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懷波
上午課堂上講授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發(fā)現(xiàn)學(xué)生在自由誦讀的時候有一個字的讀音出現(xiàn)了問題,好幾個同學(xué)都把“輕解羅裳”的“裳”讀成了“shāng”,我讓他們停下來并糾正他們,應(yīng)該讀作“cháng”。
有同學(xué)接著問道:“老師,那‘裳’是什么意思呢?”
我隨口回答道:“在古代,上衣為‘衣’,下衣為‘裳’?!?/p>
師生賞析到“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句時,馮昊和孟祥聰兩位同學(xué)在下面竊竊私語,于是我把他倆“拎”了出來。
兩位同學(xué)還真不是在搗亂,“老師,我們在討論‘獨上蘭舟’前為什么要‘輕解羅裳’,不解行不行?”
這個問題是學(xué)生第一次提出來,我敷衍了兩句,請他們坐下,看得出來并沒有說服學(xué)生。下午兩節(jié)連排課后,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裳”到底是什么事物,為什么“‘獨上蘭舟’前要‘輕解羅裳’?”
《說文解字》:“常,下帬也。從巾,尚聲。裳,?;驈囊??!薄皫?,下裳也。從巾,君聲。裠,帬或從衣?!?/p>
根據(jù)《說文解字》,“?!迸c“裳”是異體字。裳,從衣,尚聲。義為下裙。裙,與帬同。從衣,君聲。裳與裙皆指古人日常所穿的下衣。
這類似于蘇格蘭男子的傳統(tǒng)服裝——蘇格蘭裙。《帝王世紀(jì)》:“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闭f明這是按照“蓋天”宇宙模型創(chuàng)制的新式絲麻服裝。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中曾有“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的詩句,意思可譯為“淇水滔滔送我歸,車帷濺濕水淋淋。我做妻子沒差錯,是你奸刁缺德行,”由此可見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裳”已經(jīng)成為了人們?nèi)粘I钪谐R姷囊环N服飾。
在古人的其它作品中,“裳”的身影也時常出現(xiàn):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对姟ぺL(fēng)·綠衣》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冻o·離騷》
整頓衣裳起斂容?!啤ぐ拙右住杜眯校ú⑿颍?/p>
在明曉了以上信息后,我們可以把“輕解羅裳,獨上蘭舟”理解為“我輕輕地解開了綢羅的裙子,換上便裝,獨自劃著小船去游玩吧?!?/p>
“獨上蘭舟”前“輕解羅裳”,是為了換上輕便的衣服,更好地縱情山水,盡情游玩,就好像今天我們?nèi)ヅ郎角皳Q上運動的裝備一樣,就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p>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作者單位:鄭州市第五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