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農(nóng)等
摘要 進行砂土地大田辣椒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試驗,結果表明:隨水追施尿素、硫酸鉀的追肥方式在砂土地辣椒上的效益最高,產(chǎn)量達40 833.33 kg/hm2,產(chǎn)值達106 166.7元/hm2,相對利潤為101 474.7元/hm2,節(jié)本增效15 166.7元/hm2。
關鍵詞 辣椒;砂土地;水肥一體化;配方施肥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5)14-0061-02
通過不同肥料在辣椒上的應用效果試驗,探討砂土地露地辣椒栽培的施肥方案,為砂土地辣椒栽培施肥提供科學依據(jù)。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銀川市金鳳區(qū)良田鎮(zhèn)光明村2隊某農(nóng)戶田塊進行,該地塊位于北緯38°19′24″,東經(jīng)106°04′47″,海拔1 134 m;土質為砂壤土,肥力中等,前茬為露地番茄,試驗田全部安裝滴灌設施。
1.2 試驗材料
辣椒品種為隴椒帝王5號,基肥為國產(chǎn)二銨(純N 18%、P2O5 46%)、硫酸鉀(K2O 50%);追肥為21%共享生化腐酸水溶肥(11-4-6-HA3)、30%共享生化腐酸水溶肥(20-0-10-HA3)、速溶性尿素(純N 46%)、硫酸鉀(K2O 50%)。
1.3 試驗設計
試驗根據(jù)施肥種類、施用量、施肥方法不同,共設4個處理,具體見表1。不設重復,排列方式由北向南(圖1),小區(qū)面積96 m2(4.8 m×20.0 m)。每個小區(qū)分別安裝滴灌肥水控制開關,分開灌水追肥[1-3]。
1.4 栽培管理
試驗田于2014年4月30日結合平整土地施腐熟牛糞45 t/hm2、磷酸二銨45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施肥后進行旋耕耙耱,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合。然后進行覆膜、鋪設滴灌毛管。5月5日連續(xù)滴水6 h。辣椒采用育苗移栽。5月6日辣椒按照大行距80 cm、小行距40 cm、株距25 cm的密度定植,定植68 340株/hm2,保苗6.75萬穴/hm2[4-6]。定植后繼續(xù)滴水4 h后封窩,5月9日進行查苗補苗。
5月23日,滴灌追施苗肥。處理1滴灌追施21%共享生化腐酸水溶肥63 kg/hm2;處理2滴灌追施30%共享生化腐酸水溶肥34.5 kg/hm2;處理3充分融化后滴灌追施尿素15 kg/hm2、硫酸鉀7.5 kg/hm2;處理4人工穴施固體尿素15 kg/hm2、硫酸鉀7.5 kg/hm2。6月4日,試驗田第2次施肥,各處理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同上。同時,對各處理長勢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門椒2~3 cm,處理1、2、3長勢優(yōu)于處理4,葉肥大,莖桿粗壯,處理4莖桿細長,葉小。7月9日,第3次施肥,各處理施肥量和方法同上。同時對各處理長勢情況進行了觀察記錄,四母椒坐果。7月18日,試驗田第4次施肥,各處理施肥量和方法同上。8月2日試驗田第5次施肥。
2014年5月25日葉面噴吡蟲啉、代森錳鋅、新奧霉素防蚜蟲、病毒病、疫病。
2014年6月6日葉面噴阿維菌素防菜青蟲。2014年7月10日葉面噴王銅霜脲氰+殺毒礬防治疫病。辣椒全生育期共滴水16次,每次滴水2 h以上。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處理對辣椒群體結構的影響
由表2可知,處理1、2、3、4的死苗率分別是2.4%、2.3%、2.4%、2.6%,處理2保苗最好,處理4保苗最差(肥料燒苗)。同時對各處理辣椒苗生長整齊度進行了目測,處理1、2、3長勢整齊,處理4相對整齊度比較差(施肥方法造成的差異)。在辣椒采摘期(7月14日至8月24日),在各處理隨機抽取了有代表性的樣株10株進行了調(diào)查記錄,平均株高由高到低的順序為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1;處理1和處理3的植株分蘗能力強于處理2和處理4;結果層數(shù)無明顯差異。
2.2 不同處理對辣椒產(chǎn)量的影響
去除保護行和邊行,各處理各取2行10 m進行測產(chǎn)記錄。由表3可知,處理3產(chǎn)量最高,為49 kg,處理4產(chǎn)量最低,為42 kg,對各小區(qū)實際產(chǎn)量(小區(qū)面積以96 m2計)進行分析,結果表明,處理3>處理2>處理1>處理4,分別為392、368、352、336 kg。
2.3 不同處理辣椒經(jīng)濟效益
不計算其他投資,通過對各處理肥料投入和產(chǎn)出進行結果分析。由表4可知,處理3產(chǎn)量為40 833.33 kg/hm2,產(chǎn)值為106 166.7元/hm2,肥料總投入為4 692元/hm2,相對利潤為101 474.7元/hm2,利潤最高;處理2產(chǎn)量38 333.33 kg/hm2,產(chǎn)值為99 666.7元/hm2,肥料總投入為10 620元/hm2,相對利潤為89 046.7元/hm2,相對效益居第2位;處理1相對利潤最低。
3 結論與討論
綜上所述,隨水追施尿素、硫酸鉀的追肥方式在砂土地辣椒上效益最高,相對利潤可達101 474.7元/hm2,節(jié)本增效15 166.70元/hm2。21%共享生化腐酸水溶肥(11-4-6-HA3)在辣椒試驗中節(jié)本增效效果最差。
4 參考文獻
[1] 張心寧,謝艷梅,胡正文,等.日光溫室辣椒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J].中國瓜菜,2015(2):52-54.
[2] 莫振茂.水肥一體化技術在辣豐三號辣椒上的應用[J].長江蔬菜,2014(7):34-35.
[3] 胡選江,孫月軒,傅西秀.設施辣椒水肥一體化灌溉施肥技術[J].上海蔬菜,2014(1):72-73.
[4] 馮明,張春華,鐘越,等.里下河地區(qū)大棚秋延后辣椒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2014(1):128-129.
[5] 柳紅,嚴生德.樂都是長辣椒水肥一體化高效節(jié)水技術試驗研究初探[J].青海農(nóng)技推廣,2014(1):27-29.
[6] 胡選江,孫月軒,王其枝,等.設施辣椒水肥一體化技術試驗示范[J].長江蔬菜,2013(10):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