉還在上學,楊小平請假趕到村里為陳文興操辦了喪事。想到姐弟倆唯一的親人就這樣離去,楊小平難掩悲慟,找了個沒人的角落放聲痛哭。
等陳紅趕回村里,他緊緊抱住姐弟倆說:“從今往后,哥哥的家就是你們的家!”
從此,兩家人成了一家親。楊小平說,每次姐弟倆在家里住段時間走了,他和妻子都會忘記少了兩個人,照樣做5個人的飯菜;即使陳紅、陳偉不在身邊,妻子買衣服也總是想著給兩人捎上一套。陳紅也很懂事,總是把楊小平給她的錢又寄給楊小平的父母……
楊小平走出貢嘎雪山參軍時,父親拉著他的手說:“你是一根木頭,站著就是柱子,倒下就當橋板!”
這句話,楊小平記了21年。他把父親的堅忍頑強繼承下來,對待陳紅、陳偉姐弟如此,對待工作也是如此。他帶著妻子在“夫妻導航臺”一守就是10年,先后被總參陸航部評為“優(yōu)秀士官標兵”和“奉獻陸航、感動陸航”模范人物,被總參謀部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還曾榮獲“全軍士官優(yōu)秀人才獎”。
走過苦澀,走過艱辛,響當當?shù)牟刈迨勘鴹钚∑?,用滿腔真情大寫了軍旅人生和藏漢同胞情。他的生活依舊清貧,但精神上卻足夠富有。在他的心里,回蕩著一曲永恒的旋律:“太陽和月亮是一個媽媽的女兒,她們的媽媽叫光明;藏族和漢族是一個媽媽的女兒,我們的媽媽叫中國……”
(責任編輯 束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