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nthia
西班牙隆達,一座建筑在萬丈懸崖上的白色“天空之城”,充滿異國情調(diào)和神秘色彩的“艷遇之都”,不僅是美國作家海明威筆下“最適合私奔的城市”,還是西班牙斗牛的起源地和所有斗牛士的朝圣地,更是“世界上最美的六座小城”之一。
每一年,一群又一群懷有美好愿望的人在此駐足流連,或為浪漫的艷遇迷醉瘋狂,或在一幢幢云朵般的白色建筑前凝神思索,或穿越于隆達久遠的歷史中,傾聽沉寂已久的廝殺,或為斗牛士們的英勇感慨而贊嘆……
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的腹地,有一座只有3.5萬人口的美麗小城,整座城市坐落在高達750米的懸崖之上,令人嘆為觀止,遠遠望去,它就像白云落在草地上,因此被人們冠以“天空之城”的美稱。在這里,一條名叫“埃爾塔霍”的大峽谷,以及一條名叫“太加斯溪”的河流將小城從中間一分為二:一邊是最早建成的老城,一邊是后來所建的新城——其中的老城部分誕生于古羅馬帝國時期,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這座小城,就是西班牙小鎮(zhèn)隆達(Ronda),它不僅是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浪漫傳說的地方,也是人們公認的“世界最美的六座小城”之一。
隆達的血色戰(zhàn)爭史
作家海明威曾在這里戰(zhàn)斗
夕陽下的隆達,看上去微微有些泛紅,紅得好似燃燒的云;清晨的隆達分外安詳,安詳?shù)孟裰惺兰o的西班牙貴婦,街道上也沒多少行人,只有教堂外的鴿子正迎著朝陽起舞……
隆達,這座看上去美麗安詳?shù)陌咨℃?zhèn),歷史上也曾飽經(jīng)戰(zhàn)亂之苦,在它靜謐悠然的外表下,隱藏的是一段段灑滿熱血的戰(zhàn)爭史詩。
3000多年前的古羅馬帝國時期,當一群躲避戰(zhàn)亂的人,風塵仆仆地爬上了安達盧西亞地區(qū)一座數(shù)百米高的懸崖峭壁時,明媚的陽光頓時點亮了大家疲憊的眼睛:這里險要的地勢易守難攻,豐美的林木和充沛的河流,可以為人們提供充足的食物,于是,他們決定在此定居。
不久之后,一些白色的房子,如同一顆顆白色的種子,開始賦予這片土地生機:劇院、教堂、街道依次冒出頭來,很快蔓延了整個崖頂……最終,這些種子成長為一座繁榮至今的古城——隆達,同時也迎來了它在歷史上的第一次繁榮。
然而,再險峻的堡壘也有被攻破的一天,后來摩爾人打進西班牙,開始了他們長達數(shù)百年的統(tǒng)治。摩爾人在占領(lǐng)隆達后,覺得這里雖然險要卻仍然不夠安全,于是在附近的山坡上新建了一片城區(qū),同時建造了一座大橋可以與老城區(qū)首尾相連,以策安全——這座大橋便是今天著名的“阿拉伯橋”。
多年以后的1936年,西班牙再次爆發(fā)戰(zhàn)爭——西班牙內(nèi)戰(zhàn),為支援西班牙人民反對佛朗哥反動軍隊,以及反抗德、意法西斯的武裝干涉,許多國家的工人、農(nóng)民等組成了被稱為“國際縱隊”的志愿軍參與戰(zhàn)斗,雙方在隆達進行了一場大規(guī)模決戰(zhàn),5000多人在此戰(zhàn)死。
1937年,美國作家海明威加入國際縱隊來到西班牙,親眼目睹了這場戰(zhàn)爭的殘酷。海明威在自己后來所寫的長篇小說《喪鐘為誰而鳴》一書中,詳細講述了西班牙內(nèi)戰(zhàn)初期發(fā)生在隆達的這場戰(zhàn)爭:雙方在此交戰(zhàn)后,戰(zhàn)敗的一方不論生死,都被扔下懸崖,山谷中總有盤旋著的黑鴉在貪婪地等待……
白色建筑“天空之城”
世界上最適合艷遇和私奔之地
在以隆達為背景創(chuàng)作的另一部小說《死在午后》中,海明威寫道:“如果你想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隆達最適合。如果在隆達度蜜月或者私奔都沒有成功的話,那么再去巴黎另覓新歡好了……”
飽經(jīng)戰(zhàn)爭蹂躪的隆達,最終在1939年迎來了久違的和平與寧靜。如今的隆達正以它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千千萬萬的人到此游歷。一群又一群懷著美好愿望的人在此駐足流連,或為浪漫的艷遇迷醉瘋狂,或在一幢幢云朵一樣的白房子前屏息凝神,沉浸于小鎮(zhèn)的歷史中,傾聽一場已然沉寂的廝殺……
值得一提的是,浪漫的隆達是一座艷遇指數(shù)極高的城市,如果你正在苦苦等待一段艷遇,或是一次不期而遇的愛情,那么不妨到隆達去碰碰運氣。而說到艷遇,就不能不提到弗拉門戈舞,正是這種藝術(shù)賦予了小城隆達熱烈奔放的城市個性,那街頭隨處可見的風情萬種的吉普賽女郎,每一位都可能是法國現(xiàn)實主義作家梅里美筆下的“卡門”,從而成為你艷遇的對象。
1425年,作為弗拉門戈藝術(shù)創(chuàng)造者的吉普賽人,從印度來到隆達,帶來了有著濃郁印度風格的歌舞。此后,這種歌舞跟各種不同文化融合,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弗拉門戈舞。
弗拉門戈舞反映了吉卜賽人貧窮、悲慘的命運和處境,長期以來,吉普賽人用他們的歌喉、樂器和舞步訴說著曾經(jīng)的苦難,表達對新生活的強烈追求和向往。如今,也只有在小城隆達,外國游客才能看到最原汁原味的弗拉門戈——尤其是在各種節(jié)日期間。
每天正午一過,隆達小城里充滿了地中海的藍天與陽光,踢踢踏踏地當街跳著弗拉門戈舞的小女孩裙裾飛揚,響指清脆,手臂舒展如火烈鳥的長頸,見到照相機的鏡頭便立即送上一個飛吻;成年的姑娘們則人手一杯葡萄酒,旁若無人地笑鬧,興頭上還會拉住過往的客人,非要干上一杯——都說西班牙女郎最解風情,一個眼神過去便會向人挑逗地笑,一代又一代,她們就這樣揮灑著自己的青春……
許多富商都喜歡在隆達買房子建別墅。有趣的是,房子雖然買了,外墻裝飾卻不能由著性子來:必須統(tǒng)一漆成白色。因此,站在一段距離開外遠遠望去,散落著許多白色房子的隆達,就像白云落在草地上一樣美妙動人,讓人心曠神怡,猶如宮崎駿卡通電影里的“天空之城”一般,美得如夢如幻。
最正宗的斗牛比賽
斗牛的起源地和圣地
如果你想要看到世界上最刺激、最傳統(tǒng)、最正宗的西班牙斗牛,那么前往隆達是你的最佳選擇。
大概在300多年前,隆達的一個名叫弗朗西斯科·羅梅洛的人,意外地創(chuàng)立了斗牛這項運動,此后斗牛便在西班牙興起并廣泛傳播,直至風靡全國。創(chuàng)始人弗朗西斯科·羅梅洛的孫子佩特·羅梅洛,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傳奇的斗牛士——他在自己的斗牛生涯中殺死的公牛多達6000頭,從未有過一次失手,在西班牙人心目中,他的地位幾乎接近于神。
每年9月的斗牛節(jié)期間,人們都會為了紀念佩特·羅梅洛而舉行盛大的斗牛比賽,每到這時,整個小鎮(zhèn)就像狂飲了烈酒一樣,人人處于興奮、癲狂的狀態(tài)。
坐落在隆達古城中的斗牛場,是西班牙最古老的斗牛場,這座圓形的建筑雖然不是很大,座位也只是條形的石頭,看上去十分簡陋,卻是全世界斗牛士們朝圣的中心,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斗牛比賽。
隆達斗牛開場前的鼓樂儀仗,全都保留著傳統(tǒng)風格,出場人物也都是清一色的古裝打扮,整套排場和服飾,都是根據(jù)18世紀西班牙畫家戈雅筆下的斗牛場面原樣復制而成,讓參觀斗牛比賽的人仿佛穿越了時空,被拉回到300年前的情景中。
斗牛士們在雄壯奔放的樂曲聲中昂首入場,他們身穿繡花緊身衣和緊腿褲,頭戴三角帽,在兩名騎士的率領(lǐng)下繞場一周,向觀眾致意。在此之后,斗牛比賽便宣布開始。這里進行的每一場完整的斗牛比賽,都會有6頭公牛出場,每斗一頭牛大約要花20分鐘,非常消耗體力。一個斗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術(shù),而且要看他是否擁有一劍封喉的本領(lǐng)——凡是能一劍將公牛殺死的,比賽主持就會當眾宣布褒獎他一只牛耳;如果斗牛士挑逗公牛的動作出色,還會獲得一條牛尾。
許多人都以為斗牛只是男性的專利,其實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這項運動一直都有女性參與,只是后來女斗牛士遭到了禁止。近年來,又有不少女性陸續(xù)投身到這項勇敢者的挑戰(zhàn)中——在榮獲“奧斯卡最佳劇本”獎的影片《對她說》中,西班牙女演員羅薩里奧·福羅雷斯所扮演的莉迪亞一角,就展現(xiàn)了一名堅強勇敢的女斗牛士的形象。
在西班牙乃至整個西語世界里,斗牛士都會被視為英勇無畏的男子漢而備受國人的敬仰與崇拜,他們的地位甚至會高出一般的社會名流和演藝界人士,這個獨特的人群往往被認為具備高雅、勇敢的靈魂。
作為西班牙國粹,斗牛早已享譽世界。雖然從動物保護的觀點上看,這項運動飽受爭議,但它仍被稱為“勇敢者的挑戰(zhàn)”,仍然作為西班牙特有的古老傳統(tǒng)而被保留下來。每一年,隆達都會迎來數(shù)百萬人參觀,除了普通游客,它還受到許多名人的青睞——1994年,世界著名流行歌曲天后麥當娜就曾來到這里,為她的抒情佳作《鞠躬致意》(Take A Bow)拍攝MV,而在MV中,她扮演了一位愛上斗牛士的西班牙貴婦,專輯一出便流行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