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悅怡
暖男這個詞起源于思密達,這一點應該不令人感到意外,因為在大多數(shù)人印象里,最初被稱作暖男的,似乎都是韓劇里的“歐巴”們。韓國的社交網(wǎng)絡比我們興起得早,類似于我們網(wǎng)絡用語的“喜大普奔”、“不明覺厲”等縮略詞,在思密達早就盛行開來?!芭小边@個詞,就是溫暖和男人的兩個詞的縮寫,但直譯過來的發(fā)音是“溫男”,意為溫暖的男人。為了適應中國人的用詞習慣,我們把這個時髦的思密達外來詞譯作“暖男”。
我們對“暖男”最初的理解,源于韓劇里的男二號們。英俊帥氣、條件優(yōu)越的男二們,總是對女主角一往情深,對于一心向著男主角的女主,男二們總是執(zhí)著守候、體貼呵護,最后為愛放手,成全男女主角后黯然離開。從韓流始祖《藍色生死戀》里元彬扮演的泰錫,到大火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樸海鎮(zhèn)扮演的輝京,都是一樣的模式和套路。韓劇發(fā)展的這十幾年間,男主角們總是暴躁、幼稚、任性,各有各的缺點,而男二號們卻都是鐵打的“暖男”——《原來是美男啊》里的國民暖男鄭容和,《擁抱太陽的月亮》中比男主角金秀賢還暖的丁一宇——他們都成為了觀眾心目中的理想型。
不愛霸道總裁,只愛舒適值爆棚的暖男。在這個情感需求大于物質需求的社會,如何判定一個人是暖男,物質名利可以放一邊,情感上的舒適值才是重點!一直以來,男人總是在物質上滿足女人,一束玫瑰、一枚鉆戒、一棟別墅,這似乎就是男人愛你的表現(xiàn),但這些卻難以填補女人情感上的空洞;而她們真正想要的,是“有一個人能接受我不好的部分,這個人能非常溫暖地對待我,無論我怎樣折騰,他都愛我,都可以接受我扔在他身上的所有不好”。韓劇里這些“治愈系暖男”的出現(xiàn),恰好彌補了女人在現(xiàn)實中種種未被滿足的缺憾。
“只溫暖你一個人,對別人冷若冰霜,這才是暖男;暖一堆人的,那是中央空調(diào)。”這是網(wǎng)絡上評價暖男的一個段子。陽光普照,全國供暖,銀幕上的暖男們都是中央空調(diào),暖了一堆情感空虛的女性觀眾。有人說暖男的出現(xiàn)是為了彌補女人對男人的幻想,那中央空調(diào)級的暖男說白了還是一個懸浮于光影中的溫暖夢境。看得見摸得著的暖男,應該是只貼在你肚子上的那枚暖寶寶。就像眼睛永遠追隨周迅的高圣遠,就像為林青霞打飛的送飯菜的邢李源,就像為了電影宣傳跑斷腿也不讓周韻受累的姜文。
暖男,可以像高圣遠一樣英俊,可以像邢李源一樣有錢,也可以像姜文一樣霸氣,但其實與這些表面的東西都無關。溫暖女人心的男人,給予女人的,其實就是情感上的安全感——只對一個人溫暖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