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到疼痛的時候,會怎么辦呢?是在心中默念“不痛不痛”,還是唱首歌來轉移注意力?或者干脆大哭一場?其實在你做這些行為來抵抗疼痛的時候,你的大腦已經在默默努力了!
實際上我們的疼痛感都是神經傳遞給大腦后感覺到的,因此,大腦得做點什么來緩解這種不舒服的感覺。身體受到刺激的時候,大腦下垂體和丘腦下部能分泌出氨基化合物,今天我們把這種物質稱之為內啡肽。這種神奇的東東相當于天然的鎮(zhèn)痛劑,能產生止痛的感覺。也許你要問,既然大腦能產生這么厲害的東西,那為啥被打針的時候,還是感覺痛呢?對于這個問題,你應該這樣想——要是大腦不產生內啡肽,你會感到更痛!
在1957年,科學家們分別在豬和牛的大腦里發(fā)現(xiàn)了一些特別的東西,它們被稱為“腦內啡”,因為這種東西的作用和可以鎮(zhèn)痛的嗎啡差不多,所以取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腦內產生的嗎啡”。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腦內啡不止一種,它們就像一個小家族,有蛋氨酸、亮氨酸什么的,記起來太麻煩,于是干脆把它們統(tǒng)稱為“內啡肽”。經過深入的研究發(fā)現(xiàn),內啡肽除了止痛,它們還默默參與了我們的情緒調節(jié)、感情控制等工作。當你看到一個好笑的笑話,或者得到媽媽的表揚,你的大腦都會釋放內啡肽,你也就會產生愉悅感。有人說“笑才是最好的止痛藥”,不無道理哦!
有醫(yī)生發(fā)現(xiàn),病人在適當?shù)碾娏鞔碳は?,體內會產生大量的內啡肽,對治療很有幫助。而產生內啡肽最多最集中的區(qū)域,是學習與記憶的相關區(qū)域,也就是說,內啡肽可以幫助提高學習,加深記憶。不過想想看,如果一邊接受電擊,一邊學習……好像很慘的樣子。
現(xiàn)代科學家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請了一些堅強的志愿者來做疼痛測試。一組志愿者會被直接“用刑”,包括把他們綁在冰冷的鐵架上,或者讓他們倒立,直到志愿者受不了喊停,同時記錄下他們堅持的時間。另一組志愿者會先看一些搞笑的短片,大笑之后再“用刑”,結果發(fā)現(xiàn),笑過后的志愿者忍受疼痛的時間要比不笑的長10%左右。也就是說,大笑產生的內啡肽可以讓人們忍受疼痛的能力提高10%左右。但是要注意了,如果有一個笑點比較高的人,給他看的東西沒有讓他發(fā)笑,他忍耐疼痛的能力反而會降低……
如此看來,內啡肽是個好東西,如果人類能生成像內啡肽那樣的物質,那么在痛苦的時候來一點,是不是就可以將痛苦轉變?yōu)橛鋹偰??聰明的人類確實發(fā)明了那樣的東西,比如煙草。
煙草有一種獨特的化學成分——尼古丁,它可以代替內啡肽,讓人產生愉悅的感覺。而且,它的效果超過了我們自身分泌的內啡肽。但是嚴重的問題來了,一旦適應了這種外來的刺激,內啡肽就失去了作用,以后只能依靠煙草來刺激提神,煙癮就這樣產生了。不只是煙草,包括酒精、藥物,都是因為外來物質破壞了身體分泌內啡肽的系統(tǒng),使身體對物質產生了依賴,這也正是“煙癮”、“酒癮”很難戒掉的原因。
看來,靠其他物質來取代內啡肽完全不靠譜,還是得靠我們身體自己來,該怎么讓身體產生內啡肽呢?我們前面說的大笑只是方法之一,當你不想笑的時候,還有別的方法。
運動是不錯的選擇,比如跑步,英文中有個詞就叫“跑步者愉悅”。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當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時,就會分泌內啡肽。為什么會有那么多馬拉松愛好者?也許在你眼中跑馬拉松是一種折磨,但是參與的人卻正在享受你體會不到的愉悅呢!游泳、騎單車、踢足球等運動都可以刺激身體產生內啡肽。所以,不要宅在家里了,快出去運動吧!
如果你是吃貨,還有個簡單的方法可以產生內啡肽,那就是吃辣!因為辣味會讓舌頭產生痛感,為了降低這種痛苦,大腦就會分泌內啡肽,在消除痛苦的同時,還會給你一點愉快的感覺。很多人喜歡辣味的食物,覺得吃起來很爽,越辣越想吃,其實這種憐憫感并不是食物帶來的,而是內啡肽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