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倩
促進幼兒健康的情緒發(fā)展是幼兒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基礎教育的基礎,幼兒教育更應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加強幼兒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我園從2011年開始實施課題方案《繪本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的運用與研究》,目前我班負責子課題《繪本在健康活動中的運用與研究》。園部為此添置了很多經(jīng)典繪本,幫助進行閱讀指導技術的鉆研。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xiàn),許多優(yōu)秀繪本的內(nèi)容與形式對培養(yǎng)幼兒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樹立很有幫助。
一、建構幼兒心理繪本教材的資源共享
繪本教育不僅要讓幼兒學習閱讀,更要讓孩子學會根據(jù)畫面進行觀察、想象和推理;不再局限于理解故事內(nèi)容,更使孩子達成情感共識,激發(fā)幼兒內(nèi)心真正的情感體驗,使他們依托自身對繪本的了解和生活經(jīng)驗的想象,對繪本故事情節(jié)做出種種猜想及應對措施。許多作家創(chuàng)作了專門用于心理健康的繪本系列,如《我可以安靜下來》、《媽媽的吻》等,再如繪本《第一次上街買東西》系列,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失敗時,可用這些積極動人的故事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幫助孩子及家長共同克服這些困難,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同時繪本《我不想生氣》米菲系列是“我國第一套兒童情緒管理圖畫書”中的一本。這套叢書的核心理念是從孩子的角度幫助他們充分認識、體驗、接納和管理自己的情緒,發(fā)現(xiàn)自己解決問題的途徑,并付諸行動,從而建立平和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
二、搭建以幼兒為主體的多元繪本教學方式
(一)自主閱讀氛圍,注重情感體驗。
好的繪本不只是講一個故事,更是在幫助孩子提高觀察力、想象力,使他們提升到精神界面。繪本很好地避開了說教和推理,較好地激發(fā)了孩子們內(nèi)心的沉思。通過閱覽繪本畫面,孩子們不斷地進行情感體驗,憑借閱讀,情感已經(jīng)逐步完善和升華,輕松的閱讀奠定了良好的生活情緒的影響。在《我不想生氣》中,我先讓幼兒觀察封面上米菲的表情和動作,猜測米菲的心情,說一說,它為什么生氣,然后讓幼兒帶著問題“米菲為什么會生氣”去書中尋找答案,在了解米菲生氣的原因后,又讓幼兒帶著問題“米菲的肚子里就像有個大火球,要怎么做才好了呢”閱讀后面的畫面,最后讓幼兒互相交流,說說在平時的生活中都遇到過什么生氣的事,又是用什么法子讓自己心情好起來的。最后引導孩子續(xù)編故事,孩子的感性得到滋養(yǎng)、得到抒發(fā)。應用這個方法對于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預期能力,促使孩子主動閱讀、主動思考、主動探索有很大幫助。
(二)合理設計提問,積累感性經(jīng)驗。
人們的情緒總是在某些情況下產(chǎn)生,為了讓孩子有真正的情感體驗,我們可以設計一些啟發(fā)性問題,引發(fā)孩子的情感體驗。如《親愛的小魚》,出示封面提問:小貓咪想干什么?孩子們都紛紛表示“它想吃掉這條魚”,“那這只貓咪真的想吃魚嗎?看看這只小魚表情怎樣?”這時孩子們仔細觀察了小貓的表情發(fā)現(xiàn)小魚是笑瞇瞇的,“親愛的你聽過誰這么叫你,你像故事中的小魚嗎?小貓像誰呢?也這樣相互關愛的嗎?你們是怎么做的呢,和朋友一起來表演一下”。這樣提問能引起幼兒回憶跟父母相親相愛的生活場面,再進行現(xiàn)場情景重現(xiàn),達到體驗愛的效果。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情?這時孩子們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假設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變化。
(三)結合自身經(jīng)驗,重視情感遷移。
我們的生活經(jīng)驗與閱讀內(nèi)容有很大關系。閱讀前,我們要特別注意孩子積累生活的經(jīng)驗。如《我的爸爸》讀繪本前,我們要求孩子們了解父親的職業(yè)和愛好,觀察父親的身體特點、飲食等,在“說說我的父親”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說:“我爸壯如山,父親像兔子跑得快,像奧特曼一樣勇敢我的父親,我的父親像毛茸茸的猴子……”如孩童般的生活的樂趣,表示他的父親的愛。積累感性的經(jīng)驗,讓孩子讀后作更積極、深入的思考,然后樹立價值觀。
(四)利用多種方法,表達自我情感。
單調(diào)枯燥的閱讀方式只會降低幼兒閱讀的興趣,我們在閱讀過程中總是鼓勵幼兒用不同的形式表現(xiàn)繪本內(nèi)容,展現(xiàn)自己的情感。如在繪本教學《每一次,珂比珂》時,配合音樂的渲染,孩子們都不時掉下眼淚,在讓孩子們用肢體語言表達愛媽媽時,家長反映孩子回家都抱著媽媽說了一些甜蜜的話語。在繪本《鱷魚怕怕,牙醫(yī)怕怕》中,我?guī)в變悍謩e扮演鱷魚和牙醫(yī),一起表演“鱷魚害怕的表情和樣子,牙醫(yī)的表現(xiàn)”,讓孩子進一步了解和體會它們的內(nèi)心感受和心理變化的過程。在繪本活動《生氣湯》中,媽媽煮生氣湯,我加入游戲環(huán)節(jié),帶孩子們圍成一個圓形的“鍋”,在游戲中大聲說出自己最生氣的事,再把湯倒掉,“哈哈不生氣啦”。在一次的繪本活動《猜猜我有多愛你》中,我讓我班的陸智巖小朋友說一說平時爸爸、媽媽是怎樣愛他的?他回答完以后我又問:“你的爸爸、媽媽今天來了嗎?如果來了就去和爸爸、媽媽說一句你最想說的話?!标懼菐r很自信地走到媽媽的身邊,抱住媽媽大聲對媽媽說:“媽媽您辛苦了,我愛你!”當時所有聽了他回答的家長都很感動,通過他真情的回答,也感動了其他幼兒。
(五)注重個別輔導,糾正不良心理。
在研究過程中,我們專注于兒童不達標心理咨詢個體心理指標,做仔細觀察,認真分析,找出主要原因的問題,然后制訂方案,并及時與家長聯(lián)系,積極配合,逐步改變孩子、影響孩子。如我班譚棋澤小朋友比較內(nèi)向,只有楊銘淑一個朋友。如在繪本教學《我喜歡自己》中,請他說說喜歡自己嗎?為什么呢?當他回答說“老師我沒有舉手。”“老師我還沒有想好?!睍r,我鼓勵他:“你上次在七巧板比賽中獲得一等獎,很棒哦。”課間休息棋棋主動與我聊起了比賽的事。我們請他的爸爸媽媽給他買了一些關于性格開朗、情緒調(diào)節(jié)的繪本,如《勇氣》等,堅持每天親子共讀一本繪本,給予孩子更多的愛與陪伴,讓孩子在自我否定或情緒不安時獲得安全感。個性化輔導讓我們更能走進孩子的心靈,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繪本閱讀的妙用一定要在切身體會之后才能領悟,我們首先要了解繪本不僅是在講故事,學知識,還能夠幫助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培養(yǎng)健全人格,促進兒童健康快樂成長。篩選富含豐富情節(jié)的繪本、趣味的故事更能讓孩子體驗到閱讀的無盡魅力,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繪本閱讀滋養(yǎng)每一位孩子的心靈,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在繪本閱讀中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