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原為“嫁乞隨乞,嫁叟隨叟”,意思是一個女人即使嫁給乞丐或者是年齡大的人,也要隨其生活一輩子。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一俗語轉(zhuǎn)音成雞、成狗了。
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皮匠”實際上是“裨將”的諧音,“裨將”在古代是指“副將”,原意是指三個副將的智慧合起來能頂一個諸葛亮。流傳中,人們將“裨將”說成了“皮匠”。
3.有眼不識金鑲玉——原是“有眼不識荊山玉”。荊,指古代楚國;“荊山玉”,是玉匠在荊山發(fā)現(xiàn)的玉。
4.不到黃河心不死——原是“不到烏江心不死”。烏江,項羽自刎的地方。烏江訛變成黃河,真是讓人無從解釋了。
5.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原是“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意思是要打到狼,就要不怕跑路,不怕費鞋。不過這個還能理解,因為四川方言管“鞋子”叫“孩子”。如果真的拿活生生的孩子去套狼,也太恐怖啦!
6.狗屁不通——這個成語原是“狗皮不通”。狗的表皮沒有汗腺,酷夏時,狗要借助舌頭來散發(fā)體內(nèi)的燥熱,“狗皮不通”就是指狗的身體這個特點?!捌ā笔俏蹪岬南笳鳎瑢τ谖睦聿煌ǖ臇|西,以屁來喻,也將就吧!
7.王八蛋——這是民間的一句罵人話。實際上,這句話的原來面目是“忘八端”。古代“八端”是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此八端指的是做人之根本,忘記了這“八端”也就是忘了做人根本,可是后來卻被訛傳成“王八蛋”。
8.無毒不丈夫——原句是“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而“無毒不丈夫”,與古人崇尚的價值觀念大大背離了,大丈夫,自然是那些坦坦蕩蕩、胸懷寬廣的男人,要有度量,才可稱為男人。國人以訛傳訛的功力真是達(dá)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了。
9.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原句是“刑不尊大夫,禮不卑庶人”。由于我們對“上”“下”的認(rèn)識不全,常將它們誤解。其實“上”“下”還有尊卑之意,原意應(yīng)為不會因為大夫之尊,就可以免除刑罰;也不會因為是平民,就將他們排除在文明社會之外。
10.無奸不商——原是“無尖不商”,是說古時候開糧行、賣谷米是用升或斗量的,商人賣谷米每次都把升和斗堆得尖尖的,盡量讓利,以博得回頭客,所以叫無尖不商。如果是“奸”,那世上做生意的,沒一個好人了。
11.七月流火:本指“天氣轉(zhuǎn)涼”;后人望文生義,愣說成“盛夏時節(jié),天上下火”。語出《詩經(jīng)國風(fēng)豳風(fēng)》“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夏歷的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知暑漸退而秋將至”。人們把這種現(xiàn)象稱作“七月流火”。所以它的真實意思是說在夏歷七月,天氣漸漸轉(zhuǎn)涼,每當(dāng)黃昏的時候,可以看見大火星從西方落下去。
12.明日黃花:指“過時之物”?;蛟S有人覺得,“明日”哪里過時?“昨日”才過時哩,便想當(dāng)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黃花”。這個詞的出處源自蘇軾《九日次韻王鞏》詩:“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秉S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陽節(jié)過后逐漸萎謝的菊花。后多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責(zé)編/噠噠(74048173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