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學峰 李繼增 王承亮
摘要:2014年在第四管理區(qū)科技園區(qū)水稻進行不同品種試驗,對13個品種進行對比試驗,以便找到水稻品質優(yōu)良、產量性狀好適合本地種植的優(yōu)良品種。
關鍵詞:品種;產量
一、試驗目的:水稻不同品種產量調查
二、試驗地基本情況和試驗材料
1.試驗地選擇在第四管理區(qū)科技園區(qū),面積:340畝。種植戶:殷德軍。土質為白漿土,前茬作物水稻,秋翻地,土質有機質含量3.7,河水灌溉,鋼骨架大棚育苗。
2.試驗材料:試驗分4個處理。處理1:墾鑒稻6號,種植面積2.2畝。處理2:墾鑒稻25號,種植面積2畝。處理3:龍粳25號,種植面積2畝。處理4:龍粳26號,種植面積3畝。
三、主要農業(yè)措施
1.扣棚增溫:3月8日開始清雪扣棚。
2.秧田播種期:4月6日開始播種,毯式育苗,電動播種機精播。保證苗齡達到40天秧齡。
3.育苗期的水分、溫度管理:4月14日開始出苗,白天溫度控制在30℃以內,促早生根,培養(yǎng)好種子根。4月16日第一完全葉伸長期,棚內溫度控制在22-25℃,白天打開棚門通風,降低棚內水份,減少水稻立枯病發(fā)生機率。4月26日第二片葉出齊,噴噁霉水劑防治水稻立枯病,缺水時適當澆水。
4.水田整地和土壤化學封閉:稻田整地在4月24日泡田整地,整地標準達到“平、碎、軟、深”,整地整到邊到角,寸土不露泥。土壤化學封閉在5月1日整地后用農思它125ml/畝均勻甩施,保持水層5~7厘米7天。
5.插秧日期在5月14日開始,采用電子自動節(jié)水控制系統(tǒng)控水管理。
6.無效分蘗控制期為6月28日。畝施肥總商品量33公斤,N:P:K=2:1:0.8。二銨10公斤/畝,尿素15公斤/畝,硫酸鉀8公斤,畝?;剩篘30%,P70%,K60%。蘗肥:N30%。調節(jié)肥:N20%,P30%。穗肥:N20%,K40%。施肥按照葉齡指標計劃化執(zhí)行。
7.插秧標準:人工擺栽,插秧規(guī)格30厘米×14厘米。
8.健身防病:7月12日和7月28日進行地面和航化兩次健身防病工作,藥劑:磷酸二氫鉀100克/畝+春蕾霉素100毫升/畝+葉面肥100毫升/畝。其他農業(yè)措施按照《三化栽培技術》手冊技術執(zhí)行。
9.收獲日期在9月21日開始割曬。
四、試驗結果與分析
7月份在水稻揚花期降雨量大,陰天寡照,空氣濕度大,細菌性病害嚴重,葉片上大量出現細菌性病斑,穗上出現褐變穗。
從表1可以看出,處理1:墾鑒稻6號分蘗能力較強,產量性狀高,結實率較好。抵抗環(huán)境因素較強,7月16日開始抽穗,揚花期正趕上陰天寡照,褐變穗較重,空癟率高,植株較矮,長勢平整,抗倒伏能力較強,測產產量799公斤,畝;
處理2:墾鑒稻25號分蘗能力較多,株距大,畝保苗少,穗長,籽粒多,產量性狀好,抵抗環(huán)境因素強,植株較高,抗倒伏能力較強,7月18日開始抽穗,褐變穗較輕,長勢整齊,長粒型水稻,測產產量638公斤/畝;
處理3:龍粳25號分蘗能力較好,產量性狀低,株距大,畝保苗少,籽粒少,結實率較好。抵抗環(huán)境因素較強,植株長勢平整,抗倒伏能力強,7月17日開始抽穗,褐變穗較輕,成熟較早,糧食品質好,測產產量603公斤/畝;
處理4:龍粳26號分蘗能力好,產量性較好,結實率較高。抵抗環(huán)境因素較弱,植株高大,長勢平整,抗倒伏能力較好,7月17日開始抽穗,褐變穗較輕,成熟較早,測產產量610公斤/畝。
結論: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墾鑒稻6號產量最好。墾鑒稻25,這個品種產量性狀和抗逆性表現最好,適合本地種植。龍粳26號和龍粳25號這兩個品種產量性狀和抗逆性表現也好,也適合本地種植。
(黑龍江省八五三農場第四管理區(qū)農業(yè)辦155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