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皎
嘉賓:李梅
北京建筑大學心理素質(zhì)教育中心主任, 首都醫(yī)科大學精神病與精神衛(wèi)生學博士,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注冊心理師
“她名校畢業(yè),外企律師,外形標致,90后。他是會計師,兩人戀愛結(jié)婚,也是朋友眼中的模范情侶。所有美好的情況在他們有孩子后突變,她辭職養(yǎng)胎,婆婆來和他們住在一起,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要過問,并時常說‘你現(xiàn)在不上班,是我兒子養(yǎng)家’、‘你爸媽是農(nóng)村的家里沒錢,以后別想讓我兒子拿錢給他們養(yǎng)老’、‘你抱的孩子不舒服,還是讓我來帶我的乖孫子’。她用寫日記發(fā)泄心中情緒,卻在某天被公婆看到了日記,于是一場大戰(zhàn)爆發(fā),婆婆沖她咆哮,老公卻在一邊不發(fā)聲。公婆沖她咆哮不是一次兩次了,而老公似乎很少在自己父母面前維護妻子。她想離婚,又不忍孩子單親,她想讓公婆離開,自己帶孩子,又擔心家庭婦女的生活讓她‘這輩子就完了’,她想趕緊上班,眼不見心不亂,但是又擔心被爺爺奶奶帶大的孩子和媽媽不親,她讓公婆不要再說她農(nóng)村的父母,婆婆依然會對她的農(nóng)村出身時常表示不屑,她很痛苦?!?/p>
Q:朋友眼中的她努力也有實力,為什么在婚姻中她的表現(xiàn)卻那么低微?
A:有這么句玩笑,“Mary一回家就變成了翠花”,很多女性外表很精英,工作能干,但是骨子里受家庭文化影響,還有舊式思維。這個個案雖然有些奇葩,但是也有不少共性,或許她農(nóng)村的父母那一代,媳婦就是要忍氣吞聲的。在一個家庭關(guān)系中,不可能只是一個人有問題,她企圖通過自己的忍讓來維持家庭關(guān)系,是不對的。你接受了小媳婦的角色,可是對方卻明明不尊重你,你的委屈難以換來尊重。她的內(nèi)心有一定的自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因此行為表現(xiàn)的無原則。在社會快速變革中,人們的身份認同感突然變得難了。
Q:她受教育,有學歷有樣貌,也有工作賺錢的能力,婆婆總拿家里農(nóng)村沒錢說事,為什么會這樣苛刻?
A:中國家庭很容易代際不清,婆婆要成為一家之主,甚至成為孫子的父母,這非常不好??赡茉谒麄兓榍埃牌啪蛯ο眿D的所謂家庭出身不滿意了,不按自己的審美行事,就一定不滿意會干涉,甚至覺得大逆不道,因此挑事。60后的婆婆可能當媳婦的時候也面臨過同樣情況,媳婦在家里是要聽話的,地位是相對卑微的。她讓媳婦受氣不一定是她在故意作惡,而是要維護婆婆的家長尊嚴,這個媳婦在工作上是新女性,在家庭中她和婆婆都沒有搞清楚,“這是誰的家”。即便帶孫子,也要明確“這是孩子的家,爺爺奶奶只該是輔助的角色”。
Q:婆婆沖妻子咆哮,她的老公也不吭聲,你認為是什么原因?
A:雖然已經(jīng)成人,甚至已為人父,但是在心理上還是沒有和父母分離,他還躲在父母身后。他的父母太強勢,因此他就變得弱勢,這個丈夫太懦弱,很無力。他應該調(diào)解,這是責任。不然他們的感情必然有裂痕,在這種關(guān)系中養(yǎng)育的下一代也一定會有問題。對于小孩子來說,一個完整的家庭仿佛比父母離婚單親要好,但是這種病態(tài)的家庭,也對孩子沒有什么滋養(yǎng)。他們的問題不僅在當下,也在傳統(tǒng)和過去,喧賓奪主、代際錯位。
Q:建議她如何處理?
A:一,都有“病”建議看心理醫(yī)生做家庭咨詢,如果公婆不愿意,至少夫妻二人能來。二,讓公婆回去,別搶夫妻二人的位置,各歸其位。三,夫妻二人需要溝通,討論未來生活,不要逃避,孩子如何帶,二人如何配合,達成一致。四,90后的媳婦要認清自己,在家庭中你也不至于是受氣的小媳婦,你是有能力的新女性,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好的環(huán)境,不必有那么多害怕。五,丈夫要當穩(wěn)定劑,對妻子孩子負責,同時適當向上抗爭,別當長不大的小孩了。六,90后到了適婚生育年齡,他們創(chuàng)造力好,但是家庭生活能力或許不如他的上一代強,記住,你們已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