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健為
避免舷窗畸變
避免舷窗畸變,就是改善隔著玻璃拍照的透視質量。在許多情況下,乘飛機航攝不能打開舷窗。如何避免座艙玻璃造成的成像畸變,是令航空攝影師們頭痛的問題。多
年來,我的做法如下:擦凈座艙玻璃:座艙玻璃的材質各有不同,大多由高強度有機玻璃模壓制成。清潔與否直接關系到結像清晰度。若有條件,可用細研磨粉或牙膏內外打磨,再用棉紗擦凈。鏡頭貼近玻璃:摘掉遮光罩可以使鏡頭最大限度貼近玻璃,既可避免玻璃傷痕結像,又可選擇相對干凈的部分對外透視。盡量減小景深:開大相機光圈,減小景深范圍,可避免玻璃劃痕和臟點結像過于清晰。一般窗外景物較遠,開大光圈后不會影響遠方景物的成像,也能相應提高快門速度。避免耀光影響:可以遮住部分鏡頭,防止陽光直射;也可變換鏡頭指向避開耀光;還可使用偏振鏡消除雜亂耀光,使云彩層次增加,并將天空壓暗等方式,但要注意,舷窗玻璃與偏振鏡結合會產生光學畸變。利用耀光效果:運用陽光透過座艙玻璃折射的耀光表現(xiàn)出多彩光暈效果,可填補過于空曠的構圖缺憾,使整幅畫面產生特別的韻味。
控制鏡頭光暈
控制鏡頭光暈,就是利用或消除鏡頭耀光產生的特殊影像。光暈產生于鏡頭正對光源時,鏡片光學組合出現(xiàn)的耀光現(xiàn)象。航攝中光暈多產生于迎光或逆光拍攝的情況下。光暈既是透視的破壞因素,又是特殊光效的藝術元素。
光暈添亂:光暈造成的耀光,會擾亂正常的構圖、光照效果,改變影像透視關系,甚至造成“吃光”使曝光過度。光暈生輝:光暈作為一種特殊光影效果,可以作為一種藝術影像元素,運用于航空攝影的創(chuàng)意之中。消除光暈:航攝中消除光暈的辦法很多,如改變鏡頭焦距使光暈消失、使用遮光罩擋住直光射入、偏移拍攝方向避開頂光角度、運用偏振鏡消除出現(xiàn)的光暈等。運用光暈:航攝中可以運用強光投射在鏡頭中造成的多變炫光效果,使整幅畫面產生特殊的奇幻意蘊,并可填補構圖中的空白,為“呆板”的天空增添畫意效果。
抵消震動影響
抵消振動影響,就是消除飛機運行中產生的自激震動。飛行器結構動力設計不同,產生的振動頻率和幅度亦不同,消除振動是圖像畫質的保障。電影電視航攝往往借助大型陀螺穩(wěn)定儀消除振動,可這種儀器會使攝影師在取景時受到限制。而對于拍攝靜態(tài)圖片來說,攝影師完全可以擺脫固定儀器的束縛,用經(jīng)驗和技巧抵消因振動產生的結像問題。
上身持機姿勢:上半身,雙臂貼緊身體兩側懸空壓在胸前,左手握鏡頭焦距調節(jié)環(huán),右手握緊相機手柄并按動快門。全身拍攝架勢:屁股坐穩(wěn),雙腿蹬緊,保持身體舒展并容易操作相機,不能讓肢體扭曲影響平衡。不用機體支撐:不能用飛機的某個部位作依托,它會把抖動傳給相機,應該用身體各部軟組織作相機與飛機間震動的緩沖。保持呼吸節(jié)奏:觀察時保持呼吸自然,按動快門的瞬間吸氣并屏住呼吸,然后放松恢復正常。放松精神:鏡頭抖動除了飛機顛簸的原因外,往往來自攝影師自身的心慌氣短。做好各方面充分準備,保持平穩(wěn)的情緒,盡量避免臨空時由于精神緊張產生手抖現(xiàn)象。
慢門追攝動體
慢門追攝動體,就是用慢速快門跟蹤航攝運動中的物體。這是一種攝影藝術表現(xiàn)手法,有意將快門速度降至1/30秒以下,跟蹤聚焦運動物體,在相機快門開啟的瞬間,讓鏡頭移動與被攝主體運動方向和速度保持一致,使運動中的主體清晰定格,前后左右的景物虛化成線條,達到突出主體、夸張動勢的視覺效果。但是,慢門追攝有難度,被攝體距離越近,航攝難度越大;相機快門速度越慢,拍攝難度越大;被攝主體移動速度小,跟蹤航攝難度也小;鏡頭焦距越長,主體運動物拉得越近,航攝難度越大。
慢門追攝要領:首先,判斷運動物體的軌跡走向。然后,把焦點聚于被攝主體。攝影師要保持松弛狀態(tài)轉動相機,在取景器中心點和運動物體等速移動中按下快門。用飛機跟蹤航攝也是如此,只要讓搭乘的飛機調整到與被攝移動物體同向等速,它們之間等于相對靜止,用很低的快門速度就可凝結被攝主體。追攝訓練要點:追隨攝影是個技術熟練過程,攝影師應該從陸地追攝汽車、自行車等運動物體開始,通過漸進訓練,鍛煉和掌握運用極慢快門航攝的搖移幅度速度和技術要領,逐步縮短被攝運動物體的間距,從1/30秒開始,逐步降低快門速度,以達到預期的影像動感效果。
強調垂直俯瞰
強調垂直俯瞰,就是盡量用90度視角垂直觀察俯攝。航空俯視角度,按照相機主光軸與地面鉛垂線間的夾角,可分為輕俯視角、大俯視角和垂直俯視角。我以為,任何帶有角度的俯視方向,都不能與垂直觀望的視覺魅力相媲美。因此,航空攝影應該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垂直俯瞰的優(yōu)勢。
垂直俯瞰的優(yōu)勢:垂直俯瞰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視覺習慣,使我們得以用嶄新的視角觀察完全陌生的景象。垂直俯瞰的局限:絕對的垂直俯視,會使山脈、高樓、云層等等失去高度落差,削弱景物壯觀的氣勢,也會因看到的盡是山頂、屋頂、塔頂?shù)榷狈αⅢw的視覺效果。垂直航攝的要點:鏡頭與大地呈90度垂直角度,飛行器與景物相對運動速度較快,視野范圍較窄;低空拍攝有高度落差的地表景物,必須根據(jù)情況保持一定景深范圍;多用斜角光線,讓景物影子拉長,紋理和形狀凸顯,增加主體透視感及周邊環(huán)境的關聯(lián)性。克服俯視恐高:垂直俯瞰攝影師必須把身體探出艙外,這就要求盡力排除身體懸空時出現(xiàn)的恐高心理。我克服恐高的做法是“用肉眼往前看,用鏡頭往下看?!憋w機一邊爬升,一邊向外觀察,心理隨飛機一起升高,避免突然身處云端產生恐高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