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剛
三寶太監(jiān)鄭和(1371~1433)七下西洋,首航于1405年,距今整整610周年。
鄭和的船隊,人員超過2.7萬人,隨行的船艦多達200余艘,最大航程1500海里。如此龐大的海軍隊伍,如何組織有序,如何保證安全,完成使命,都考驗著鄭和的組織領導能力,也反映了明初國家能力所達到的高度。
鄭和船隊組織嚴密。2.7萬多人的隊伍,據(jù)《鄭和家譜》“隨使官軍員名”記載,領導管理團隊中,有“欽差正使太監(jiān)七員”,首席欽差正使自然是鄭和,《明史》卷304《鄭和傳》說,“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這里的“其儕王景弘等”,應該就是太監(jiān)七人中的其余6人。此外,還有副使監(jiān)丞10員,少監(jiān)10員,內(nèi)監(jiān)53員。這是一個80人的領導團隊,分為4個層級,其中正使、副使(監(jiān)丞)、少監(jiān)等27人構成核心領導層,內(nèi)監(jiān)53人是執(zhí)行領導層。
專業(yè)執(zhí)行團隊中,有負責對外交涉采辦的官吏,有鴻臚寺班序二員,以及買辦、通事等;負責內(nèi)部財務管理、文書賬簿的有戶部郎中、舍人,負責醫(yī)療治理的有醫(yī)官、醫(yī)士等。
各條船只有負責海航和船務工作的專業(yè)團隊,有火長(船長)、舵工(操舵手)、班碇手(起落船錨)、民梢(升降帆蓬)、水手(劃槳)等。陰陽官、陰陽生則負責觀察和預報天文氣象工作。護航軍事工作的有都指揮二員、指揮93員、千戶104員、百戶103員。其余則是多達2萬多人的旗校、勇士、力士、軍士等。
鄭和船隊的七次航行,前3次最遠到達的是印度卡利卡特(即古里),后面4次則遠至波斯灣、紅海,最遠到了非洲東部海岸。我們從《鄭和航海圖》中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我們今天熟悉的地方,卻被冠以不熟悉的古老名字。比如他們?nèi)ミ^舊港(Balenbang),今天印尼蘇門答臘南部城市;去過淡馬錫(Temasek),這是新加坡的古稱;去過官嶼,即馬爾代夫首都馬累;去過忽魯謨斯,即霍樂木茲(Hormuz)。此外還有滿剌加(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馬六甲海峽西側(cè))、錫蘭山(斯里蘭卡)、柯枝(即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古稱盤盤國)、古里(即今印度卡利卡特,鄭和在此逝世)、撒地港(孟加拉國吉大港)。
到過的非洲東岸地區(qū),則有木骨都束(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一帶)、慢八撒(肯尼亞第二大城市蒙巴薩)、孫剌(莫桑比克索法拉河口)、比剌(莫桑比克港)。這些地區(qū)大多見于《明史·外國傳》,該書卷326《外國七》記載往來各國時說,“又有國曰比剌,曰孫剌。鄭和亦嘗赍敕往賜。以去中華絕遠,二國貢使竟不至?!闭f明鄭和船隊遠到莫桑比克海峽,東非莫桑比克索拉法省及其河口,大約是鄭和航行最遠之地了。再往前進一步,就是南非海岸了。
鄭和船隊在東非海岸探索的時候,他有一個歐洲的對手—葡萄牙王子亨利(1394~1460),一位比鄭和年輕20歲的“航海王子”,也在非洲西岸從事偉大的航海事業(yè)。
同樣是航海家,鄭和更像一個政治外交家,葡萄牙的這位亨利王子,則是一個技術專家。同樣是皇家資助的航海事業(yè),鄭和是在完成天子的政治外交使命,亨利王子則于宗教狂熱、經(jīng)濟利益追求之外,對于航海科學、技術和知識的探求,是他癡迷于航海探險事業(yè)的重要原因。
亨利王子終身未婚,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遠離首都里斯本的塵囂,是在葡萄牙西南海角的邊陲小鎮(zhèn)薩格里什度過的。在這里,他創(chuàng)建了地理研究院、航海學院、天文臺,收藏地圖和手稿的圖書檔案館。他不僅廣泛搜集了地理、造船、航海等各種文獻資料,而且極其包容地網(wǎng)羅了具有不同信仰的地理、天文、制圖、數(shù)學方面的學者。亨利自任航海學院校長,講授地理、天文和航海方面的課程。他們孜孜以求地探討,能夠沿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香料群島嗎?人類能在赤道地區(qū)居住嗎?地球究竟有多大?為此,亨利王子組織了一次次西非海岸的航海探險,不斷搜集航海資料,改進造船、制圖和航海技術。
有西方史家把亨利王子對航海事業(yè)的熱情,稱之為一種“前科學的好奇”。把對航??茖W和海洋知識的探求本身當作目的,這是鄭和的航?;顒铀痪邆涞摹?/p>
亨利王子要求派出的探險隊,把新發(fā)現(xiàn)地區(qū)的地理概況和資源情況詳加記錄。比如有關海潮、風向,魚和海鳥運動的報告,他們把這些資料搜集在一起,加以比較研究。1434年,他的探險隊成功地越過博哈多爾角(過去一向認為人到此就會變黑),了解到北大西洋的風向和洋流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只要離西非海岸向西北航行,就有能把他們帶回葡萄牙的西風。這就大大地鼓勵了葡萄牙人穿過赤道、繞過非洲南端的航行勇氣。哥倫布的西行,也得益于這種關于大西洋風向和洋流的知識。
亨利王子的探險隊沿西非海岸向南航行的同時,就在繪制關于非洲海岸的航海圖。亨利王子的哥哥佩德羅1428年從威尼斯帶回一張世界地圖和一本《馬可波羅游記》,對亨利王子的航海制圖起了積極作用。亨利王子制作的航海地圖,以弗拉·莫羅的《世界地圖》最為知名。該圖的非洲部分,就是在亨利王子的著名探險隊長卡達莫斯托的幫助下畫出的。葡萄牙人把對航線的探索,變成航??萍?鄭和的海航記錄只是馬歡、費信、鞏珍等隨筆式的文人游記。
鄭和的海航結(jié)束了,明朝中國的航海事業(yè)就結(jié)束了。但是,亨利王子去世后,亨利王子開創(chuàng)的葡萄牙航海事業(yè),卻依然發(fā)揚光大。薩格里什的航海學院,西非海岸的探險實踐,都培養(yǎng)和訓練了一大批富有經(jīng)驗的水手和海員,其中包括迪亞士等著名航海家。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藍圖,也是在這里醞釀形成的。15世紀每一個由陸路或海路從事地理發(fā)現(xiàn)的人,多少都受惠于亨利王子的航海研究事業(yè)。
就鄭和航行船隊的規(guī)模,航行里程的長度而言,可謂世界上空前的壯舉。它的成就突出地顯示了“舉國體制”的宏偉、高效、壯觀。亨利王子的航?;顒樱瑒t包含著精明的算計,科學的熱情和經(jīng)濟的追求。鄭和下西洋以政治目標為準,基本上不是為了貿(mào)易經(jīng)營。《明實錄》記載明成祖登位不久,在給南洋諸國發(fā)布的詔書中,是這么說的:太祖高皇帝之時,諸番國來朝,我大明王朝都待之以誠,“其以土物來市易者,悉聽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誤有干犯憲條之事,也皆予以寬宥。諸番國前來“市易”,是朝廷對于諸番國的恩惠,是鞏固政治互信的手段。
鄭和在南海的行動,總體上是和平使者,每次出行,都灑出大筆的錢,引導南海各國向風慕義,朝覲大國,不搞殖民地,不做人販子。鄭和曾經(jīng)幫助途中的國家穩(wěn)定其統(tǒng)治秩序,對于在南洋的華人,則盡力要求其返回中國。亨利王子派遣的葡萄牙船艦,卻是殖民行為,1419年占領馬德拉維,宣布為殖民地,1427年發(fā)現(xiàn)亞速爾群島,并于5年后宣布為殖民地。1441年,葡萄牙船長貢薩爾斯,從布朗角上岸,帶走10個黑奴。1445年,迪亞斯在塞內(nèi)加爾河口擄掠235名黑人,并帶回葡萄牙,進行拍賣。此后,葡萄牙經(jīng)常派一些人去西非海岸,掠奪黑人為奴。有統(tǒng)計稱,15世紀整個下半個世紀,平均每年從非洲掠走的黑奴,大約500~1000人。
亨利是航海王子,同時也是販賣非洲黑奴的先驅(qū)。1460年亨利王子逝世時,葡萄牙把從直布羅陀到幾內(nèi)亞的3500公里西非海岸,納入自己的版圖。
這就是歷史的悖論。虔誠地追求航??萍迹瑫r也理直氣壯地從事黑奴貿(mào)易和殖民事業(yè),他們聲稱不信仰上帝的異教徒,其土地和財產(chǎn),都應該由上帝信徒去占領。這就是西方的興起!以舉國之力,花無數(shù)的錢財,去宣傳國威,換來的卻是大明王朝的表面榮光和最終的衰落。同樣的航海,不一樣的結(jié)局。思考其間的許多道理,無論是對西方看東方,還是東方看世界,都是深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