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天下編輯部
《大話西游》拍攝于1994年,分為《月光寶盒》和《仙履奇緣》上下兩部分。首次上映時反應冷淡。直到1997年后才開始在內地高校和網絡上流傳并迅速走紅。
時值上映20年之際,《大話西游》于2014年10月24日重回大銀幕。
20年前看《大話西游》,為了刻意的橋段和經典的無厘頭大笑不止。10年前重溫,看到紫霞身披嫁衣,含淚說出那句“我的意中人是個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踩著七色云彩來娶我,我猜中了前頭,可是我猜不著這結局”,一時就淚濕眼眶。如今,劇情和臺詞再重復一遍,忽然就怔在那里。
一部流行電影,解讀了20年,曾經的青蔥少年,如今大都成家立業(yè)。當初,我們以為在電影里讀懂了愛情,眼下卻恍然驚覺,說到底,不過是命運。
所有的喜劇片,萬變不離其宗:人生何處不尷尬。微妙的尷尬掰扯開,才有出人意表的轉圜與驚喜。至尊寶和山賊們遭遇春三十娘是尷尬,引來白晶晶和牛魔王更是手忙腳亂,但在緊密的主線上鋪灑細碎的笑點,也便圓得過去。
尤其是熟悉周氏風格的觀眾,看到“I服了You”“先說好不準打臉”“你這么關心我,我愿意為你精盡人亡”之類的對白,或者深情凝視的瞬間忽然唱起《Only You》,自然笑得前仰后合。
可尷尬過后,化解不開的是矛盾?!洞笤捨饔巍防镓灤┲鴥芍孛?。一是救人。至尊寶為了救下白晶晶,無奈使用月光寶盒,卻回到500年前。恰是在那里,他遇見紫霞,成為托世的孫悟空。可當牛魔王來襲,至尊寶卻無從取舍:不取西經,就救不了紫霞;一旦成為孫悟空,又無法和紫霞在一起。
這又引出了更深層的疑難:一個人的一生,未必只愛一個人,卻只能和一個人走到最后。至尊寶以為自己愛的是白晶晶,為了她穿越時空。但在另一重天地,縱然昏迷時喊了98次“晶晶”,紫霞的名字卻叫了784次。
年輕的時候,自然像紫霞,期盼純粹的愛情。身為佛祖的燈芯,卻動了凡念,一心只為尋找那個能拔出紫青寶劍的如意郎君。面對二郎神和四大天王的追捕和質問,紫霞扔下一句“如果不能跟我喜歡的人在一起,就算讓我做玉皇大帝我也不會開心哪”。
在城墻下,拋出“他不喜歡我怎么辦?他有老婆怎么辦?”的問題,聽到至尊寶回答“你管他那么多,上天安排的最大嘛”,紫霞臉上浮漾起明凈的笑。在她這里,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然而現實總是陰差陽錯。至于至尊寶,接近紫霞是為了拿到月光寶盒,哪怕是“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那段著名的自述,初次提及也只是一生中“最完美的謊話”。可是,劫波度盡,當至尊寶為了救紫霞再念起這段時,眼前只剩下漫漫的西天征途。
命運安排至尊寶不可能安心做個小山賊,不會迎娶白晶晶,終將遇到紫霞,而后錯過,重走西天路。一如命運框定我們中的大多數,要跨過漫長的學生階段,經歷愛情的甜蜜與痛苦,直面怨憎會、求不得,難免生老病死。固然,“緊箍咒”下也有一時的悲欣,可說到底,成熟收獲所得,也伴隨失去,猜得中前頭,也猜不著結局。
曾經如此鐘情《大話西游》,因為那是理想的結晶。可如今看到影片結尾,漫卷狂沙的戈壁上,師徒四人只留下渺小的背影,內心反倒生出由衷的平和。
漫步人生路,總有一天,我們都會變得“好奇怪”“像一條狗”。
有人說,《大話西游》再度走紅,是因為80后也開始懷舊了。其實,只是曾經的莽撞少年開始懂得:蓋世英雄和一生所愛都是敢做敢恨的“少年游”,理想的陰影下,暗藏了生活的本質。無所謂好與壞,但求直面真實。哪怕認識真實,要戴上金剛圈,埋藏惶惑與傷痛,也終究避無可避。
《大話西游》的好在于,笑、淚和深思藏在同一個寓言里,答案都留給了時間。
直到有一天,我們對人生幡然醒悟: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天邊的你飄泊白云外??嗪7饜酆蓿谑篱g難逃避命運,相親竟不可接近,或許我應該相信是緣分。
(摘自《博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