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 李凌凌
社區(qū)醫(yī)院輸液患者舒適護理的效果研究
蔡燕李凌凌
目的 探討舒適護理在社區(qū)醫(yī)院輸液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2013年4~6月250例患者為對照組;2013年7~10月250例患者為實驗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補液時間等方面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按照常規(guī)門診輸液護理措施進行護理,實驗組在常規(guī)門診輸液護理基礎上應用舒適護理干預措施,使用舒適量表和患者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測評。結(jié)果 實驗組患者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舒適度得分也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舒適度和滿意度上均有顯著的差異(P<0.05)。結(jié)論舒適護理能提高輸液患者的滿意度,改善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舒適度,在社區(qū)門診輸液的應用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舒適護理;社區(qū)醫(yī)院;輸液患者
舒適護理(Comfortable nursing)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造性的、有效的護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會上達到最愉快的狀態(tài),或降低患者不愉快的程度[1]。門診輸液室作為醫(yī)院的窗口來說,其服務質(zhì)量的高低,對醫(yī)院形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2],為了提高門診輸液的護理服務質(zhì)量,促進門診患者在輸液過程中的舒適度,我院積極探索適合社區(qū)門診輸液舒適護理的模式,并應用于社區(qū)醫(yī)院門診輸液的護理過程中,不斷實踐并總結(jié)經(jīng)驗,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研究對象
本組研究對象為2013年4~10月來我中心門診補液的患者500例,均自愿參加本研究。入選標準:意識清楚,配合良好。排除標準:精神異常,拒絕調(diào)查者。按照方便抽樣的方法進行分組,
[1] Davidson I,Whyte F,Richardson R. Self-management in palliative medicine[J]. Curr Opin Support Palliat Care. 2012,6(4):432-437.
[2] 顧競春,施永興. 臨終關懷的研究和發(fā)展現(xiàn)狀[J]. 世界腫瘤雜志,2004,3(2):207-210.
[3] 融燕,任振魁. 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獨生子女養(yǎng)老問題研究[J].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學報,2008,16(1):17-21.2013年4~6月的250例患者為對照組,2013年7~10月的250例患者為實驗組;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病情、補液時間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措施 采取常規(guī)門診輸液護理措施。
1.2.2實驗組舒適護理措施( 1)心理方面的舒適護理:護士樹立良好的形象,以愉快、積極、樂觀的情緒接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加強護士和患者的溝通,包括語言與非語言的溝通[3];評估患者,做好心理疏導。(2)生理方面的舒適護理:環(huán)境舒適:針對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老年患者較多特點,根據(j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需求對服務中心進行裝修,地面使用防滑地板.衛(wèi)生間和樓梯使用防滑地毯。保潔人員隨時進行地面保潔,給患者創(chuàng)造一個舒適、整潔的輸液環(huán)境。人群區(qū)域化:根據(jù)輸液座椅的顏色將不同的輸液人群進行區(qū)分,黃色代表吸氧、危重患者區(qū)域;綠色代表抗生素、特殊藥物區(qū)域;藍色代表常規(guī)補液區(qū)域。從座椅的顏色就可分辨輸液患者的特殊性、觀察巡視中的重點,重點區(qū)域?qū)嵭兄攸c巡視觀察,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不適,及時進行干預。(3)輸液護理:輸液前,護士除進行藥物知識宣教外,重點講解穿刺部位的選擇及患者如何配合與穿刺成功的關系,根據(jù)患者需要安排合適的輸液體位和部位。輸液中,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病情,查看輸液部位,觀察患者表情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不適并采取相應措施。(4)輸液管理:①合理調(diào)配人員,減少患者等候時間。護士長根據(jù)輸液的高峰時段適時組織調(diào)配人員,實現(xiàn)彈性排班制。②輸液技術管理,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時減輕穿刺疼痛。每天專門選派1名心理素質(zhì)好、操作技能過硬的護士,設立難度大的靜脈穿刺操作臺專座。同時提高護士靜脈穿刺技術,對技能差的護士安排她們利用業(yè)余時間進行兔子耳靜脈、雞翅膀下靜脈等動物靜脈穿刺訓練,通過操作考核,合格后方可到患者身上穿刺。③預約服務。對非首日補液患者,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可以預約下一次補液的時間,方便了上班和上學的患者。④加強健康宣教:主動告之飲食和日常生活注意事項,藥物輸注時的注意事項。
1.2.3評價方法 采取Kolcaba舒適狀況量表和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資料的收集,滿意度調(diào)查表為自行設計,經(jīng)護理專家評議后使用。Kolcaba的舒適狀況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包括生理、心理、精神、社會文化和環(huán)境4個維度,共28項,備選答案包括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非常同意四項。該量表采用1~4Likert Scale評分法,其中正向題中,非常不同意記為1分,非常同意記為4分;反向題為帶*號標記,非常同意記為1分,非常不同意記為4分。由此可見,分數(shù)越高說明舒適度越好。輸液結(jié)束后,對患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由經(jīng)過培訓的調(diào)查護士負責回收,共發(fā)放問卷500分,回收問卷共500分,問卷有效率100%。
1.2.4統(tǒng)計學方法 經(jīng)過雙人核對并錄入數(shù)據(jù),應用SPSS16.0數(shù)據(jù)包進行整理和分析,連續(xù)性資料采用t檢驗,分類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舒適護理在社區(qū)門診輸液室的應用,有效地提高了輸液患者的滿意度,見表1,滿意度調(diào)查中,干預組在10個條目上的分值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滿意度得分比較
舒適護理在社區(qū)門診輸液室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見表2,兩組患者除了在7、13、15、17、19、20、21、26項的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意外(P>0.05),其余20項方面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舒適護理的應用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輸液室的患者多、人員素質(zhì)參差不齊、流動性大等等問題一直影響著患者滿意度的提高。佛羅倫薩·南丁格爾強調(diào)病房必須空氣新鮮、條件舒適、環(huán)境清潔、安靜,其理論形成了早期舒適護理的萌芽[4],為了提高社區(qū)輸液患者的滿意度和舒適度,我中心輸液室根據(jù)Kolkaba提出的舒適護理理論,從心理舒適、生理舒適、社會舒適和靈魂舒適四方面入手開展工作。本研究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各項舒適護理措施落實之后,患者對輸液室環(huán)境,輸液等候時間等十個問題的滿意度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滿意度由原來的87%提高到了95.8%。同樣有研究表明針對不同的高峰時期,采用彈性化、多班次排班[5]的方法大大縮短了輸液患者的等候時間,穩(wěn)定了患者的情緒,減少了護患糾紛[6],除此之外,對非第一天補液患者進行提前預約補液時間,也可減少患者的等候時間[7],而輸液區(qū)域標識管理也使護士在輸液過程中便于觀察輸液患者的情況[8]。
3.2舒適護理的應用提高了患者的舒適狀況
黃芳梅等人[9]的研究結(jié)果同樣顯示舒適護理運用于急診室臨時輸液室中,輸液全過程中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提高了急診室的護理服務質(zhì)量;鄧敏[10]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舒適護理明顯減輕了患者的焦慮、抑郁、恐懼等不良心態(tài),同時也增進了護患之間的交流,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
3.3舒適護理模式的應用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工作價值
通過舒適護理,護理人員也從單純的醫(yī)囑執(zhí)行者轉(zhuǎn)變成為集預防、保健、教育、治療于一身的體現(xiàn)護理專業(yè)特點的醫(yī)生合作者,從而體現(xiàn)了護士的專業(yè)價值。同時由于舒適護理是一種直觀、易操作、患者易接受的護理模式,使患者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配合護士的護理,將舒適護理模式貫穿于靜脈輸液護理中,可使患者更好地享受到護理工作的實際價值[11]。
表2 兩組患者的舒適狀況量表得分比較
本研究表明通過開展舒適護理,建立一套適合社區(qū)門診輸液患者的舒適護理模式,可以提高護理質(zhì)量,提高患者在社區(qū)醫(yī)院門診治療的滿意度,最大限度地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
參考文獻
[1] 蕭豐富,蕭氏. 舒適護理模式[M]. 6版. 臺灣:華杏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9.
[2] 黃燕霞,黃藝儀,許薇,等. 門診靜脈輸液中心工作流程再造[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7):84-86.
[3] 湯潔. 舒適護理模式之我見[J]. 護士進修雜志,1999(10):23.
[4] 張志玲,唐華芝,侯臘梅,等. 舒適護理模式在療養(yǎng)康復護理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02,16(4):187-188.
[5] 韓荷玉,基層醫(yī)院門診輸液室管理探討[J]. 護理與康復,2008,7(6):453-454.
[6] 吳延紅,優(yōu)化靜脈輸液流程及管理對提高護理質(zhì)量的效果[J]. 健康必讀(中旬刊),2012,11(6):483-484.
[7] 雷淵秀,宋玎,倪愛華. 開展預約服務提高門診輸液患者滿意度的實踐[J]. 護理學雜志,2010,25(12):59-60.
[8] 黃霜霞,門診輸液室分區(qū)管理和警示標示在輸液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05,20(5):393-395.
[9] 黃芳梅,楊佩漩,鐘曉珊,等. 舒適護理運用于急診科臨時輸液室的探討[J]. 護士進修雜志,2005,20(2):110-112.
[10] 鄧敏. 舒適護理在門診輸液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3,15(6):294.
[11] 曾玉英. 舒適護理在門診輸液患者中的應用[J]. 中國實用醫(yī)藥,2009,4(31):26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of Transfusion Patients in the Community Hospital
CAI Yan LI Lingling, xujiahui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Shanghai, Shanghai 20003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mfortable nursing care in the community transfusion patients. Methods Study the outpatient of xujiahui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500 cases, 250 patients from April to June 2013 were set as controls. And 250 patients from July to October 2013 were enrolle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gender, culture degree, condition, rehydration tim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ventional outpatient transfusion nursing car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outpatient transfusion nursing application of comfort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use comfortable scal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 for assessment.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comfort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gree of comfort and satisfaction (P<0.05). Conclusion Comfortable nursing in the community outpatient transfusion patient care can improve the patient satisfaction; Increased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usion in patients with comfort.
Comfortable nursing, Community, Patients of Infusion
R472
B
1674-9308(2015)08-0262-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5.08.224
200030 上海市徐匯區(qū)徐家匯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
李凌凌, E-mail:lilingling2010@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