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wèi)國
天天經(jīng)過牌樓路東巷口,有一次頗為驚魂。晚十一點后,牌樓路便只能借自然的夜光照明了,白天不斷流的商業(yè)小巷居然一直沒有路燈。那是某個秋夜,我凌晨一點獨身經(jīng)過,還帶著三分酒意。街冷四寂,秋月無影,我踩著慌亂的步子匆匆忙忙。一個趔趄,感覺腳下踩到了什么硬物。忽然面前半立起一個人影,面目模糊。頓時,酒意全醒,落魄而逃。天明折返,才發(fā)現(xiàn)是一具破裂了的塑料裸體模特,無衣無裳地躺在路中間。這是我第一次和模特親密接觸,就在這個牌樓巷。
想必,這塑料裸模便是這兒林立的小服裝店丟棄的。
這些小店的名字,不失味道,衣之閣、阿布家、鄰家衣鋪、小妖精、米蘭衣櫥,都屬小清新風(fēng)格,帶著文藝腔。感覺每個名字背后都藏著一個特別的女子,都有一個別致的故事。每天上下班打此牌樓巷穿行而過,巷西頭的茶堂酒肆讓人無意留心,這些隨意列置在巷東頭的小店倒風(fēng)光迷人。
迷人的是這些小店的女主人,我喜歡把她們叫作牌樓巷的女子。沒有這一道風(fēng)景,牌樓巷還能叫牌樓巷嗎?早上八點左右,這些漫不經(jīng)心的小店在慵懶中開了門。有陽光的日子,金輝滿巷,照得女掌柜們精致動人。她們的衣裳永遠引領(lǐng)著小鎮(zhèn)的時尚潮流,二十多個小衣店,便是二十多個審美標本。女掌柜當(dāng)然不能含糊,自然要精心梳洗一番,然后換上本店主打款,當(dāng)上一天活色生香的真模特,說說笑笑,嘰嘰喳喳,開始一天的營業(yè)。碰上好運氣,你會看見這些年輕的女店主隨意地立在門口,或臨街描眉,或吃著早餐,或擦拭玻璃,或隔階閑聊,仿佛心有靈犀、不約而同地應(yīng)合著某種生活節(jié)奏。撲面而來,小巷兩旁,皆滿眼春色,裊裊動人,此時的牌樓路才生動起來。三三兩兩的小鎮(zhèn)人從她們眼前走過,宛若一幅水彩畫,巷子是灰色的陳年小道,女子是流光溢彩的舞臺花旦。
牌樓巷的女子,不疾不徐,食人間煙火,又悠然自得。
這些小衣店平時生意清淡,她們喜歡扎在一起搓麻將,或嗑瓜子,麻將桌當(dāng)然是露天擺開的,哪管人聲嘈雜,手中別有洞天。想來甚是有趣,一群靚麗青春的女子,紅衣綠裳,常常在街邊風(fēng)云爭霸。若是天氣漸熱,女子們著火辣的短褲、惹眼的吊帶衫縱情廝殺,引得路人心有旁騖,該別是一種風(fēng)情了。我曾疑心牌樓巷之名的由來,是不是應(yīng)此而得。問及年長者,說是此地曾立有某旺族的牌坊樓,感覺甚是無趣。
倒也好,因這些露天牌桌,牌樓巷正好名副其實了。
阿布家的女掌柜是位身姿綽約的年輕媽媽,盤下這家小衣店,是看中了低廉的租金。十多平米的小店,存貨量可不能太多。她裝了網(wǎng)線,經(jīng)常會逛逛淘寶,關(guān)注流行款式。小鎮(zhèn)的消費水平不高,只能走中低檔路線。挑選樣式好看、價格適中的貨品,是立店之本。每次來了新樣,她第一時間穿上身,來來回回于小巷走上幾趟,也不必刻意,串串門,到近處幾家拉拉家常,或去巷西頭買碗小吃,清清爽爽地走過,像一陣怡人的風(fēng)熨帖地拂過小巷。若有人頻頻回頭、定眼打量,想必這款衣品前景不會太壞了。照這個理說來,這碗飯可不是誰都能吃的。面對小鎮(zhèn)顧客的挑剔,光有眼光還不行,沒有個裊裊娜娜的身段、沒有個花顏四面的氣韻、沒有個淡妝濃抹皆相宜的底子,怕是要無聲無息了。
幽幽小巷即是女子們最好的時裝T臺。
小鎮(zhèn)人漸漸知道,每逢換季,添置新衣,不必為流行何種新款而煩惱,上淘寶看又太過繚亂,莫如去牌樓巷衣店瞧瞧,就這么悠悠地走一趟。哪家店的哪款裙子正穿在店主身上,那叫一個好看啊;新式的韓版掐腰外套剛剛到,衣之閣的小女子穿得通身妖嬈;還有鄰家衣鋪的阿桃,今天上身的紫色綢衫,是夏奈爾的高仿品,價格實惠哦。小鎮(zhèn)人的流行服飾審美從這里獲得重要參考信息,不尚品牌,只惟美麗;不重奢貴,只求實惠。
有錢的白領(lǐng)或工薪階層倒不屑于來牌樓巷,進慣了專賣店的心態(tài)再來逛小店多是輕浮或高傲的,這種顧客并不真挑時裝,都說這里的女店主會穿衣,順路也來討教討教,可見牌樓巷的女子早已聲名在外。這不,她們總能用山寨版的貨穿出大品牌的氣場,讓來客不得不服:美,是一種眼光,與財富無關(guān),與地位無關(guān)。她們的妝容簡約而不失精致,浸染著生活的煙火氣,仍有對美的不懈追求。她們會用一枚好看的發(fā)卡讓發(fā)型生動起來,會選別致的小絲巾讓臉面春色四溢,會把俏皮的小腰帶圍出文藝范。這些都是網(wǎng)購的小飾品,在智慧女子的手上,被裝扮得別有風(fēng)味。這些女子用發(fā)自內(nèi)心的從容抵擋著世俗里偏執(zhí)的眼光,她們把對美的多種理解帶到小鎮(zhèn)人跟前:生活可以平凡,生存可以簡單,但對美的崇尚卻不能低廉。這樣的品質(zhì)源于真正的熱愛,也源于內(nèi)心的優(yōu)雅與自信。
牌樓巷的女子守著一爿小店安放著俗世的生活,也綻放著自己的美麗。塵世離她們那么近,仿佛又那么遠。一條長長的小巷,足以承載春溫秋肅,足以守望內(nèi)心的安寧。遠方的世界,無論有多大,在這里,都化作了一方繾綣的小天地。
她們也有家長里短,一樣為柴米油鹽絮絮叨叨,嗷嗷待哺的孩子也會讓她們扎起如瀑的秀發(fā),油鍋升騰的煙霧也常熏黃上好的淡妝。在人生的表情里,微笑永遠是最好的妝容。這些懂得生活的女子,因這份自然與真實而活得如此可愛。她們的小店里,飄著鄧麗君的歌,或悠揚的《平湖秋月》。沒有顧客的閑暇,時光宛如停住了腳步,她們用女人最纖柔的心思裝點著自己,或翻開雜志,或靜心刺繡,或輕聲小唱,生意人的市儈與庸俗只是遙遠的傳說。這里,不只是一爿小店,更像一位女子的小閣樓。
臨近臘月,小鎮(zhèn)漸漸喧鬧起來,一年中最好的時節(jié)到來了。牌樓巷的女子已經(jīng)蓄足了勁兒,清淡了近一年的小天地即將找回生動。回鄉(xiāng)的打工者讓這里不再寂靜,帶著些許衣錦還鄉(xiāng)的虛榮心,還有見慣大城市聲色后的傲氣,這里便成了返鄉(xiāng)青年們?yōu)t灑走一回的小舞臺。每每這時,即便再忙,各家衣店的女掌柜也要打扮得格外喜慶,妝容更是靚麗養(yǎng)眼,畢竟生存還得回歸到必要的物質(zhì)層面。
為了抱團取暖,相鄰幾家的女掌柜早已默契在心,積累了一套不錯的生意經(jīng)。見有時尚的小哥攜女友進得店來,店主必是美言帥哥靚女一番,樂得人家心兒跳跳。若有客人看中的衣品,先得把價格往高處開點,她們知道年輕人喜歡在這時候任性。正在客人猶豫時,隔壁或?qū)γ娴呐乒袂穆暥M,暗中助勢,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地搭上幾句。阿桃說:“年輕人嘛,過個年哪能不挑件有檔次的?”阿歡也應(yīng)和著:“帥哥,這件風(fēng)衣還真只有你才能穿出氣質(zhì)來?!钡曛餍∈Y再來個激將:“小弟一看你就是見過世面的,在外頭,這個價根本拿不到。”小伙一看幾位姐的神色與氣韻,這穿著、這語氣,感覺再不出手可就丟大了,錢是小事,面子可比里子要緊。直至送客出門,小蔣還在贊美客人身材好,小伙也就樂呵呵地去了,一單便成了。
生意上互相應(yīng)和是這些女子的玲瓏之處。她們懂得,小小的牌樓巷終究要淹沒在舊城改造的發(fā)展洪流中,每一方小小的衣店都只是卑微的存在。對平淡生活的共同守望讓她們走在了一起。當(dāng)裝修豪華的品牌專賣店悄悄走進小鎮(zhèn),她們不知道這里的天地還能吸引年輕人多久;在人們更加崇尚時尚與名牌的未來,這些樸素親民的小店還能否被人記起。理想有多輝煌,現(xiàn)實就有多蒼茫。她們的理想不輝煌,但很明亮。做世俗女子,做性情中人,不仰望,不俯嘆憂人情世故,也憂柴米油鹽,聽得街坊喧嘩,懂得一針一線滋味長。如此看來,在她們眼里,現(xiàn)實的蒼茫早已消融在自得其樂的淡然中。
春來秋往,牌樓巷的女子應(yīng)著季節(jié)打扮自己的身姿,也彰顯精致女子的別樣情懷。小鎮(zhèn)廣場上,她們用集體出場的方式來宣揚各自的衣店,傳播對美的不變信念。她們編排新穎的各式舞蹈總是讓人駐足喝彩,熱鬧一方。翩翩舞蹈衣上印有各自小店名,合在一起,就是小鎮(zhèn)影響力最強的自主品牌。隨著廣場舞的持續(xù)升溫,這些女子也成了小鎮(zhèn)不可或缺的一張文化標簽。深深小巷人,不負年華不負春,舞出了另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