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冷戰(zhàn)時期的中蘇談判

      2015-09-10 07:22:44周曉沛
      百年潮 2015年1期
      關鍵詞:蘇方蘇聯(lián)

      周曉沛

      中國西北、東北地區(qū)與蘇聯(lián)接壤,邊界線長達7600公里。兩國存在邊界問題歷史久遠,但中蘇友好時期邊境上一直是安寧的。隨著中蘇兩黨兩國關系日益緊張,從20世紀60年代初起,中蘇邊界糾紛不斷。為了緩和邊境緊張局勢和解決歷史遺留的邊界問題,從1964年2月開始,中蘇兩國進行了邊界談判。這場談判談了斷,斷了談,斷斷續(xù)續(xù),先后歷經40年,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馬拉松談判。直至2004年,中俄雙方才最終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所有邊界問題,消除了兩國關系中的一大隱患,為開辟平等信任的新型戰(zhàn)略關系奠定了堅實基礎。作為歷史親歷者,筆者僅就談判過程與細節(jié)做些回憶,以期對人們加深關于這段曲折歷史的理解有所裨益。

      談判桌上唇槍舌劍

      1964年那場談判一開始,雙方關于邊界領土問題立場的巨大差異就立即顯現出來,分歧主要集中在兩國邊界條約性質問題。中方指出,盡管有關邊界條約是沙俄在兩國人民處于無權情況下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但考慮到中蘇兩國人民友誼,中方仍準備以這些條約為基礎,公正合理地解決邊界問題。沒有料到,蘇方一聽就暴跳如雷,稱中蘇之間“沒有領土問題”,不承認存在不平等條約,還不同意以條約為唯一基礎解決邊界問題。這樣,中方就在發(fā)言中引經據典,強調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曾經譴責沙俄割占中國領土,并特別指出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過:“以前歷屆俄國政府同中國簽訂的一切條約全部無效,放棄以前所奪取的一切中國領土。”蘇方則引用列寧說過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距離我們雖遠,畢竟是咱們的城市”這句話來證明,列寧從未對俄中邊界表示過懷疑,并聲稱蘇中邊界是歷史形成的,兩國封建皇帝都是侵略者,列寧在世時就已廢除了對華不平等條約,指責中方所持觀點是“對列寧的攻擊”。

      雙方針尖對麥芒,為期半年的談判最后無果而終。有趣的是,中方在一次發(fā)言評論中用過“作繭自縛”、“得隴望蜀”的成語,蘇方硬說這是對他們的污蔑,將其比喻成什么“蟲子”,對甘肅和四川提出“領土要求”,云云。

      無巧不成書。蘇聯(lián)方面原建議兩國邊界談判于1964年10月15日在莫斯科繼續(xù)舉行。10月13日,中方通知蘇方,中國政府原則上同意中蘇邊界談判下一階段在莫斯科進行,但是蘇方建議的日期對我們不合適。10月16日,我國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10月17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同時報道了我國原子彈“上天”和赫魯曉夫“下臺”這兩件大事。真所謂“無可奈何花已開,無可奈何花已落”!

      說來也巧,1964年第一次中蘇邊界談判時,我剛剛考上北大,學習“九評”——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的評論文章;在我大學畢業(yè)那年(1969年),第二次邊界談判剛好開始,而且趕上緊急“戰(zhàn)備疏散”,防止蘇聯(lián)借談判之機對北京進行突然襲擊,后來的6年邊界談判(1973-1979年)我則全程跟進了;1987年開始的第三次邊界談判,我參加了其中的一部分。

      正當撰寫此文時,一位老同事應詢披露了一段塵封多年的驚心動魄的親歷:就在1969年中蘇邊界談判開始前夕,他奉命參加“防止突然襲擊辦公室”晝夜值班,整天神經高度緊張,時刻不離直通總參和中南海的幾部電話。蘇聯(lián)邊界談判代表團專機飛抵北京機場時,他的任務是負責檢查蘇方行李,看看有無夾藏著槍支。當他警覺地觸摸著一個裹得嚴嚴實實的沉重箱子時,對方回答說:“里面裝的是談判用的邊界地圖?!痹仍鴵目赡軙脵C進行突然襲擊的“蘇修空降兵”也未出現,結果是虛驚一場。

      根據1969年9月周恩來與柯西金在北京機場會晤達成的兩國總理諒解,雙方舉行第二次中蘇邊界談判。這一開談,就是9年。盡管第二次談判沒有達成什么協(xié)議,甚至根本就沒有討論邊界走向問題,但開始談判以后,兩國關系劍拔弩張的氣氛逐漸緩和下來,雙方有了較前正常的對話接觸渠道,雙邊貿易等也有所發(fā)展。

      在會談中,雙方爭論的焦點是爭議地區(qū)問題。蘇方否認存在爭議地區(qū),稱兩國之間“不存在領土問題”,只是核對個別地段的邊界線走向。中方則反駁說,爭議地區(qū)就是指某些“你們說是你們的,我們說是我們的”有分歧地段,中蘇之間存在爭議地區(qū)是客觀事實,這是沙俄和蘇聯(lián)違反條約規(guī)定劃去或侵占中國領土而造成的。雙方互不相讓,談判走進“死胡同”。

      在談判桌上,雙方用詞都十分尖刻。比如,中方指責蘇方說:“想不到來自列寧故鄉(xiāng)的蘇聯(lián)代表團竟墮落到如此地步”,“難道你們要把原子彈懸在談判桌上,讓我們在你們的威脅下進行談判嗎?”等等。蘇方也不示弱,慣于指責中方采取“搗亂態(tài)度”,有意“拖延”、“封殺”談判,諷刺中方是“車拉馬”(意為本末倒置)。中方抨擊蘇聯(lián)在邊境地區(qū)“陳兵百萬”,蘇方則反批中國“部署了250萬兵力,其中包括民兵”。

      在一次大會發(fā)言中,中方用了一連串排比句,要求蘇方應當怎樣、怎樣才能改善兩國關系,聽起來很帶勁兒。喜歡咬文嚼字的蘇方團長伊利切夫按捺不住了,激動地反問道:剛才中方團長講了蘇聯(lián)五個“должен”(應當),我們蘇聯(lián)到底欠你們中國什么了?在兩國政府談判中,你們?yōu)槭裁词褂眠@種命令式的語言?當時我有點納悶,請教了老翻譯后才明白伊利切夫為何大動肝火。俄文“должен”的詞根是“долг”,意為欠債,該詞分量確實很重。有一次,在激烈的辯論中,蘇方團長指責中方對其發(fā)言做了“болезненнаяреакция”(過分反應),翻譯將其譯成“病態(tài)反應”。中方團長聽后火冒三丈,怒斥蘇方理屈詞窮,不惜進行“人身攻擊”,對方感到莫名其妙。另一次,伊利切夫對中方的尖銳批駁表示不滿,希望“здравыйсмысл”(理智)能占上風。翻譯把“理智”一詞譯成“健康思想”。這又惹禍了,因為據說勃列日涅夫曾將林彪視為中共內部的“健康力量”,現竟敢在談判桌上大放厥詞,要讓所謂“健康思想”占上風,這是癡心妄想!中方當即予以嚴厲反擊。還有一次,中方指責蘇方說話不算數,影射蘇聯(lián)領導層內部有矛盾,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伊利切夫當即跳起來,滿臉漲得通紅,氣呼呼地連續(xù)說了兩遍“我強烈抗議”。會場氣氛驟然升溫,不得不宣布休會。

      雙方團長吵架之后,會下一般由首席團員出面進行溝通或澄清,以消除“誤會”,復會后就轉入正常辯論。其實,在當時兩國關系緊張之際,誰也不想使談判破裂,而是利用這一渠道傳遞某些信息,尋求某種緩和,正如伊利切夫所言,“談判本身就有意義”。這恐怕也是外交談判之道吧!

      在談判桌上雙方吵得不可開交,但會下照舊,不僅以同志相稱,而且談笑風生。在會談中間休息時,我方為蘇方代表團準備了豐富的點心、水果,有小籠包、燒餅、春卷等,春卷最受歡迎。酒類當然少不了茅臺,每到休息時,伊利切夫團長總是先倒茅臺喝上兩杯。

      為了調節(jié)談判的緊張氣氛,中方還邀請?zhí)K方代表團到外地參觀旅游。由于天天同蘇方人員打交道,生活在一起,相互很熟悉,特別是在北戴河休假,還發(fā)生了一件情感軼事。蘇方代表團中兩個年輕漂亮的女打字員都對中方禮賓聯(lián)絡官產生了好感,追著這位“帥哥”一起聊天、散步、游泳,形影不離。此事在兩個代表團中傳為笑談,蘇方人員還打趣說:“把他交給我們,帶回莫斯科吧!”有意思的是,1963年這位中國外交官在駐蘇聯(lián)大使館工作時,因蘇方指責其做了“不符合外交人員身份的事”,宣布為“不受歡迎的人”而限期離境。當然,回國后,這位“紅色反修戰(zhàn)士”受到了中央領導同志的接見,成了“最受歡迎的人”。

      我的不少俄羅斯朋友,就是在那個年代結交的。2011年,俄羅斯外交官協(xié)會代表團訪華時,我陪同他們參觀游覽了北京、上海、杭州和紹興。其中一位82歲的團員,曾以專家身份參加過1964年和1969年中蘇邊界談判,這次特地帶了兩冊當年在中國參觀時拍攝的珍貴照片,并一一叫出中方人員的名字。他回憶說,盡管雙方政治觀點不同,會上爭得面紅耳赤,但他心里十分尊重中國同志,至今仍懷念他們,并請我轉達其良好問候。我遺憾地告訴他,其中好幾位都已不在人世了。他說:“是啊,轉眼間已過去半個世紀,世界發(fā)生了多大變化!令人欣慰的是,中國越變越好?!?/p>

      兩國總理會見一波三折

      1969年9月11日,柯西金從河內參加胡志明葬禮后回國途中,在北京機場候機樓西側的貴賓室里與周恩來舉行了會晤,被稱為“機場會見”。

      會晤開始時,柯西金說,我們之間積累的問題很多,可以討論三個月,但如把這些老問題扔掉,就可以找到解決的辦法。周恩來說,要把老問題拋掉是不可能的,可以放在腦子里,先談現在的問題,要往前看??挛鹘鸨硎就?。隨后,雙方進入對話討論,就各自關切的問題坦誠地交換意見,有時陪同人員也發(fā)言或插話。

      柯西金是個經濟通,有“計算器”之稱,但對邊界問題并不熟悉,不時詢問什么叫維持邊界現狀,爭議地區(qū)的概念是什么意思,雙方武裝力量怎樣脫離接觸,等等。周恩來都一一解釋,指出:維持現狀就是“原來誰在哪里,誰就在那里”,爭議地區(qū)就是“你們說是你們的,我們說是我們的”那些地方,脫離接觸就是雙方武裝力量“都不進入有爭議的地區(qū)”,并用鉛筆在紙上畫圖說明。涉及某些重大問題,他們都表示要各自向中央政治局報告。雙方還談及“對林彪同志看法”這樣的敏感話題。

      會晤中也有插曲。一次是周恩來提到,如果蘇方先發(fā)制人,摧毀我們的核基地,那就是侵略,我們要堅決抵抗。但是,我們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所以要把這個話告訴你。柯西金表示,只有精神失常的領導人才會發(fā)動戰(zhàn)爭。這是有人挑撥,蘇聯(lián)不尋求同中國打仗。另一次是談到爭議地區(qū)時,柯西金突然發(fā)難,說你進攻,我后退,卡住我的脖子往下按,你是帝國主義。周恩來當即回敬,爭議地區(qū)你們占的多,你是社會帝國主義??挛鹘鹆ⅠR說,只是開個玩笑。會談結束后,周恩來設午宴招待柯西金,并在菜譜上特地加了一道紅燒肉,客人們吃得津津有味。

      會談持續(xù)了三個多小時,兩國總理著重談了緩和兩國邊境地區(qū)緊張局勢問題并達成共識。雙方同意,中蘇之間的原則爭論不應該妨礙兩國國家關系的正常化;兩國不應為邊界問題打仗,應通過和平談判解決;邊界問題解決前,應采取措施維持邊界現狀,防止武裝沖突。雙方還贊同恢復互派大使,重新發(fā)展雙邊貿易。這就是常說的兩國總理“諒解”。當時雙方都有速記員在場,但由于沒有核對記錄,加之其他復雜原因,后來邊界談判中對“諒解”中一些內容的說法及理解也大相徑庭。

      中蘇兩個泱泱大國的總理,為何選擇在機場舉行如此重要的會晤呢?蘇方對這樣的安排也感到有點委屈,而柯西金本人認為,“會晤時間和機會才是重要的,至于地點倒是次要的”。當然,這里有復雜的政治背景,主要是雙方意識形態(tài)冷戰(zhàn)轉為邊境武裝沖突熱戰(zhàn),進而導致兩國關系空前對立所決定的。同時,也與其他一些偶然因素有關。

      珍寶島事件后,蘇聯(lián)方面幾次提出希望與中國領導人進行直接對話,但都碰了釘子。9月2日,越南領導人胡志明逝世。獲悉中國總理周恩來將赴河內參加葬禮,柯西金決定前往,想屆時能與周恩來見面談兩國關系問題。9月6日,柯西金抵達越南時,得知周恩來9月4日已來過河內吊唁并于當日返京。于是,柯西金通過第三方轉告,他擬回國途中在北京機場停留兩三個小時,并同周恩來會見,希望9日前得到答復。但那位負責轉達這一重要信息的官員,因工作繁忙緊張而“忘了”此事。直到9日下午,他才想了起來,趕緊通知中國駐越南使館,并對自己所犯的“嚴重錯誤”做了檢討。

      據陪同人員回憶,幾天過去了,一向沉穩(wěn)的柯西金也著急起來,一再追問蘇聯(lián)駐越南大使謝爾巴柯夫,有無收到從莫斯科轉來的中方消息,并問身邊的人,該如何做才合適。周恩來得知消息后,馬上指示使館,中方同意11日在北京機場進行會見。10日上午,當使館收到國內答復時,柯西金已飛離河內。而柯西金要求專機前往中亞塔什干,也是有意在那兒等待中方的答復。10日下午,柯西金飛抵塔什干時,收到從莫斯科轉來的中方同意安排會見的信息。這樣,雙方終于舉行了這次來之不易的“機場會見”。

      本來從河內到北京的航線不長,結果卻繞了一大圈才折回北京。會晤結束時,周恩來對柯西金說:你這次主動要來,我們得到消息晚了,但我們的答復是快的。雖然你走了一段彎路,總還是收到了一點兒效果。中國有句成語叫作“不虛此行”。政治上也是這樣,不可能沒有彎路??挛鹘鸾忉屃俗邚澛返倪^程,并表示,昨天飛行了20個小時,他并不遺憾,很高興到這里來。

      兩國總理還就會談的消息稿內容達成一致,即:“1969年9月11日,根據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從越南回莫斯科途中,同周恩來總理在北京舉行了會晤。這次會晤是有益的,是在坦率的氣氛中進行的?!辈恢\而合的是,雙方事先準備好的消息稿措辭幾乎一模一樣。蹊蹺的是,11日晚,柯西金飛離北京不久,中方電話通知蘇聯(lián)駐華使館:次日發(fā)表的會晤消息稿須做改動,刪去“會晤是有益的”一句。蘇方以兩國總理已達成一致為由沒有同意。最后,消息稿各發(fā)各的。后來,陪同參加會談的蘇聯(lián)使館臨時代辦葉利扎維金就此事向當時在場的喬冠華副外長打聽緣由,據說喬冠華只是“用手向上一指”,而未具體講明。葉利扎維金猜測,可能是中方“最高領導”對兩國總理會晤結果不滿意。

      柯西金在返回莫斯科的專機上,征求翻譯顧達壽對這次會見的看法后表示:“現在我國有不少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他們總戴著有色眼鏡來看中國的政治。其實,中國領導人的政治觀點不是我們一時能夠看透的,但我對周恩來的說法是可以理解的?!边z憾的是,回到莫斯科后,蘇共中央政治局對兩國總理在北京達成的一些諒解并不贊同,認為柯西金由于不了解情況,上了周恩來的當。

      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中蘇邊界談判陷入僵局,柯西金建議再度與周恩來會晤,以推動談判。鑒于當時的形勢,中方沒有同意。1979年蘇聯(lián)出兵阿富汗,中蘇兩國邊界談判也就不了了之。

      蘇聯(lián)鴿派領導人柯西金

      在蘇聯(lián)領導人中,除斯大林和赫魯曉夫外,最為人們所熟知的,恐怕要數蘇聯(lián)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了。柯西金1904年出生在一個工人家庭,15歲參加紅軍,1927年加入聯(lián)共(布),1935年畢業(yè)于列寧格勒紡織學院。蘇共十八大上當選為中央委員。1940年出任蘇聯(lián)部長會議副主席,1948年成為政治局委員。斯大林逝世后,他一度被貶為輕工業(yè)部長。1960年出任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主持政府日常工作。1964年赫魯曉夫被解職后,柯西金晉升為部長會議主席。從中蘇關系的角度而言,柯西金最受世人矚目并載入史冊的是,為了緩和中蘇關系,他不遠萬里專程飛到北京,與周恩來舉行了史無前例的機場會見。

      柯西金與中國領導人直接交往較多,而且態(tài)度相對溫和,與周恩來還有私交。就在兩國關系最緊張的時候,他們仍以“同志”相稱。1964年蘇聯(lián)領導人更迭后,周恩來率領中國黨政代表團赴莫斯科參加十月革命47周年慶祝活動,以期改善兩國關系。蘇聯(lián)領導人在與周恩來會談中聲稱,在蘇中關系問題上,他們同赫魯曉夫沒有絲毫差別。周恩來嚴詞以對:既然你們之間沒有不同,那我們還有什么可談的呢?訪問結束,柯西金到機場送行,在途中向周恩來解釋說:我們與赫魯曉夫還是有所不同,不然為什么要解除其職務呢?他還提議舉行蘇中兩黨高級會晤。

      據俄羅斯解密的原始記錄稿記載:在1965年1月14日召開的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柯西金力主向中國派黨政代表團,商談改善蘇中關系問題。但遭到米高揚、蘇斯洛夫等人的反對,波德戈爾內甚至聲稱,不能靠損害我們的威信來改善對華關系,強調蘇共的路線不只是赫魯曉夫一個人的,“我們也都有份”。勃列日涅夫做出裁決,可以尋求改善對華關系,但要謹慎,不以讓步為代價;不派黨政代表團,但柯西金訪問越南途中可在北京停留。最后,柯西金依然表示,派黨政代表團訪華的問題還沒有完,蘇中之間存有分歧,但他不認為進行談判就是讓步。對赫魯曉夫所搞的一切似乎都不能動、不能變,他不能同意,實際上“這一切都在發(fā)生變化”。

      1965年2月,柯西金訪問越南路過北京,其主要使命是勸說中國領導人同意停止公開爭論。周恩來親自到機場迎接,并主動邀請柯西金上自己的專車。在開往賓館的路上,他們兩人進行了單獨談話。據蘇方陪同人員說,柯西金對這次談話以及之后舉行的正式會談都很滿意,而且對周恩來這位政治家的人品給予極高評價。第二天早上,柯西金突然提出,要契爾沃年科大使在使館為周恩來舉行午宴。使館廚師匆忙準備了基輔雞排和奶渣餅兩道熱菜,大使對上奶渣餅不太滿意,擔心中國人吃不慣。沒想到,周恩來品嘗后贊不絕口,說一生中從未吃過這樣“稀罕的美味”。從上述細節(jié)不難看出,兩國總理已建立起良好的個人關系。

      柯西金從河內回國途中經停北京時,毛澤東會見了他??挛鹘鹛岢?,希望停止蘇中兩黨之間的公開爭論,恢復兩國友好關系。毛澤東表示,除非蘇聯(lián)領導承認錯誤,否則,雙方的原則爭論還要繼續(xù)下去。柯西金問:“要爭論多久?”毛澤東答:“一萬年。”柯西金說:“太長了吧?”毛澤東詼諧地說:“看在你的面子上,減少一千年?!?/p>

      據陪同的蘇方官員回憶,會見結束后,受到“刺激”的柯西金回到使館一言不發(fā),獨自一個人在白廳內待了半個小時。此后,他意識到:那時的蘇中關系是多么復雜,而要改變這種局面需花費多大的努力??!回到莫斯科后,他在對外談話中強調,蘇中兩國在相互關系中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即考慮對方歷史發(fā)展的特點及民族獨立性,相互尊重并考慮民族利益的差異,不要將表達不同意見者視為仇敵。

      1966年,中蘇兩黨關系中斷,隨后中國發(fā)生了“文化大革命”。1967年,為了“打倒蘇修”,首都“造反派”沖擊蘇聯(lián)駐華大使館,闖入院內搞暴力抗議活動。在這千鈞一發(fā)之際,柯西金直接給周恩來打電話,請求幫助予以制止。周恩來回答說:“好,我將盡力而為?!痹谥芏鱽淼木o急干預下,一場嚴重外交事件才總算沒有擴大?!拔幕蟾锩敝?,還發(fā)生過蘇聯(lián)船只在大連港被扣事件,也是應柯西金的請求,周恩來出面使之得以妥善處理。

      1969年珍寶島武裝沖突后,中蘇兩國關系空前緊張,在克里姆林宮的柯西金心急如焚,想直接與毛澤東通電話,談他對目前蘇中關系的看法。出乎意料的是,中南海的女話務員竟把政府專線電話掛斷,還罵了他一通:“蘇修頭子不配和我們的偉大領袖通話!”而據柯西金的翻譯顧達壽回憶,當時話務員說的是“蘇修壞蛋”,不過“壞蛋”二字他沒有如實翻譯。

      在蘇聯(lián)與其他國家關系上,柯西金與蘇聯(lián)其他領導人也一直存有分歧。如在蘇聯(lián)出兵阿富汗問題上,他就持反對意見。據俄羅斯解密歷史檔案披露,在1979年12月蘇共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的出兵決議上,就他一個人拒絕簽字。1968年討論武力干預發(fā)生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時,他也因主張和平解決而受到政治局內“鷹派”的抨擊??挛鹘鸬闹硭骺坡宸蛩够貞洠挛鹘鹪谏淖詈笠豢?,在醫(yī)院里對他說:“我不能再做什么了,他們什么意見都不想聽……”

      柯西金自稱:“我不是政治家,而是工程師?!睗蔂柭菏窟@樣評價柯西金其人:“他不是搞政治的人,而是只想搞經濟。他不喜歡赫魯曉夫,很不喜歡勃列日涅夫?!庇幸淮危瑵蔂柭鼏柨挛鹘穑骸?0年進入共產主義的目標寫入蘇共黨綱是怎么回事?”他答道:“這與我無關,我沒有參與此事。”“那么,這些數字從何而來?”柯西金沒有回答,只是用手指向天花板。許多認識柯西金的人都說,他是一位實干家,為人正派、低調,不喜歡在鏡頭面前作秀。

      1980年12月18日,柯西金病逝。由于第二天剛好是勃列日涅夫的生日,關于柯西金去世的消息過了三天之后才得以公布。當時,我在中國駐蘇聯(lián)大使館工作,還特地駕車上街了解蘇聯(lián)民眾對已故領導人的反映。我發(fā)現,許多中老年人都自發(fā)地排長隊前往吊唁大廳,在凜冽的寒風中等待悼念柯西金。從他們的悲傷神情中,可以明顯感覺到對這個曾為國家鞠躬盡瘁的總理的深切懷念。我沒有進去吊唁,只是在街旁默默地向這位曾為改善中蘇關系而殫精竭慮的政治家,表達了個人的崇高敬意。

      艱難曲折的政治磋商

      20世紀80年代初,鑒于中蘇兩國國內及國際形勢變化,雙方都著手調整政策,兩國關系逐漸走向緩和,開始改變一個時期來只對抗、不對話、不往來的全面僵冷局面。

      鄧小平指示,要采取一個大的行動,向蘇聯(lián)傳遞信息,爭取中蘇關系有一個大的改善。但必須是有原則的,條件是蘇聯(lián)得做點事情才行。他還要求,同蘇聯(lián)打交道,彎轉得不要太急,不要急于求成,太急了會為蘇所用。

      1982年10月,中蘇雙方在北京開始進行兩國政府特使的政治磋商,旨在消除兩國關系正常化的障礙。中方特使是錢其琛副外長,蘇方是羅高壽副外長。一開談,又是6年。磋商中,雙方主要討論克服影響中蘇關系正?;摹叭笳系K”問題,即要求蘇聯(lián)從中國北部的中蘇邊境和蒙古撤軍,從中國的西鄰阿富汗撤軍,勸說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其間,著重討論蘇聯(lián)支持越南侵柬反華問題。

      政治磋商中,中方抓住消除“三大障礙”問題不放,而蘇方則反復重申改善兩國關系的愿望,指責中方提出消除障礙是為磋商設置“先決條件”。中方反駁說,如果事先確定哪些問題可以討論,另外一些問題不能討論,這在客觀上等于設置了先決條件。而對所有問題進行無拘束的討論,正是沒有先決條件的表現。不解決“三大障礙”,就想改善中蘇關系,那完全是“癡心妄想”。

      中方還強調,讓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問題是改善中蘇關系的關鍵。蘇方聲稱,中方找錯了對象,應找越南談,柬埔寨問題與蘇聯(lián)沒有任何關系。中方批駁說,“解鈴還須系鈴人”,正是因為有蘇聯(lián)的支持撐腰,越南才敢于侵柬反華。蘇方提出,蘇中關系正?;粦獡p害“第三國利益”。中方則說,我們提出來討論的問題,不是有損而是有利于蘇方所謂的“第三國利益”。而且,作為一個原則,應該不損害“所有第三國利益”。圍繞第三國等問題,雙方都振振有詞,相互扯皮,不知論戰(zhàn)了多少個回合,誰也說服不了誰,這被稱為“聾子對話”。不過,與昔日火藥味十足的邊界談判有所不同,雖然針鋒相對,但都心平氣和,并未紅臉吵架。而且,正如錢其琛所說:“扯皮也有扯皮的意義”,“不斷扯皮比互不往來要好”。

      政治磋商輪流在北京和莫斯科舉行,這是蘇方提出的要求。說起來,1964年和1969年邊界談判的地點都是在北京,為此雙方還打了一番嘴仗。因為談判延續(xù)了數年之久,蘇方希望能換到莫斯科進行,起初表達得比較外交,只是說他們在北京受到了殷勤款待,蘇方也想當主人回報一下。中方未予接茬,最后對方只得正式提出,要求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這也符合常理,中方卻以兩國總理會晤中未談輪流而予婉拒。

      1986年7月,蘇聯(lián)領導人戈爾巴喬夫到鄰近中國的海參崴發(fā)表講話,在消除“三大障礙”問題上首次做出實際松動,使陷入僵局的政治磋商出現了重要轉機,并啟動了第三次中蘇邊界談判。從1986年10月舉行的第九輪政治磋商開始,蘇方態(tài)度轉向積極,不再回避討論柬埔寨問題。直到1988年6月第十二輪政治磋商中,蘇方提出愿就柬埔寨問題同中方進行專門討論。

      1988年8月,中蘇雙方在北京專門就柬埔寨問題舉行工作會晤。雙方談判的對手是田曾佩副外長和羅高壽副外長。最后一次談判從下午一直談到晚上,原定的晚宴時間一再推遲,后來不得不改成工作晚餐。田曾佩和羅高壽邊吃邊談,飯后又繼續(xù)會談,一直談到半夜12點結束。到最后一分鐘,才在釣魚臺國賓館初步達成內部諒解:“雙方都同意,柬埔寨問題應通過政治手段予以公正合理的解決,雙方都表示愿盡力促使這個目標的實現?!庇辛诉@個諒解,才開啟了中國外長自1957年以來對蘇聯(lián)的第一次正式訪問,邁出了兩國關系“半正?;钡闹匾徊健?/p>

      又經過近半年時間的討價還價,雙方才最終相互妥協(xié),就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發(fā)表公開聲明的內容基本達成一致,從而為1989年5月舉行中蘇高級會晤、宣布中蘇關系正?;龊昧苏螠蕚?。(編輯 潘 鵬)

      (作者系中國外交部歐亞司原司長)

      猜你喜歡
      蘇方蘇聯(lián)
      1956年赴蘇接收中共檔案
      黨史縱覽(2017年9期)2017-09-13 03:39:39
      象形燈
      青年作家(2015年2期)2015-04-29 11:29:43
      蘇聯(lián)出版節(jié)的由來及其變遷
      新聞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9
      蘇聯(lián)克格勃第五局
      揮之不去蘇聯(lián)人心態(tài)
      關于蘇聯(lián)解體: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錯的
      是愛情就讓它純潔吧
      女士(2009年11期)2009-11-10 07:33:30
      冷戰(zhàn)時期中蘇外交秘聞
      中國省際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差異的實證分析
      北方經濟(2004年11期)2004-04-29 00:44:03
      抗日戰(zhàn)爭期間蘇聯(lián)在華軍事顧問及其作用
      軍事歷史(1991年4期)1991-08-16 03:13:24
      永定县| 雅江县| 红安县| 文登市| 临安市| 丰镇市| 瓮安县| 昭平县| 徐州市| 仲巴县| 武陟县| 峨边| 逊克县| 金堂县| 天气| 嵊泗县| 衡山县| 普洱| 卢湾区| 沙洋县| 两当县| 青浦区| 澜沧| 通江县| 遵化市| 老河口市| 丽江市| 石嘴山市| 浑源县| 桦南县| 闽侯县| 岳阳县| 和田市| 农安县| 偏关县| 乌海市| 固安县| 嘉定区| 汝城县| 临邑县| 通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