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偉 黃繼江 邱忠進
手術內固定治療連枷胸的臨床研究
儲偉 黃繼江 邱忠進
目的 探討手術內固定治療連枷胸的臨床療效。方法 50例連枷胸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5例。對照組采用非手術治療, 觀察組采用手術內固定治療, 對比兩種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結果 觀察組治愈率92.0%, 死亡率8.0%;對照組治愈率80.0%, 死亡率2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肺部感染、肺不張、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殘留胸廓畸形等并發(fā)癥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肋骨環(huán)抱器作為手術內固定的材料治療連枷胸效果顯著, 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手術;內固定;連枷胸;肋骨環(huán)抱器
目前臨床上治療連枷胸的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 本文主要探討手術內固定治療連枷胸的臨床療效, 特選取本院收治的50例連枷胸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連枷胸患者50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25例。觀察組中男17例, 女8例, 年齡最大67歲, 最小18歲, 平均年齡(43.25±8.2)歲, 平均傷后至入院時間(110±52)min;對照組中男16例, 女9例, 年齡最大66歲, 最小17歲, 平均年齡(44.7±8.1)歲, 平均傷后至入院時間(108±49)min。入選標準:①肋骨骨折>3根;②明確記錄胸壁反常呼吸運動,入院24 h內未死亡者;③合并血氣胸行胸腔閉式引流術[1];④由交通事故、墜落、擠壓致傷。本次研究為50例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解治療原理和治療方法, 獲得其同意與配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 包括確保呼吸道通暢、給足吸氧及早期鎮(zhèn)痛等[2]。
1.2.1 對照組 給予非手術治療, 將護板貼于肋骨骨折處胸壁, 護板固定超過連枷胸范圍前后各至少5 cm, 且上下各少1個肋骨節(jié)段[3]。
1.2.2 觀察組 給予手術內固定治療。待患者病情穩(wěn)定后,行胸腔內探查及完成相應手術;采用重點固定法, 采用肋骨環(huán)抱器對明顯移位的肋骨行內固定術;均行氣管插管麻醉,手術切口以胸壁塌陷處為中心來選取, 前胸壁型行前外側切口, 側胸壁型行腋下弧形切口;分離骨膜, 輔以胸腔鏡明確將要固定的肋骨部位, 并采用肋骨環(huán)抱器對其進行固定, 常規(guī)置胸腔閉式引流管[4];術后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并加強呼吸道管理, 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其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25例患者中23例治愈, 治愈率為92.0%, 2例死亡, 死亡率為8.0%;對照組25例患者中20例治愈, 治愈率為80.0%, 5例死亡, 死亡率為2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肺部感染、肺不張、ARDS、殘留胸廓畸形等并發(fā)癥比較,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n(%)]
連枷胸(flail chest)是指嚴重閉合性胸部損傷導致多根多處肋骨骨折, 進而使得局部胸壁失去肋骨支撐而軟化, 從而出現(xiàn)常呼吸即吸氣時軟化區(qū)胸壁內陷。臨床中, 連枷胸常常合并有肺損傷, 極易誘發(fā)ARDS[5]使得治療困難, 有較高的死亡率。因此, 及時有效的臨床救治極為重要。
以往肋骨內固定的材料主要有鋼絲、克氏針、小鋼板、多孔有機玻璃條和可吸收肋骨釘?shù)? 容易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和高昂的費用。隨著醫(yī)療科技的發(fā)展, 對肋骨骨折的治療方法也日益先進, 本文主要對手術內固定治療連枷胸的療效進行探討, 以肋骨環(huán)抱器將斷骨連接固定, 肋骨環(huán)抱器應用記憶鎳鈦合金制成, 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以下優(yōu)點:①固定效果好, 手術結束后患者可明顯感覺到疼痛減輕、呼吸順暢、咳嗽咳痰癥狀明顯得到改善;②對于多處肋骨骨折, 伴隨胸壁軟化、ARDS的患者, 可改善其呼吸,防止肺損傷或ARDS的加重;③可以有效縮短患者使用呼吸機的時間, 甚至不使用呼吸機, 防止呼吸機引起的相關性肺炎、肺氣壓損傷, 以及對呼吸機的依賴;④操作方法簡便易行,麻醉要求較低, 特別適用于病情嚴重、不宜轉運的患者。另外, 肋骨環(huán)抱器有堅強的支撐作用, 術后可以少用或不用外固定, 可以減少外固定的范圍和時間, 有利于傷處的功能鍛煉, 減少因長期臥床而引起的并發(fā)癥。
綜上所述, 以肋骨環(huán)抱器作為手術內固定的治療材料,患者的肺部感染、肺不張、ARDS及殘留胸廓畸形等并發(fā)癥情況明顯低于非手術治療, 且治愈率較高, 與文獻報道結果一致, 表明肋骨環(huán)抱器治療連枷胸效果顯著, 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李向東, 周靈飛, 鮮渝斌.連枷胸的手術與保守治療的回顧性分析.重慶醫(yī)學, 2011, 40(23):2330-2332.
[2] 吳國棟, 彭學鋒, 羅偉彬.肺挫傷對連枷胸手術內固定療效的影響.廣州醫(yī)學院學報, 2013, 41(2):98-100.
[3] 蘇金林, 韓育寧, 何進喜, 等.手術內固定與非手術固定治療連枷胸的療效對比觀察.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0, 32(6):704-706.
[4] 王長春, 陳國興, 宣浩軍, 等.連枷胸伴肺挫傷的手術固定與非手術固定的臨床研究.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 2010, 12(5):425-428.
[5] 曹祥, 徐紹敢, 劉燕, 等.創(chuàng)傷性連枷胸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效果比較.臨床外科雜志, 2011, 19(4):281-28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3.066
2210006 徐州礦務集團總醫(yī)院胸外科
201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