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應(yīng)該在老去的過程中做有意義的事?!?/p>
小學(xué)五年級,別的孩子還在玩鬧的年紀,周鈺淇因為聽了一首歌,拿筆寫下了自己的詩歌處女作《未必有來日》,這便是其中的一句。早慧在他的筆端初露,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那時候老師要求我們寫日記,我不想寫流水賬,想跟別人不一樣。所以我就想,我能否像詩人一樣去表達呢?”這份“想跟別人不一樣”的心思最終讓周鈺淇走上了創(chuàng)作之路。
初中三年,他創(chuàng)作了400多首詩。16歲,剛上高一的他送給自己一份特殊的禮物——一本校長作序的自選詩集。
談起出詩集的起因,周鈺淇很感謝自己的語文老師?!袄蠋熀芟矚g我的這些作品,到了初三,他多次和我提及印詩集的想法,一開始我只是笑笑沒當(dāng)一回事兒。后來老師說得多了就動心了,但是因為面臨中考,只得把這件事放一放,直到上了高一,才完成了這個心愿?!痹诶蠋熀托iL的幫助下,周鈺淇的詩集終于印制成冊,雖然裝幀上存在一些瑕疵,文字也顯稚嫩青澀,但他依然很興奮。對于一個寫作者來說,就像精心埋下的種子,終于發(fā)芽開花一般。
同學(xué)和老師是周鈺淇的第一批讀者,他們給了他不少鼓勵。同學(xué)們羨慕他能自如表達,寫得一手漂亮文字。周鈺淇的摯友小施說:“他情感細膩,能體會到生活中細小的感動之處并娓娓道來?!?/p>
中學(xué)里周鈺淇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讀書與寫詩。談到讀書與寫詩給他帶來的益處時,他想了想說:“讓我在獨處時并不覺得孤獨?!痹谒磥恚3帜欠莨陋毟衅鋵嵏佑欣趧?chuàng)作,“寫詩讓我不浮躁,能沉下心去做一件事情,耐得住寂寞?!?/p>
周圍有支持、喜愛他作品的人,自然也有不理解的聲音?!捌鋵嵨也辉趺丛谝饽切┓磳Φ穆曇?,讓別人理解你是挺累的一件事?!鼻岸螘r間他在朋友圈曬出一張照片,是送給學(xué)弟的詩集。在詩集扉頁上,他寫道:“這是我16歲時的書,現(xiàn)在看來真的很稚嫩青澀,但卻都是回憶,閑時一讀,希望你遇見更好的自己?!睕]想到后來學(xué)弟向他坦白,一開始想讀他的詩集是想“黑”他,但周鈺淇坦蕩而真誠的態(tài)度讓他有些不好意思,仔細讀了這本“稚嫩青澀”的作品后,他鄭重向周鈺淇道歉,說不應(yīng)該對不了解的人抱有偏見。
周鈺淇最近讀到的一句話,讓他感同身受:“愿你比別人更不怕一個人獨處,愿日后談起時你會被自己感動。”這也是他作為一個詩歌寫作者的心語,用筆留下自己的痕跡,不斷堅持,終于一天你會感動未來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