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主審法官責任制的理論邏輯與制度設計

      2015-09-10 07:22:44石東洋劉新秀
      行政與法 2015年6期
      關鍵詞:審判權責任制裁判

      石東洋 劉新秀

      摘 要:實行主審法官責任制應賦予主審法官獨立裁判案件的權力,由其對所審理的案件負責,改變“審者不判、判者不審”的審判分離現(xiàn)象,以有效去除審判權運行機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審判質量。同時,應加大對法官職業(yè)的保障力度,增強法官的主體地位,提高法官自身的職業(yè)榮譽感,使法官真正熱愛司法事業(yè);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要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jiān)督,通過司法公開,主動接受監(jiān)督,以公開促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關 鍵 詞:主審法官責任制;主審法官;審判分離

      中圖分類號:D92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8207(2015)06-0123-07

      收稿日期:2014-08-27

      作者簡介:石東洋(1983—),男,山東臨清人,山東省陽谷縣人民法院法官,法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裁判方法與審判理論;劉新秀(1986—),女,山東陽谷人,山東省陽谷縣人民法院法官助理,法學碩士,研究方向為訴訟法學。

      主審法官責任制是按照“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的要求,對審判權的運行方式進行的改革,目的是建立“權、責、利、能”相統(tǒng)一的審判責任制。這一改革實現(xiàn)了審理權和判決權的合二為一,保障了審理權和判決權的一致性,區(qū)分了司法行政管理權和司法裁判權,將司法裁判權賦予了主審法官,有利于實現(xiàn)司法裁判的職業(yè)化與專業(yè)化。

      一、主審法官的司法責任界定

      責任在現(xiàn)代漢語中通常有兩種含義:一是分內應做的事,如盡責任;二是沒有做好分內應做的事,因而應當承擔的過失,如追究責任。[1]主審法官責任制所使用的責任也應該具有兩種含義:一是主審法官在審理過程中的職權;二是主審法官在行使審判權過程中違反法律規(guī)定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時應當承擔的責任。

      (一)主審法官的職責權力

      主審法官責任制是通過讓主審法官成為案件的責任主體,從而保證審判質量,提升審判效率。主審法官責任制是法院系統(tǒng)內部去司法行政化的改革,是對審判權運行的重新審視,目的是讓“能者掌其權”,賦予主審法官獨立的審判權。

      司法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的是國家的司法權,司法權是一種判斷權,它以爭端的發(fā)生為前提,在爭端者的參與下,裁判者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解決爭端,實施法律。司法裁判具有被動性、多方參與性、中立性、公開透明性、親歷性、集中性、終局性等特征,其中司法的獨立性特征最為重要。因主審法官代表法院進行司法裁判,因此應當具有獨立地位,以保證司法權的中立性。主審法官在訴訟程序上享有訴訟程序的指揮權,負責組織合議庭成員和有關人員做好庭審準備及相關活動,主持庭審活動的權力;在案件評議階段負責主持合議庭對案件進行評議,具有獨立發(fā)表意見的權力,對案件事實認定的權力,法律適用的權力。對重大疑難案件和合議庭意見有重大分歧的案件,依照規(guī)定程序提交主審法官會議或者審判委員會討論的權力;在案件結論形成后,主審法官具有制定并宣布裁判結論的權力即裁判文書簽發(fā)權,其審理、裁判的權力不受法院司法行政管理權的限制。

      (二)主審法官的應然責任

      有權必有責,主審法官對所受理的案件行使司法裁判權,那么就要對承辦案件的質量、效率、效果負全部責任。審判權是國家的基本權力之一,審判權具有與行政權相類似的屬性,審判權的行使也可能侵犯公民的人身權益。弗蘭西斯·培根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還要嚴重,因為犯罪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敗壞了水的源頭?!睘榱吮WC案件審理的公平、公正,主審法官責任制必須明確法官的辦案責任,嚴格責任認證和懲戒機制。因此,主審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應嚴格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和程序審理案件,遵守職業(yè)道德,遵守審判紀律,主動接受來自社會各方面的監(jiān)督,對違反法律、違反職業(yè)道德和職業(yè)紀律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

      (三)主審法官的職業(yè)尊嚴

      任何權力的運行都必須有相應的保障機制,審判權的運行也不例外。在我國,司法權相對于立法權和行政權而言相對較弱,司法機關無法律的解釋權,司法機關的人、財、物由行政機關行使管理權,司法機關和司法人員的獨立地位無法得到保障,司法權的行使受到來自各方的干預,司法人員的尊嚴受到挑戰(zhàn),造成司法隊伍的不穩(wěn)定,導致相當數(shù)量的司法人才流失。因此,實現(xiàn)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要完善司法人員分類管理,加大職業(yè)保障力度,提升法官的歸屬感和職業(yè)尊榮感,使之熱愛司法事業(yè),自覺擔當,勇于負責。要尊重法官的主體地位,增強其自我管理意識,引導法官自我約束審判權力,自覺強化審判責任,主動接受審判監(jiān)督,提升責任制度的執(zhí)行力。[2]

      二、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理論邏輯

      (一)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各國審判權運行機制追求的核心價值有兩個:一是方便訴訟,二是提高效率。[3]在我國,法院“案多人少” 的矛盾突出,法院化解社會矛盾的效率底下,這都與審判權運行的高度行政化不無關系,進行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去除審判權運行的行政化,是實現(xiàn)司法權運行機制“高效、便捷”核心價值的有效途徑。

      ⒈裁判文書簽發(fā)導致審判分離。審判分離嚴重背離了司法規(guī)律。我國的刑事、 民事、行政訴訟法塑造了基本符合司法規(guī)律的訴訟框架,體現(xiàn)了平等、中立、公開、對抗等訴訟原則。[4]但是,我國審判權運行的行政化色彩濃厚,各審判組織之間關系錯位的現(xiàn)象十分嚴重,承辦案件的法官或者合議庭主要負責案件的實體審理,案件作出最終裁判前往往需要向主管領導匯報,主管領導認為案件判決意見有問題的,則可以要求承辦法官或者合議庭重新進行商榷,或者將該案件提交審判委員會討論,審委會作出的案件決議,主審法官或者合議庭必須執(zhí)行。案件審批制度的存在造成承辦案件的法官或者合議庭無案件結果的最終決定權,法院的主管領導和審判委員會委員未參加案件的實體審理,案件的審理權和判決權分離,使得辦案責任主體不明確。此外,由于法官的問責機制不夠完備,有些案件的承辦法官為了逃避責任,將本可獨任審判的案件轉為普通程序由合議庭審判,或者將不應由審委會討論的案件提交審委會討論,逃避錯案追究的責任。這就導致承辦案件的責任主體越來越模糊,司法裁判的結果無人負責,其后果是案件審理的質量下降,司法的公信力受到挑戰(zhàn)。

      ⒉審級制度不合理,上下級法院的關系錯位??茖W的審級制度不僅有利于解決當事人之間的糾紛、吸納當事人對社會的不滿、維護社會的穩(wěn)定,對于提高訴訟效率、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快民主法治建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除少數(shù)案件實行一審終審制外,絕大多數(shù)案件實行兩審終審制,在兩審終審之外還規(guī)定了審判監(jiān)督程序。二審程序的存在是為了保證當事人的上訴權,審監(jiān)程序的存在是為了實現(xiàn)對一審、二審程序的救濟。二審程序針對的是法院尚未生效的一審裁判,二審程序啟動后,二審法院可以自行審理也可以發(fā)回一審法院重新審理。審判監(jiān)督程序針對的是法院已經發(fā)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法院、當事人、檢察機關均可啟動再審程序,再審程序啟動后對案件的審理可能按照一審程也可能按照二審程序進行,按照一審程序進行審理的案件,當事人可以上訴,按照二審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還可以申請再審。這就造成了審判程序的循環(huán)往復,一個案件在訴訟程序中反反復復,當事人無法得到最終結果。這不僅造成了審判資源的浪費,還導致法律的公正性受到質疑,法院的形象遭到損害。

      法院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有些承辦法官將當事人矛盾比較激化的案件或者存在上訴、上訪可能的案件直接向上級法院請示。此類請示案件中有很多都不是法律適用問題,而僅僅是存在上訴的可能,因承辦法官不想承擔案件責任而向上級法院請示,并將上級法院的答復作為案件處理的最終意見。這就使兩審終審制變?yōu)橐粚徑K審,審級制度形同虛設。上級法院在工作中對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進行監(jiān)督、指導,并對下級法院進行考核,因此,上級法院在對下級法院進行監(jiān)督、指導時對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進行不當干預,造成了下級法院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不能獨立行使審判權。

      ⒊地方行政機關的不當干預。法院的人、財、物由地方管理,受地方控制,法院的獨立地位無法得到保障。因此,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就可能受到地方行政機關的不當干擾,造成其無法獨立行使審判權,法院的裁判結果也無法贏得公眾的信任。大多數(shù)當事人認為,要想獲得公正的對待,通過訴訟途徑是無法獲得的,只能靠“纏、訪、告”,只要領導重視了,案件的審理速度就快了,己方獲得利益的機會就大,這種情緒和想法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找庭長、找院長”的病態(tài)訴求。

      (二)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可行性

      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目的是實現(xiàn)“由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但其運行必須解決法官的業(yè)務素質、主審法官的選任、法官的任職保障、法官的物質保障及法官職務上的權利和義務問題。

      ⒈高素質的法官人員保障。主審法官以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較強的綜合分析能力,面對錯綜復雜的案情和訴訟當事人的各種證據(jù)對案情進行合乎實際的判斷,從而正確地認定證據(jù)和事實,并以法律為根據(jù)解決各種案件,承擔案件處理正確與否的責任,因此,從主審法官所擔負的責任看,在業(yè)務素質上應具有淵博的法律學識和嫻熟的司法技能。[5]從2003年起,律師考試改稱為司法考試,擔任法官必須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并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書。法官通過公務員考試進入法院工作,又通過司法考試和任前培訓,使其基本具備了審理案件的業(yè)務素質。同時,各級法院也十分注重法官業(yè)務素質的培養(yǎng),在日常的工作中要求法官加強理論學習,并通過建立案件集中討論制度,設立法官論壇等各種平臺提升法官素質??梢哉f,目前我國絕大多數(shù)的法官具備獨立辦理案件的能力,這給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提供了人員保障。

      ⒉嚴格的主審法官選任程序。從目前我國各地法院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狀況來看,雖然改革的模式不盡相同,但對主審法官選任思路大體相同,即在原來的法官隊伍中選任有豐富辦案經驗、業(yè)務能力強的法官擔任審判長,組織固定的合議庭成員開展庭審活動,大部分案件的裁判結果審批權由合議庭和審判長獨立行使,只有少部分案件須由庭長、院長把關。主審法官的選任打破了原有的行政科層模式,打破了庭室界限,由具有審判資格的人進行競爭。這種去行政化的主審法官選任方式,有利于“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職業(yè)化”法官隊伍的建設,有利于增強法官自身的職業(yè)認同感、使命感和責任感。為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提供了實踐經驗。

      ⒊漸進優(yōu)化的司法體制改革環(huán)境。自1999年至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相繼頒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制定了法官職業(yè)化改革的方向和相關制度、措施,并按“整體部署、分步推進、試點探索”的步驟,經歷了改革法官遴選制度、實行法官員額制度、實行書記員單獨系列管理制度、推行法官助理制度等各個互相聯(lián)系的環(huán)節(jié)。[6]為實現(xiàn)“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目標,根據(jù)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法院、檢察院的人、財、物已收歸省級統(tǒng)管。這在相當程度上解決了市(地)、縣級存在的影響獨立審判的外部問題。[7]司法改革的外部大環(huán)境為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提供了空間。

      三、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之實現(xiàn)機制建構

      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目的是實現(xiàn)“讓審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負責”,去除審判權運行的行政化色彩,讓審判權的運行符合其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目前進行的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主要是選出部分精英法官組成審判團隊,該團隊的所有案件由該精英法官負責,因此要建立嚴格的主審法官責任追究機制,以保證審判質量。

      (一)主審法官責任機制構建

      ⒈建立科學合理的法官綜合考評機制。根據(jù)我國《法官法》和“三五”改革綱要的相關規(guī)定,按照當前理論和實踐中較為統(tǒng)一的看法,法官司法績效管理是指人民法院設立專門的考評機構,按照確定的考評原則、內容、標準、方法和程序,對法官的審判工作實績、法學理論水平等方面進行調查并作出評估的體系??茖W合理的考評有利于形成積極向上、公平合理、有序競爭的激勵機制,激發(fā)法官隊伍的活力,提高法官隊伍的崗位責任意識和敬業(yè)精神。因此,法院在對法官進行業(yè)績考核的過程中,一定要創(chuàng)設以人為本的業(yè)績評價體系,通過司法化的管理與激勵機制,促使法官公正、高效地辦案。

      審判工作是一種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程度較高的工作,具有自身特有的內在規(guī)律和特點。因此,對法官的考核也應當根據(jù)審判工作的內在規(guī)律和特點進行,如對法官審判質量、審判效率、庭審能力、訴訟調解能力、裁判文書撰寫能力、疑難案件處理能力、化解重大矛盾糾紛能力、調研能力、綜合素質及行政能力考評等內容。對法官進行考核目的是對法官進行更好的管理,通過考量法官工作的綜合考評結果評價法官的思想品德、學識、審判業(yè)務知識及司法經驗,將其作為法官評先樹優(yōu)、職務職級晉升、法官等級評定、確定法官待遇的重要參考依據(jù)。促使該考評機制能夠從源頭上調動和激發(fā)法官的內在潛能,使其成為充分釋放法官潛能的有效手段。

      ⒉加強司法公開,完善主審法官履行職責的監(jiān)督機制。法國著名哲學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一書中指出:“一切有權力的人都愛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變的經驗。”[8]防止權力濫用的辦法就是用權力約束權力。權力不受約束必然產生腐敗。法院是保障人民權利的最后一道屏障,法院的職能是通過法官的工作來實現(xiàn)的,法院的權力是由法官行使的,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將案件的審判權還給法官,法官可以獨立行使審判權,法官在行使這一權力時必須受到相應的制約和監(jiān)督,防止法官濫用職權。

      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的目的是去除審判權運行的行政化和地方化,對主審法官履行職責的監(jiān)督也應當符合審判權的運行規(guī)律。對主審法官履行職責的監(jiān)督應當以“司法公開”為主要手段。司法裁判活動的公開、透明,是公眾認知、評價司法裁判過程和結果的前提,也是公眾對司法裁判過程和結果進行監(jiān)督的重要途徑,司法不公開、不透明,公眾就無法對司法裁判進行監(jiān)督,也就無法贏得公眾對司法的尊重和信任。司法公開應當包括形式上的公開和實質上的公開。形式的公開是指審判過程的公開,包括庭審公開、執(zhí)行公開、文書公開,實質的公開是裁判結論形成的公開。目前的審判公開體系正在逐漸完善,各級法院對審判過程的公開都十分重視,利用計算機、網絡媒體等實現(xiàn)了審判公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從實踐過程來看,應當加大對庭審公開的力度,因為庭審是訴訟程序結構的中心,庭審公開可以保證法官在雙方當事人的見證下,充分聽取雙方當事人的陳述,對對方提供的證據(jù)發(fā)表質證意見,從而辨別真?zhèn)巍⒗砬迨欠恰?/p>

      ⒊完善主審法官責任追究機制。主審法官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就應對自己在審判活動中的所有行為承擔責任。對主審法官的責任進行追究應遵照相應的制度和程序,對法官在審理案件中的不當行為予以分類,根據(jù)法官違反的相關制度處以不同的處罰,以保證法官能夠廉潔司法,公正辦案,防止司法腐敗。筆者認為,根據(jù)法官違反的不同制度,法官應承擔的辦案責任包括:職業(yè)道德責任、紀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公眾責任。法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違反《法官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的,應當承擔職業(yè)道德責任,對于主審法官違反職業(yè)道德基本準則的責任追究,應由法院的紀檢監(jiān)察部門負責,對其責任的追究方式可以采用訓誡、通報等方式。對于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處分條例》規(guī)定的,應當按照該條例予以懲處。對于法官在行使審判權時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的應當追究其刑事責任。公眾對法官的違法違紀行為,可以向法院和紀檢監(jiān)察部門反映,情況屬實的,法官也應當承擔責任。

      (二)健全主審法官的薪資和任職保障機制

      司法獨立之所以得到較多的強調,是因為司法機構在進行司法裁判活動時極容易受到其他國家機構的干預,同時也因為法官很難擺脫外部對其職業(yè)所施加的影響和控制。[9]如果司法權不與立法權和行政權分離,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權與立法權合而為一,則是對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專斷的權力,因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權與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10]司法人員的薪資被行政機關掌控,晉升渠道被地方組織部門掌控,任職得不到保障,要求其獨立行使司法權無異于天方夜譚。

      司法獨立的核心是裁判者在進行司法裁判過程中只能服從法律的要求以及良心的命令,而不受任何來自法院內部或者外部的影響、干預或控制。[11]法官獨立進行審判需要兩種制度體系的保障:一是保障法官的薪資待遇;二是保障法官的晉升渠道。這是法官職業(yè)化建設必須具備的基礎性條件。目前改革的呼聲甚高,但真正施行起來也是阻力重重,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突出的是法官的責任,明確的是法官的追責原則和機制,在工作難度大、工資待遇低、工作風險高的情況下,有些地方法官開始采取“走為上”的態(tài)度,脫離法官隊伍。因此,司法改革應對這一現(xiàn)象予以重視。

      ⒈強化法官的職業(yè)尊嚴和地位。目前,我國法官的工資發(fā)放標準是參照地方公務員的工資標準發(fā)放的,法院的財政受地方財政的控制,法官的獨立地位得不到保障。因此,法院的財政應當獨立于地方財政,國家應提高法官的薪酬與辦案經費,讓其能夠專注于公正的審理案件,不再為生計發(fā)愁,使優(yōu)秀人才甘居其位、久居其位,使法官因從事該職業(yè)而產生自豪感,將該職業(yè)作為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途徑。

      ⒉建立法官的任職保障制度。一是建立法官身份保障機制。我國《法官法》對法官職業(yè)身份作了專門規(guī)定,但由于我國的組織人事部門一直將法官作為普通公務員進行管理,故有關法官身份保障的規(guī)定并未得到很好的落實。因此,目前仍有必要在司法實踐中進一步深入落實《法官法》的相關規(guī)定,即法官一經依法任用,除正常工作變動外,非因法定事由,非經法定程序,任何單位和部門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將其免職、降職、辭退或者給予處分。二是完善法官晉升渠道。法官的晉升應區(qū)別于地方公務員,在中央和省兩級分別設立法官委員會,法官委員會不受地方組織部門的干預,按照《法官法》等法律的要求對法官的工作進行考核,只要考核合格的就應當?shù)玫綍x升。三是建立法官責任豁免制度。借鑒英美法系的法官豁免制度,法官的正當職務行為不受責任追究。法官對于自己在司法審判過程中依法實施的行為、發(fā)表的言論和判決的結果享有不受指控和法律追究的權利。四是完善法官職業(yè)安全保障制度。建立法官職業(yè)安全保險制度,對法官因職務行為可能遭受的意外傷害購買保險,同時,對進入法院的當事人進行安全檢查,嚴禁攜帶任何危險品進入法院。

      (三)完善回避和審判管轄制度

      根據(jù)自然正義的法則,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的法官,這是設計回避制度的理論基礎。為了能夠公正的審理案件,我國訴訟法規(guī)定了法官的回避制度和審判管轄制度,但我國現(xiàn)行的回避制度和管轄制度本身存在著一定缺陷,即無論是單個法官回避還是法院整體或者法院全體法官退出案件的審判,都沒有以“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判”作為制度設計的理論基礎,也都沒有將保證被告人獲得公正審判作為制度建構的主要目的。[12]法官回避制度和變更審判管轄制度的設計是為了保證裁判者的中立性和無偏私性,使裁判者能夠在控辯雙方之間保持不偏不倚,從而保證案件審判的公正性。因此,我國回避制度的設計應當以“可能影響案件的公正審判”為判斷標準,而不是在“足以影響案件審判時”法官才進行回避,在控辯雙方提出回避申請后,審判人員應當自行回避,避免當事人對案件的公正審理產生懷疑。對于與本院的院長、副院長或者是審判團隊中的審判長具有利害關系的案件的回避,應當適用法院回避和審判團隊回避制,確保裁判者的中立地位。

      變更案件的審判管轄權在某種程度上與回避制度一樣,也可以保證案件審判者的中立性。法院在某些情況下也需要“避嫌”,對于在當?shù)剌浾搲毫^大的案件及當?shù)攸h政機關過于干涉的案件,法院可以選擇將該案件移送其他法院管轄,以保證案件的審判不受社會輿論的影響和當?shù)攸h政機關的干涉,從而保證案件審理的公正性。

      法官責任制是司法責任制的重要內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體制和工作機制改革的著力點和關鍵環(huán)節(jié)。建立和完善法官責任制,能夠有力地推進人民法院各項改革措施的貫徹落實,也是防范冤假錯案、實現(xiàn)司法公正的重要舉措。主審法官責任制改革明確了案件承擔責任的主體,追究法官的責任首先要賦予法官權力,為保證其獨立行使審判權應建立相應的制度保障,同時應完善其責任追究機制,真正做到“能者掌其權、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jiān)督、履職的褒獎”。

      【參考文獻】

      [1]現(xiàn)代漢語詞典[M].商務印書館,2005.1702.

      [2]張述元.按照“五個過硬”建設法院隊伍[M].人民法院報,2014-04-23(5).

      [3][4][7]蔣惠嶺.建立符合司法規(guī)律的新型審判權運行機制[J].法制資訊,2014,(04).

      [5]陳太紅.主審法官負責制的實現(xiàn)條件及當前應解決的問題[J].西昌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01).

      [6]李立新,劉方勇.我國法官職業(yè)化改革進程回顧與展望[J].法學雜志,2010,(06).

      [8][10](法)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M].張雁深譯.商務印書館,1993.225,156.

      [9][11][12]陳瑞華.看得見的正義[M].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40-52.

      (責任編輯:王秀艷)

      猜你喜歡
      審判權責任制裁判
      黨建責任制要算好“兩本賬”——優(yōu)化國有企業(yè)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體系研究
      當代陜西(2022年6期)2022-04-19 12:12:24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法律裁判中的比較推理
      法律方法(2019年4期)2019-11-16 01:07:10
      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順利“首考”
      清代刑事裁判中的“從重”
      法律史評論(2018年0期)2018-12-06 09:22:28
      探尋審判權與執(zhí)行權實質分離的現(xiàn)實路徑——基干S省H市10個縣區(qū)法院的實證考察
      東南法學(2016年2期)2016-07-01 16:42:34
      法官分類的行政化與司法化:從助理審判員的“審判權”說起
      主審法官責任制論析
      審判權運行在陽光下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19:58
      德昌县| 巴彦淖尔市| 平塘县| 深水埗区| 宁陕县| 获嘉县| 神池县| 南陵县| 吴忠市| 灵台县| 恭城| 隆尧县| 缙云县| 五常市| 云南省| 镇赉县| 麻栗坡县| 叶城县| 尉氏县| 卓资县| 乌审旗| 汾阳市| 如皋市| 刚察县| 湖口县| 鄂托克旗| 泸水县| 汉阴县| 乳山市| 马龙县| 原阳县| 焦作市| 胶南市| 怀化市| 邻水| 宿迁市| 荃湾区| 广汉市| 商城县| 漳平市|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