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朝霞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注重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在小學階段多認識幾個字,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能用學過的字、詞、句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寫作不僅能擴充學生的語文知識,而且能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我認為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如果我們教學不能正確引導學生寫作,那么他初中、高中寫作也將受到極大的影響。因此,我認為在教學的過程中,應主要抓住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加以引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過好字詞句關,為寫作打基礎
首先是學生必須準確地掌握每一個所學生字的標準讀音和含義,接下來就是用所學的字組成多個詞,并深刻領悟每個詞的意思及其用法,詞不一樣所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用不同的詞造出不同的句子,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二、觀察事物,積累素材
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是離不開對事物的了解和觀察的,如沒有見過白鷺的人,能將白鷺描寫得栩栩如生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因此一定要要求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多觀察,引導學生用感覺器官對事物進行觀察,做到看、聞、聽、摸,只有這樣才能深入細致地了解事物。引導學生觀察時,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明確觀察要求。觀察是有目的的知覺,但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知覺的隨意性和情緒性較為明顯,大多不能自覺支配自己的知覺過程。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往往不太留意,看過之后,事物在大腦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寫作時對事物的印象或模糊或想不起,難以下筆。因而,在觀察前,教師必須為學生提出觀察的具體要求,擬好觀察提綱,讓學生根據(jù)要求和提綱一步一步深入觀察,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達到預期的觀察效果。
2.啟動多種觀察感官。觀察事物,不僅需要用眼睛看事物的形狀、大小、顏色。有時還要用鼻子聞聞氣味,用耳朵聽聽聲音,用嘴嘗嘗味道,用手觸摸感覺。觀察時只有啟動多種感官,才能全面、細致、準確地了解觀察的事物。
3.善于聯(lián)想。小學生對事物的觀察和認識是較膚淺的,往往只看到表面,不能深知,只注意現(xiàn)象,抓不住本質。我們要引導學生由眼前的事物聯(lián)想到其他和這事物有相似特征的事物,用這一事物比喻襯托出另一事物,這樣有利于抓住事物的特點,也可以已知事物為依據(jù),想象其他新事物,或者由眼前的所見、所感、所聞,引起對過去所見、所感、所聞的回憶。
在觀察過程中進行聯(lián)想和想象,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類比思維能力。許多的大道理往往蘊藏在一些平凡的小事件中,只要引導學生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深刻的意義,得到有益的啟迪,升華文章的主題。聯(lián)想和想象能使學生掌握平中見奇的本領,不少事情貌似平淡,但只要學生深入觀察、思考,就會發(fā)現(xiàn)其別具一格的美。
聯(lián)想和想象還能使觀察插上彩色的翅膀,能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加生動形象,使文章的主題更深刻、更突出。
三、在閱讀中拓展寫作視野
在寫作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做課外閱讀,并養(yǎng)成記筆記的習慣。小學階段,課外讀物需要老師推薦,可以是歷史故事、科學常識、兒童生活素材;體裁也多種多樣,可以是詩歌、散文、童話、寓言等。而我們手邊最現(xiàn)成的讀物是童年書架,指導學生概括內容,寫心得、讀后感,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做筆記,這樣可以提高讀書的興趣,通過這樣的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當學生在長期的積累中建立了語言的“倉庫”后,運用起來就會得心應手、水到渠成。
四、做好批改、講評,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加強作文指導,做好批改、講評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起決定性的作用。每次進行作文練習,我都注重對學生進行具體細致的作文指導,盡量做到面批。具體步驟是:一是指導審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明白寫什么,怎么寫。二是指導立意,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中心,明白為什么寫。三是指導選材,讓學生明白選擇什么材料才能更好地為中心服務。此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的讀書筆記和日記拿出來,從中選擇好材料,為寫作服務。審題、立意、選材是作文指導的難點,除此之外,還應該引導學生學習運用學到的寫作手法、技巧揣摩如何譴詞造句。教師指導方法得當,學生才能寫出符合要求的作文。
對學生作文的批改、講評,我不是采取傳統(tǒng)式的教師承包批改、講評的做法,而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文的批改、講評之中。具體做法是:通過共同討論,先在黑板上列出批改作文的標準與等級,然后讓學生自己批改。學生自己批改、講評作文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師生共議共改、小組合作評改、同桌互評互改、個人自改自評等。讓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作文中的優(yōu)點和缺點,學習他人作文中的優(yōu)點,從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目的。學生改好作文后,再抄寫到作文本上。學生作文交上來后,我再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進一步批改。在寫評語時,我盡可能用上一些激勵性的言辭,把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如別致的題目、好的開頭和結尾,一個精彩的詞句等,都給予贊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寫好作文的信心。對于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如錯別字、用詞不當、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規(guī)范的修改符號給學生標出來,再讓學生自己修改一遍。批改后,推薦出本班的優(yōu)秀范文,及時講評。講評分為簡評和詳評兩種。簡評時,針對部分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善意而真切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詳評時,把班里的優(yōu)秀作品拿出來供學生討論,讓學生分析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問題,還有什么建議等,達到以點帶面,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參考文獻:
吳小英.如何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