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人類胎盤的做法一直在民間流行,無論國內(nèi)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人將胎盤視為“補品”甚至“良藥”。那么,胎盤是否真的有這些所謂的“奇效”?
胎盤是胎兒的生命維持系統(tǒng),它為胎兒提供營養(yǎng)和氧氣,同時帶走代謝廢物。但是,這可不意味著吃了它就會有保健的奇效。
有人說胎盤中含有豐富的激素和“活性因子”,產(chǎn)婦產(chǎn)后吃可以“補充激素”、有利于產(chǎn)后恢復(fù)。其實,干擾素、免疫球蛋白、生長因子等都是蛋白質(zhì)大分子,經(jīng)過水煮或者焙干,原本的生物活性也就消失殆盡了。即使有一些大分子完好地被人吃到肚里,它們在胃腸里也幾乎都會被消化水解,變成普通的氨基酸。雌激素、孕激素這樣的小分子雖然相對容易幸存, 但在健康狀況下,機體本身就可以維持激素水平的平衡,人也不需要額外補充它們。
還有一種說法稱,胎盤有益健康是因為其中富含鐵,具有改善貧血的作用。胎盤中的血紅素鐵確實含量不少,不過其他肉類食物如豬肉、羊肉、牛肉等均有豐富的鐵質(zhì),放著供應(yīng)充足、衛(wèi)生有保障的食物不吃而選胎盤補鐵,也實在不是什么好主意。
事實上,食用人類胎盤不僅沒有什么靠譜的健康益處,而且還存在安全隱患。人類胎盤屬于醫(yī)療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棄物,無法保證它符合食品的安全衛(wèi)生要求。為了保持“活性”,一些人會選擇生吃胎盤,或者只進行凍干處理,但胎盤中其實也會攜帶細菌,當母體被感染時,麻疹、乙肝、艾滋病、梅毒等病原體也可進入胎盤,它們都會帶來安全隱患。如果是通過私人倒賣獲得的胎盤,其安全性更加缺乏保障。
所以,為了所謂的“健康益處”而購買非法倒賣的胎盤食用,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