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梅,黃黎明
(1.楚雄師范學院國有資產(chǎn)與信息化管理處,云南 楚雄 675000;2.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631)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為驅動,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1]任務驅動法的基本內(nèi)涵與思路,就是教師在深度把握課程目標的基礎上,按照不同學習要求與層次,深入分解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成多個具體的任務,然后實施任務驅動和指引的教學。學生在教師的“任務”驅動和指導下,依照自己學習的具體需求和基本能力,遵循小步子和逐步深入的遞進學習原理,自己決定學習的具體任務和與任務一致的相應進度。探索性地完成每一個具體任務的同時,學生沿著自身學習需要和任務需求相統(tǒng)一的學習路徑,通過積極的任務體驗和意義建構,逐步掌握所學的知識內(nèi)容,循序漸進,綜合貫通,最終達成教學目標。[2]可以看出,任務驅動法的核心是通過“任務”驅動學生按其需求和能力,展開自主探究和完成任務的學習,其思想精髓是“促學”。有任務,才會有壓力,才會有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任務驅動法具有促進學生產(chǎn)生“我想學,我要學,我會學,并能學的更好”的內(nèi)在追求和教學效果。[3]
在基于任務驅動的教學中,教師個體的表現(xiàn)形式與傳統(tǒng)的教師形象雖然有所不同,其作用卻仍然不可忽視。某種意義上,教師的素養(yǎng)要求更高了,教師的作用突出了。如果說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更多地是從方便“教”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和實施,忽視了課堂情境中許多復雜因素對教學的影響,那么任務驅動的教學則使得教師更多地考慮和處理課堂中那些瞬息萬變的復雜事件。這些事件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效果。一方面,教師要充分重視這些教學事件和影響因素,使之成為一種教學力量;另一方面,教師不能直接干預這些事件,比較好的方式就是以“任務”來實現(xiàn)對學生學習的推動和引導。這樣,教師也就真正實現(xiàn)了大多數(shù)教育家所追求的“指導者”的身份轉變,教師也就能充分地發(fā)揮啟發(fā)、指導和幫助等作用,從而真正實現(xiàn)教學相長的基本追求。從學習者的角度看,任務驅動法可以幫助學習者明確學習目標,是一種導向明確和有助于學習定位的學習方法,能在任務驅動和完成的過程中,真正地內(nèi)化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是一種值得掌握的學習策略;從教師的角度看,任務驅動法培養(yǎng)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意識,發(fā)展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種值得重視的教學方法[4]。
顯然,任務驅動法尤其適合實踐性強和技能要求高的課程[5]。信息技術作為中小學的必修課程,一方面本身有著大量要求學生探究和掌握的任務性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是新課程轉向研究性學習的主要課程和重要方式,具有很強的實踐特性和較高的技能要求。瀏覽現(xiàn)有的信息技術教材,就不難發(fā)現(xiàn),不僅教學內(nèi)容在組織編排上大多采用了任務驅動的呈現(xiàn)方式,而且教學提示在情境活動設計方面也多體現(xiàn)為任務驅動的呈現(xiàn)方式。與此同時,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教師們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都會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但在多地的課堂觀察和教學訪談中也發(fā)現(xiàn),信息技術教師盡管普遍都在談及和運用任務驅動法,也認為任務驅動法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針對如何依據(jù)學生需求和內(nèi)容特點來實施任務驅動的教學,任務驅動的教學何以有效等本質(zhì)問題,教師們卻普遍表示還沒想過。進一步探尋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一方面對教材有關“任務驅動”的內(nèi)容編排和教學提示缺乏清晰認知,甚至直接“忽略無視”;另一方面對自己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目的、依據(jù)和效果等也缺乏清晰考慮,甚至直接就是“跟風時髦”。深度訪談揭示到這一問題時,老師們也流露出迷惑不解,運用了任務驅動法,但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卻并沒有明顯提高,仍然缺乏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學習習慣也沒有顯著變化,仍然是以機械記憶和模仿操作為主,也并沒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偠灾?,信息技術課程和教學有必要運用任務驅動法,在國家要求層面和教師實施層面,都可以說已經(jīng)達成基本共識。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卻還存在效果欠佳、運用有偏差的諸多問題。歸結起來就是:教師運用任務驅動法的自覺意識和素養(yǎng)有待發(fā)展,即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任務驅動法設計和實施教學。實際上,教師們在訪談中經(jīng)常提的疑問就是,到底該怎么樣結合具體教學內(nèi)容來設計和運用任務驅動法,有沒有一個可供參考的教學設計和實施模板呢?無疑,直接照搬可用的模板是不可能有的,也是無益的。但在一定理論框架下,針對某個具體內(nèi)容進行范例性設計,為廣大教師提供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設計思路和實施參考建議,則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有現(xiàn)實意義的。為此,本文將在深刻領悟任務驅動法的精髓基礎上,深入結合《插入圖片與文本框》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初步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實施要義,精心開發(fā)一個中學信息技術課程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課例,切實幫助廣大教師們舉一反三,真正領悟任務驅動法的策略要點和運用思路。
任何教學都需要精心構思,需要對各種復雜的影響因素有所謀劃和仔細的設計。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設計,需要考慮包括七個具有內(nèi)在關聯(lián)的復雜因素和環(huán)節(jié)[6]。下面嘗試運用《插入圖片與文本框》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初步分析和范例性設計。
學習需求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起點,學習需求的重點主要集中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相關經(jīng)驗。從與知識學習緊密聯(lián)系的生活經(jīng)驗看,大部分學生經(jīng)常觸目可見的是各類宣傳,有紙質(zhì)載體的,也有電子載體的,其中電子形式的有以視頻方式播出的,也有以“文本+圖片”的形式播出的。無論哪種方式的宣傳,都可謂是相當吸引學生們的眼球,所以大多數(shù)學生對各類海報并不陌生,并對如何制作精美海報已有相當興趣。從相應的前備知識看,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Word軟件的部分內(nèi)容,對Word軟件的理論知識已經(jīng)比較熟悉,但還不能將所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用于實踐操作中。因此,學生對能夠運用所學到的知識來創(chuàng)造性地制作優(yōu)秀的電子海報,充滿了期待。
學習內(nèi)容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關鍵?!恫迦雸D片與文本框》[7]是人教版教材初中《信息技術》第二冊第五單元第11課的內(nèi)容。該節(jié)課內(nèi)容主要有:插入圖片與插入文本框。其中,教學重點是文檔的版面布局,難點是圖片與文本的色彩的和諧搭配。
學習者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主體。學習對象是初一學生,該階段學生的自我意識更為明顯,他們樂于學習、善于合作,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喜歡挑戰(zhàn),能夠進行一定地自主學習。在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Word部分內(nèi)容,也會在網(wǎng)絡中搜集自己所需要的素材。這些都為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學習目標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方向。在上述分析基礎上,可以確定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
能力目標:進一步學會創(chuàng)建和保存Word文件;能熟練地編輯文檔;能熟練地在文檔中插入圖片、動畫、文本框和藝術字等;能按要求制作出一份電子海報。
情感目標:通過欣賞優(yōu)秀電子海報,提高學生對Word作品的欣賞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引導學生利用Word創(chuàng)造性制作各種電子作品的樂趣;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形成積極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提升與他人溝通合作的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要點。任務驅動法作為本節(jié)課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一方面需要明確分解具體教學內(nèi)容,提出具體學習任務;另一方面,嘗試通過一個案例 (或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來引入新課,將教學內(nèi)容和知識點隱藏于一個個明確的任務之中,防止直接告知任務帶給學生的壓力感,從而讓學生從案例或情境中獲得任務驅動的學習動力,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不斷獲得成就感,有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并能將學到的知識用于實踐中。
教學媒體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支持,本節(jié)課使用的教學媒體主要是多媒體計算機和網(wǎng)絡。
學習評價是教學設計和實施的核心,學習評價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習。學習評價貫穿整個教學過程,隨時進行,即時發(fā)現(xiàn)亮點與不足,保證教師同步進行的診斷與指導,促進學生學習的任務驅動與完成。若出現(xiàn)任務不當或學生學習困難情況,則進行必要的教學再設計和實施改進。參考相關評價指標,結合本節(jié)課的特定教學內(nèi)容,設計如下評價量表[8](如表1)(僅針對作品,不針對學習過程),為學生自評、他評、互評提供參考框架,也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反思標準。
表1 評價表
運用上述教學分析和設計思路,楚雄州多所學校、多位初中信息技術老師在研究者指導下,進行了具體執(zhí)教,并都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這些老師們在實施教學后也都驚喜發(fā)現(xiàn),一方面深化了對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運用意識,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對任務驅動法的教學運用能力。結合課堂中觀察到的教學情境,進一步整理和開發(fā)出《插入圖片與文本框》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實施范例[9](2課時)(見表2),供廣大教師參考和思考。值得注意的是,任務驅動法的教學,并不意味著任務的一成不變,更不意味著任務完成的一勞永逸,而是非常注重過程中的即時診斷、反饋和改進,特別關注任務的即時改進和任務完成的反思探索。比如本課所展示教學過程中的“作品展示、師生點評”環(huán)節(jié),教師有個明顯的任務再改進的指導:當學生把作品提交上來,師生共同評議和發(fā)現(xiàn)作品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后,學生沒有放之不管,而是根據(jù)大家的意見,進行修改,并再次提交,切實保證了任務驅動學習不斷轉化為學生自我需求和提高的過程。這點可能是被大多數(shù)老師所容易忽略的關鍵之處。
表2 教學過程
通觀上述教學設計范例及相應展開的真實情境下生成的教學實施案例,任務驅動法確實能使教學富有趣味性,能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與好奇心,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果方面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能在教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為什么有那么多教師運用任務驅動法的教學并不成功呢?關鍵在于任務可能確定的不太好。而在任務驅動法中,任務的設計既是首要的,也是最困難的。進一步清理上述教學設計和實施要點,信息技術課程教學運用任務驅動法,在任務設計時必須注意以下五點[10]:
具體就是將學習內(nèi)容和教學目標細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并把每個小目標分解為一個個經(jīng)過學習后能完成的任務,通過促進學生完成這些小任務來達到總的教學目標,如本教學實例中,總任務是:制作一份電子海報,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將學習內(nèi)容又細分十五個小任務:創(chuàng)建并保存Word文檔、頁面設置、輸入并修改文稿、字體與字號的設置、修飾文字、調(diào)整格式、移動與復制字塊、查找與替換、添加圖片、添加音頻、添加視頻、插入藝術字、插入動畫、插入文本框、插入超鏈接。
幾乎所有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最初的原型,知識的教學必須要強化同生活實際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機。本教學實例中,所提供的兩份電子海報內(nèi)容與我們將要做的任務主題都是學生相當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而龍川江的嚴重被污染、西山樹木的被濫伐,學生也都是有目共睹,大家都有一種要保護我們家園的心理,作為一個學生如何來保護?那就先學好《插入圖片與文本框》,制作一份好的電子海報來號召大家一起努力吧。
任務必須是可操作的,而且通過實踐是能夠完成的,在本教學實例中,無論是總任務還是小任務,通過學習都是能學會的,而且在實踐中是必須要掌握的。
任務的難易程度要適中,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同時要注意先易后難,難度逐級遞增。如果難度增加太小,輕易就能獲得成功,就可能導致學生對成功失去興趣;如果難度增加過大,學生即使已經(jīng)學好了相關教學內(nèi)容也根本無法完成,就可能會使學習者容易產(chǎn)生絕望,就容易對學習失去興趣,也就無法達到教育目標。本教學實例中,如果學生沒有完成十五個小任務,就不可能完成總任務。
在評價時,有些老師可能是為評價而評價,沒有一個標準,讓學生不知從何處評價,只能根據(jù)一些經(jīng)驗來評價,而這種評價或多或少都摻雜著評價者的主觀態(tài)度,顯然,這種評價大多是無法讓人信服的。本文所開發(fā)的評價量表可供大家參考。同時,在評價時還應注意以下兩點:
(1)注重評價主體多元。不僅要有教師的評價,也要有學生的自評與互評。
(2)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學生的電腦水平、認知方式、學習背景、學習風格、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不同,在學習過程中就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進度,也就會有不同的學習結果,因此要注重對學習過程的評價。
新課程改革應對當今世界信息化變革的時代需要,特別重視信息技術課程,并緊緊抓住信息技術對現(xiàn)實生活的強大功能,格外重視任務驅動的教學指引,教師們有必要增強運用任務驅動法教學的自覺意識和能力。如何更合理、更有效地運用任務驅動法,需要教師們在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進行更多的探索。
[1]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tǒng)教學的理論基礎 [J].科學課,2003,(12):22—23.
[2]劉光蓉,周紅,阮靈.基于任務驅動的計算機文化基礎實驗教學 [J].中國電化教育,2004,(8):61—63.
[3]郭碧云.中學信息技術教材中的“任務”設計 [J].教育信息化,2005, (5):65—66.
[4]張峰.信息技術課中如何采用任務驅動式教學 [J].中小學電教,2011,(8).
[5]郭效珍.中學信息技術課中的“任務驅動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 [J].中小學電教,2006,(9):46—49.
[6]何克抗主編.教學系統(tǒng)設計 [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7]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教育室.初中信息技術 (第二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南國農(nóng)主編.信息化教育概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胡曉紅.應用“任務驅動”教學提高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的研究 [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5.
[10]黃春梅.任務驅動法在Flash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 [J].軟件導刊,2011, (1):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