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寧
近日,AMD發(fā)布了全新的3系顯卡,包括R7 360、R9 370、R9 380、R9 390、R9 390X這五款新品顯卡。其中,以R9 370為代表的千元級顯卡性價比飆升,與NVDIA陣營對位也不再明顯吃虧。
AMD主流顯卡不再擁擠
回顧AMD上一代的2系顯卡,R7和R9系列多達10款產品。包括R7 240、R7 250、R7 260X、R9 270、R9 270X、R9 280、R9 285、R9 280X、R9 290X、R9 295×2在內的這10款顯卡,給消費者在選購時帶來極大的困難。諸如R9 285顯卡,甚至在市場上都沒怎么露面就退市了。除此之外,以R9 270和R9 270X為代表的同陣營顯卡,價差也僅為100元。隊形過于密集,根本就沒拉開檔次,同樣讓消費者在選購時難以抉擇。
受此影響,AMD全新的3系顯卡吸取了型號過多的教訓,R7和R9系列的數(shù)量也從10款縮減為5款(圖1),只包括了R7 360、R9 370、R9 380、R9 390、R9 390X這五款新品顯卡,降低了消費者的選購難度。至于最小價差也從原來的100元增大到了250元。如此一來,消費者在確定基本預算之后,就只有一款AMD的3系顯卡可供選擇。如果預算相對充裕,最多也就考慮高頻版或大顯存版本,選購難度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2款新貨3款馬甲
目前來看,AMD發(fā)布的3系顯卡并非都是“小鮮肉”(圖2)。根據(jù)已有的信息來看,5款顯卡當中只有2款采用了新核心,另外3款則是舊核心的“馬甲”產品(見表)。第一個先說R7 360,這就是一款徹頭徹尾的“馬甲”產品,仍然沿用了R7 260X所采用的Bonaire舊核心,但是流處理器數(shù)量卻不如R7 260X,只是核心頻率略微有了提升而已,所以仍然只能算是R7 260X的縮水版。第二個再說R9 370,這是一款令人驚艷的“小鮮肉”產品,采用了全新的Trinidad Pro核心,并且核心效率明顯提升。所以流處理器數(shù)量即便只有1024個,明顯少于R9 270/270X的1280個,但性能反倒是明顯超越。第三個再看R9 380,同樣是一款“小鮮肉”產品,采用了全新的Antigua核心,同樣是核心效率明顯提升。所以流處理器數(shù)量只有1792個,明顯少于R9 280X的2048個,但性能同樣實現(xiàn)了超越。最后再看R9 390/390X這兩款顯卡,仍然沿用R9 290/290X的Hawaii舊核心,只是頻率略微提升,所以同樣是定位馬甲的高頻版而已。
部分3系顯卡性價比飆升
看完了核心再看性能,3系顯卡的性價比便可一清二楚。雖然由于是新品顯卡,目前還沒有比較權威的3系顯卡縱向評測,但是最新的顯卡綜合性能天梯圖卻可以告訴我們一切。在這里,筆者簡化了天梯圖的部分內容,只保留了AMD的3系顯卡和與其競爭的NVIDIA陣營的9系顯卡(圖3),這樣一來便可清晰地看出產品性價比究竟如何。
先說R7 360,性能剛好介于GTX750和GTX750Ti之間,市場售價749元起。不過NVIDIA最近剛好大面積降價GTX750Ti,市場售價同樣也是749元起。所以R7 360的性價比堪稱“垃圾級”,除非降價,否則沒有任何購買價值。
再說R9 370,性能剛好介于GTX750Ti和GTX960之間,市場售價999元起(圖4)。由于是“小鮮肉”而并非“馬甲”產品,所以性能明顯超越了上一代同樣價位的R9 270X,再加上競爭對手GTX960仍舊徘徊在1299元價位。所以R9 370的性價比飆升,甚至可以說是1000元預算游戲顯卡的最佳選擇。
再看R9 380,性能只是略微強于GTX960,市場售價1399元起(圖5)。由于是“小鮮肉”而并非“馬甲”產品,所以性能明顯超越上一代同樣價位的R9 280X。雖然價格要比GTX960貴了100元,但卻擁有了256bit顯存位寬,比起GTX960的128bit位寬強了很多。如果已經厭倦了1080P,而是喜歡高分辨率、高畫質的游戲體驗,那么,多花100元放棄GTX960而選擇R9 380,絕對是非常明智的選擇。
R9 390性能略遜于GTX970,市場售價2499元起。比起2199元價位的GTX970反倒更貴,性能弱的反倒賣得更貴,選購時直接PASS。
最后再看看R9 390X,性能略遜于GTX980,市場售價2899元起(圖6)。比起3599元價位的GTX980明顯便宜了不少,所以雖然是“馬甲”產品,但性價比仍然不錯,甚至可以說是3000元預算游戲顯卡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