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婷 關松 竇森
摘要:為了研究東北黑土區(qū)剝離表土為土源進行土地復墾對作物產量的影響,試驗選擇長春市凈月經濟開發(fā)區(qū)一個廢棄多年的采石場進行覆土造地,根據土壤可供作物良好生長的土層厚度進行了不同厚度(20厘米、30厘米和50厘米)的覆土試驗,在試驗的地塊采樣監(jiān)測玉米生物性狀及產量等指標,結果表明有利于玉米生長并得到最佳產量的適宜覆土厚度為50厘米。
關鍵詞:黑土;表土;土地復墾;覆土厚度;產量
資助項目:科技部行業(yè)公益性項目(201111015-3)
中圖分類號:TD8文獻標識碼:ADOI編號:10.14025/j.cnki.jlny.2015.10.029
我國2011年新增建設用地61.17萬公頃,其中占用耕地約25.3萬公頃,在被占用的耕地中60%以上是優(yōu)質耕地。表土剝離覆土再利用可緩解土地供需矛盾,保護適宜耕種的耕作層。對東北黑土區(qū)土地復墾覆土厚度的研究,有利于保護吉林省黑土資源、節(jié)約企業(yè)資金投入、維護耕地的質量和數量,實現社會、經濟與生態(tài)的共贏,同時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產量的提高有特殊意義。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設在長春市凈月經濟開發(fā)區(qū)新湖鎮(zhèn)加官村一個廢棄多年的采石場(北緯43°39′51″~43°39′52″,東經125°24′27″~125°24′33″,高程222~219米)。試驗區(qū)底土來自采石場建設期廢棄土方,2012年5月經施工期堆存后覆土于采石場裸露巖面,底土覆土厚度在0~30厘米不等。試驗區(qū)耕層土來自長春市凈月經濟開發(fā)區(qū)綠家窩棚康家洼子剝離的耕層表土。
根據《新增耕地質量驗收評定工作規(guī)范》、東北玉米生長及對土壤有機質和養(yǎng)分含量的需求,試驗設3個處理:20厘米、30厘米和50厘米3個覆土厚度,每處理重復3次,隨機排列。每個試驗區(qū)面積為300平方米,田間管理措施與大田相同,施尿素、磷酸二銨和氯化鉀肥量分別為138公斤/公頃、100公斤/公頃和65公斤/公頃,均作基肥。2013年5月播種玉米,供試玉米品種為先玉335。
1.2采樣方法
2013年10月8日對田間試驗小區(qū)分區(qū)全部收獲采樣,隨機選取8株有代表性的植株,共計72個樣本進行產量測定。收獲時,隨機選取8株有代表性的植株,分別秤取秸稈(公斤)、玉米棒(公斤)的干質量重,用卷尺測量株高(厘米)和棒長(厘米),用游標卡尺測量根部莖粗(厘米),記錄并計算其平均值。
2結果與討論
由表1可知,不同覆土厚度與玉米生長及產量的關系密切,玉米棒長、棒重、稈重和莖粗均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而變大。玉米棒長、棒重和莖粗均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有增加趨勢,其中覆土30厘米處理和50厘米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且顯著高于覆土20厘米處理;玉米稈重隨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3個不同覆土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玉米株高在覆土30厘米處理略有降低,3個不同覆土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從產量來看,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3個不同覆土厚度的玉米產量之間差異顯著(p<0.05)。
郭友紅等研究認為在同一條件下,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玉米產量呈升高趨勢。不同覆土厚度的玉米棒長、棒重、稈重和莖粗均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有變大的趨勢,玉米生物產量都隨著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且不同覆土厚度的玉米產量差異顯著,覆土50厘米處理產量最高,這與李娟等(2013年)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3結語
黑土區(qū)利用剝離表土進行土地復墾,從玉米生長及產量的角度,不同覆土厚度以50厘米處理最佳。
參考文獻
[1]秦焱.吉林省黑土肥力質量評價與結構退化機理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2007.
[2]姜愛強.對建設占用耕地表土剝離進行再利用的探討[J].中華建設,2013,(06):84-85.
[3]張振超,張琳琳,王冬梅,等.生產建設項目表土保護與利用[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15,13(1):127-132.
[4]李娟,張揚,韓霽昌,等.不同覆土厚度對裸巖石礫地土壤化學性狀和春玉米產量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3,41(5):2037-2039,2060.
[5]郭友紅,李樹志,魯葉江.塌陷區(qū)矸石充填復墾耕地覆土厚度的研究[J].礦山測量,2008,6(2):59-61.
作者簡介:張婷婷,吉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土壤生物化學與土地資源管理。
通訊作者:關松,博士,吉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土壤化學;竇森,博士,吉林農業(yè)大學資源與環(huán)境學院,教授,研究方向:土壤環(huán)境與生物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