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宇 吳長安
關于韓漢語教材編寫的思考*
◎ 王 宇 吳長安
韓國語言教材有其獨特之處,本文探討了韓國漢語教材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特點,并對韓國漢語教材的編寫和出版提出了建議。
韓國;漢語教材;編寫
中國版教材在各個國家的推廣都會遇到本土化問題。以韓國為例,據(jù)胡曉慧(2009)調(diào)查顯示:“中國版漢語教材雖然在韓國市場上已經(jīng)占據(jù)相當?shù)姆蓊~,但并不理想,特別是純語言類教材,而且在韓國版、日本版漢語教材的擠壓下,已呈現(xiàn)逐步衰退的趨勢,如2009年教保文庫在售漢語語法教材中,中國版與日本版在數(shù)量上平分秋色,各占24.2%?!雹倏梢娭袊娼滩耐茝V任務之艱巨。
從漢語和韓語對比分析的角度來說,兩者雖然在詞匯上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但是畢竟屬于不同的語系,語法上的差異極大,漢語的語序、形態(tài)以及一些特殊的句子成分,比如補語,都是韓國學習者認為比較難的部分。因此,有必要編寫一些對韓國學習者更有針對性的漢語教材。談到具體的編寫工作,首要的任務就是對韓國語言教材尤其是漢語教材的編寫體例、編寫方式、出版風格等作全面的了解。本文試圖通過對韓國漢語教材特點的介紹,探討對韓漢語教材的編寫和出版應該考慮的因素,以期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議。
縱觀韓國出版的漢語教材,尤其是一些暢銷的教材,比如韓國多樂園出版社的《新攻略漢語》、JRC Books出版社的《美味的漢語》等,無論是在形式上,還是在內(nèi)容上都有一些相似點。
1.精美簡潔的裝幀設計
韓國俗語說“好看的蛋糕一定好吃”,韓國人素以重視物品的外觀著稱,這一文化特點也深深影響了出版業(yè),語言教材的裝幀設計更是突出了這一特點:
這首先表現(xiàn)在語言教材的版式設計上。以韓國著名外語教材出版社多樂園出版的漢語教材為例,所有的語言教材版式都有非常清晰的結(jié)構(gòu)、還有很多讓語言學習者感覺無負擔的間距和留白。雖然體例上與國內(nèi)常見的語言教材體例大同小異,但是視覺效果完全不同,虛實線、暗影、文字方框、表格穿插使用及字體的適當變換,使頁面對使用者及其友好,也極具層次感,不會出現(xiàn)密集的黑色文字,大大減輕了語言學習者的心理負擔。
其次還表現(xiàn)在插圖的使用上。多樂園出版社擁有專門的繪圖團隊,每本教材都配既有可愛又具現(xiàn)代感的卡通繪圖,這些插圖可能出現(xiàn)在會話前或后,也可能出現(xiàn)在練習中,在練習的要求或者說明部分常常穿插一些用于理解會話場景的動物或者人物小圖,用來增加頁面的美感和活潑程度。雖然插圖是用于理解漢語和中國文化的,但是用于理解會話或者練習的插圖也基本按照韓國人的習慣設計。
再次表現(xiàn)在開本和厚度上。雖然韓國人口并不多,但是學習漢語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小到幼兒園的小朋友,大到退休的老年人,這些讀者身份不同、學習環(huán)境不同,對教材的編寫提出了更多挑戰(zhàn)。以韓國中小學生為例,每個星期只有2-4課時的漢語課,如果按照我們國內(nèi)漢語教材20-30課時的編寫方式去執(zhí)行,恐怕無人問津,我們國內(nèi)很多出版社編寫的漢語教材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無法在韓國本土推行。在韓國,針對中小學的課本一般每個月?lián)Q一本,都是薄薄的一本,既讓中小學生保持了新鮮感,也容易讓人產(chǎn)生成就感??傊n國語言教材的開本和厚度是非常靈活的。
最后,韓國教材的印刷質(zhì)量也值得一提。韓國教材一般的價格都在國內(nèi)漢語教材的兩倍到三倍左右,因此,印刷質(zhì)量的要求很嚴格,比如紙張基本都是有一定厚度、有質(zhì)感的紙張;教材整體的顏色清新柔和,除插圖外,教材主題色一般不多于三種,且都是極其清淡、互相能夠和諧相配的顏色;書頁的裝訂和壓膜也都非常整齊,沒有凸起和棱角,非常有質(zhì)感,給人以清新的愉悅感。
2.豐富多樣的補充材料
豐富多樣的補充材料是韓國語言教材的一大特色,大多數(shù)在韓出版的語言教材不僅包括一些基礎的文本、錄音材料,還包括所有練習的答案、所有例句的拼音甚至韓語翻譯、單獨的生詞和課文小手冊、課文的韓語翻譯。仍以被韓國買斷版權進行改編的《新漢語攻略》為例,對比其在中國的版本《漢語口語速成》,不僅在每課前增加了內(nèi)容提要、課文翻譯、語法練習的答案,還增加了漢字練習、中國文化常識,甚至給每本教材都配備了由中韓兩國老師擔當主講的DVD。其實不僅在韓國,即使在國內(nèi)出版漢語教材也應該盡量多的提供補充材料,以便學生自學。
表1 《美味的漢語》(第五冊上)的編寫體例
3.劃分精細的具體內(nèi)容
韓國語言教材具體內(nèi)容的編寫跟“生詞-課文-語言點-練習”的傳統(tǒng)編寫體例有較大的不同,雖然以這幾項內(nèi)容為主,但做了更為精細的劃分。以韓國三大補習班之一的JRC補習班自編教材《美味的漢語》(第五冊上)為例,主要內(nèi)容見表1:
通過表1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韓國教材具體內(nèi)容劃分精細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能劃分精細。雖然很多國內(nèi)的教材也教綜合課,但是過度強調(diào)了語法生詞的學習,聽力、寫作訓練不足,而作為單獨一門課型的聽力和寫作課,又與綜合課內(nèi)容脫節(jié),不能互相促進,這套教材四個技能的學習內(nèi)容互相補充,且有相關性,很值得學習。
語言材料的多樣性。以課文為例,既有會話,又有短文,方便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語言材料。而且短文也采取了不同的編寫方式,課文1是學習的重點,課文2可以補充文化知識,精力充沛的學生也可以把它作為精讀內(nèi)容學習。同時,不管哪個部分都有生詞,方便學習者自學,每一課最后也有與本課內(nèi)容相關的詞匯補充。
練習豐富。通過表1我們也能看到,針對會話和課文的練習內(nèi)容比較多,既有針對課文的,也有針對語法的,練習的每個形式也從填空到自由會話不等;聽力的練習也是如此,不是簡單的一種形式,而是包括單選、填對話、判斷、填短文、根據(jù)關鍵詞復述等多種形式。
教材內(nèi)容層次分明,層層深入。課文和聽力的內(nèi)容是從小對話到短文,而寫作練習是從句子到短文,從翻譯句段的大概意思到精準翻譯句段的所有內(nèi)容,循序漸進,使學生非常容易有成就感。
雖然國內(nèi)的長期教材主要采取分技能教學的教學模式,并不一定在一本教材內(nèi)涉及太多的聽寫內(nèi)容,但是即使僅涉及讀說兩種技能,韓國漢語教材這種做法也是非常值得學習的,如果只是短期教材,就更應該考慮這種編寫模式了,只需要在編寫時增加語言點的梯度即可。
1. 形式上的改變不容忽視
現(xiàn)在早已不是那種只看內(nèi)容、不重形式的時代。以黑白色為主,大篇密密麻麻小字,期待靠學習者的努力來維持興趣的做法已經(jīng)式微。語言教材除了給學生提供交際載體的功能以外,還承擔了更多的責任。如何用令人愉悅的版式設計讓學生輕松愉悅地學習是每套教材都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尤其是針對韓國這樣一個重視外在審美的民族,在韓國出版或者對韓出版更應該充分考慮這個問題。趙金銘②(2009)將教學環(huán)境分為大環(huán)境、中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這些環(huán)境都可能改變教材的任何一項內(nèi)容。教材的裝幀和版式設計是教材給人的第一印象,對當?shù)厝藢徝佬枨蠹敖滩恼Z言風格的了解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好途徑。
對當?shù)匚幕尘傲私獾牧硪粋€重要的方面就是對當?shù)亟逃w制和教學時制的了解。前文我們也提到了一些這方面的問題,韓國學習者學習漢語的時間遠遠低于國內(nèi)學習者學習的時間,如果按照在中國學習的習慣安排教材內(nèi)容,必然會造成浪費,使用者也不會選購。因此,語言教材若想進入韓國市場,最首要的就是形式上的改變。
2. 內(nèi)容本土化的重要性
針對性是語言教材的靈魂,語言教材內(nèi)容的針對性又是語言教材是否優(yōu)良的重要衡量標準。語言教材內(nèi)容的本土化最主要體現(xiàn)在語言要素的本土化,包括教材中的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等方面,大多數(shù)本土化教材采取的方式是將漢語中的語言要素與本國語言進行對比,以降低本國學習者學習漢語的難度。同時,這些語言要素的呈現(xiàn)方式也根據(jù)本國的習慣進行細化和改編,如前文說的JRC的漢語教材《美味的漢語》。此外,一般漢語教材也包括一些文化知識的教學,尤其是本土化教材,多數(shù)采取的是文化對比、語言要素中隱含文化等方式,也有一些從本國學習者角度選擇文化知識點。
語言要素是一本語言教材的核心部分,一本漢語教材想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一定要進行內(nèi)容的本土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教材的針對性。
3. 中外合編教材
通過前文對韓國漢語教材的探討,我們發(fā)現(xiàn)不管是漢語教材出版到韓國還是編輯漢語教材在韓國出版,中外作者的合作都是非常重要的。針對韓國人的漢語教材最理想的編寫者是韓國有漢語教學經(jīng)驗的中國通和中國有教學經(jīng)驗的韓國通。雖然中國作者對漢語有更好地把握,但是中國作者的韓語水平及對韓國文化的了解與韓國人是有一定差距的,尤其是對當?shù)氐慕逃贫取⒊霭嬉?guī)則的了解可能比較少,在將漢語翻譯成韓語時也可能出現(xiàn)一些偏差。而韓國人對漢語的掌握又不一定準確,在選取例子和進行語法說明時受到的語言限制也非常多,所編教材難免會出現(xiàn)錯誤。
因此,對韓漢語教材的編寫應該盡量采取中外合編的形式,這樣編寫出來的教材才可能更有針對性、更科學。朱朝旭提出對外出版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國際化人才的匱乏、主流與非主流文化的差異、體制矛盾、資源配置和利用不合理、未在國際市場上形成完整產(chǎn)業(yè)鏈以及對國外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等③??偨Y(jié)起來,核心的問題仍然是對出版目標國的不了解。俗話說:知此知彼,百戰(zhàn)不殆。中國出版的圖書想要“走出去”,中國作者編寫的語言教材能夠被廣泛接納,還得有針對性地對教材的使用對象作更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
(王宇,東北師范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講師、東北師范大學國際漢語教師培訓基地研發(fā)部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吳長安,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董事長、社長,東北師范大學留學生教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本文得到國家漢辦孔子學院“國際漢語教師培訓教材”專項基金資助。
注釋:
① 胡曉慧,金景秀.從韓國漢語教材市場看漢語教材“走出去”[J].中國出版,2008(9).
② 趙金銘.教學環(huán)境與漢語教材[J]. 世界漢語教學,2009(2).
③ 網(wǎng)絡新聞http://pi.cuc.edu.cn/NewsDetail.aspx?newsID=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