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珠穆朗瑪峰
前年夏天,我們踏上了被譽(yù)為“地球之巔”的西藏高原,目睹了珠穆朗瑪峰神圣而又瑰偉的風(fēng)姿。
我們是早晨從日喀則出發(fā)的。從這里到珠峰登山大本營約有200多公里的路程。過去在我的想象中,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第一高峰,在前往它的路途上,一定都是高山峻嶺,一定都是懸崖深谷。人坐在車上,一定會感到心驚肉跳,一定會嚇得魂飛魄散。但是實際情形卻恰恰相反,車子行了很久,就好似在丘陵地帶行駛一樣,不僅很難看到巍峨高峻的大山,而且還不時會出現(xiàn)一片片綠樹、莊稼以至寬闊平坦的田野。倘若不是遠(yuǎn)處的雪山在藍(lán)空下泛著銀光,你肯定會覺得這不是在雪域高原而是美麗江南了。
然而,隨著車輪的飛轉(zhuǎn),路邊的景色卻漸漸地發(fā)生了變化。就在我們不經(jīng)意間,路邊郁郁蔥蔥的樹木不見了,綠油油的青稞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矮小的灌木蹲長在山谷之間,到后來灌木也消失了,展現(xiàn)在眼前的是一片片草原。這些碧綠的小生命從山下的低洼處一直鋪向山頂,用微不足道的身軀匯織了一張連綿起伏的天然綠色巨毯。在這無邊無際的綠茵中,時而會有一團(tuán)團(tuán)烏云和一絮絮白云在飄動,那烏云便是牦牛,那白云便是羊群。放眼望去,碧綠的草原連著湛藍(lán)的天空,地上的羊群輝映著天上的云彩,讓人不由得感到一種壯闊而靈動的詩意。在一些山口或高處,掛滿了五顏六色的經(jīng)幡,風(fēng)兒吹來,掀起陣陣彩色的波瀾??匆娷囎觼砹?,路旁的牧民和小孩頻頻向我們揮手致意,那憨厚善良的神態(tài),使我們想起了藏族寺廟里大大小小的佛像。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草原突然隱退了,除了嶙峋崢嶸的光山禿嶺就是亂石遍布的溝壑,一切綠色的生命在這里戛然而止,毫無生機(jī)的荒涼使人感到一種窒息,一種恐怖,一種似乎進(jìn)入了月球似的孤寂。
有人告訴我們,這里海拔已經(jīng)超過了4500米。但一路上大家似乎覺得沒有在登高,這也許是因為路途曲折漫長在慢慢爬坡的緣故。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許多新的高度都是在前行途中不知不覺登上去的。
在柏油路的盡頭,終于遇到了一座高山。寸草不生的山坡上盤桓著一條簡易裸露的土路。車子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跳躍著、顛簸著,我們被拋得一上一下,身子就像散了架。特別是車子在經(jīng)過一個個之字形的彎道時,巨大的慣性一會兒把人甩向左邊,一會兒又把人甩向右邊,連續(xù)大幅度的激烈搖擺,不僅使我們本來由于缺氧引起的頭痛變得更加厲害,而且又使我們感到一陣陣的頭暈?zāi)垦#灾聊c胃翻騰,直想嘔吐。還有令人討厭的是,因為是土路,前面車子卷起的塵土,拖成一條長龍,滾滾飛揚,遮天蔽日,使后面的車子根本看不到前方,只有放慢速度拉開一段距離遠(yuǎn)遠(yuǎn)跟行。幸好山的坡度不算很陡,所以盡管山道彎彎,塵土彌漫,這段行程還是比較安全和順利的。
翻過高山,便是一個村莊,大家驚奇于在這樣一個自然環(huán)境十分惡劣的高海拔地區(qū)竟然有人居住,可見人的生命力是何等頑強(qiáng)。在村莊的后面是一片寬闊的石頭河灘,一條小河在中間嘩嘩奔流。同行的藏族同胞說,這是由珠穆朗瑪峰的冰雪融化匯流而來的。在藏語中,“珠穆朗瑪”是大地女神的意思,怪不得這河里的水是那么的純凈,那么的清澈,那么的晶亮,甚至還帶有一種神圣的味道。
沿著河岸而上,又行了一段路程,前邊山腳下出現(xiàn)了一座寺廟,這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廟宇絨布寺。前方是一片開闊的沙石谷地,沒有公路,只有車輪碾壓出的道道印跡。這時,只見司機(jī)加大油門呼嘯著向前沖去,那種無拘無束,那種放縱任意,充溢著一種野性,張揚著一種自由。就在大家為此而血脈僨張、豪情澎湃時,車子吱的一聲急剎,猛地在一塊不大的土石坪上停了下來。
原來是到了珠穆朗瑪峰登山大本營。大家的臉上不禁泛起了一陣驚喜。
天公作美,陽光燦爛。
此時的珠穆朗瑪峰,像一座巨大無比的金字塔,披著銀裝,晶瑩剔透,在藍(lán)天下亮閃閃地屹立著,并顯露出一種少有的冷峻和陽剛。但沒過多久,一團(tuán)白云又飄然而至,裹在她的身上,若隱若現(xiàn),半有半無,這時她又像一個披著輕紗的羞澀仙女。面對著這座神往已久的世界最高峰,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向她久久行著注目禮。
不知為什么,我忽然覺得,仰望中的珠穆朗瑪峰,并沒有此前心目中的那樣高大和雄偉,沒有那種直插云霄的沖天氣勢,沒有那種“唯我第一,舍我其誰”的王者霸氣,沒有那種叫人一看就嘆為觀止的震撼與刺激。不要說和西藏的其他雪山相比沒有什么大的不同,甚至在觀感上還沒有內(nèi)地的一些山峰那樣顯得高聳挺拔。人們曾在鄱陽湖上遙望過廬山,曾在齊魯大地上仰視過泰山,曾在關(guān)中平原上遠(yuǎn)眺過華山,胸中都會油然地涌起一股頂天立地、高不可攀的感覺。其實這三座山峰的高度也就在海拔1500米左右,加起來的總高度也只有珠穆朗瑪峰的一半。它們尚且會讓人產(chǎn)生如此巍峨壯觀的印象,那么天下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那種給人的沖擊力肯定就無法比擬了。試想,一座高達(dá)8844米的山峰聳立在人們面前,那該是一種怎樣的景象?。∵@恐怕是用任何語言都無法形容的。
在登山大本營邊的一塊臺地上,立有一塊珠穆朗瑪峰高程測量紀(jì)念碑??粗厦嬗眯涯康募t色數(shù)字標(biāo)明的珠峰高度,再抬頭望了望遠(yuǎn)處的珠峰峰頂,一個問號始終如珠峰的云彩一樣在腦子里盤旋,為什么在世界第一高峰面前會產(chǎn)生不是很高的感覺呢?這種落差和錯覺是怎樣形成的呢?這時,正好旁邊有人在問珠峰登山大本營的高度,一聲5200米的回答使人恍然大悟,這不就是因為我們所處的位置高嗎?站在這樣的高度看珠峰,當(dāng)然就不會覺得很高了,世界第一高峰的形象也就大打折扣了。這其實也給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啟示,對于一個人來說,在前進(jìn)的道路上,一定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相對高度。只有這樣,才能觀高不覺高,也才能看到一座又一座更高的山峰。
在登山大本營看珠穆朗瑪峰沒有世界第一高的感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珠峰不是一峰獨立,不是唯我獨高。在它的周圍,可謂群峰爭雄,競相昂首。僅在方圓20多公里的范圍內(nèi),海拔高達(dá)70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40多座。在其南面的3公里處,聳立著海拔8516米的世界第四高峰洛子峰和海拔7589米的卓窮峰;在其北面的3公里處,聳立著海拔7543米的章子峰;在其東面不遠(yuǎn)處,聳立著海拔8463米的世界第五高峰馬卡魯峰;在其西面附近,聳立著海拔7855米的努子峰。如果說有大山就有群峰的話,那么有群峰才有高峰。正是這些林立的高峰,使得最高峰珠穆朗瑪峰不能鶴立雞群,而只能默默地和其他高峰并肩而立,以至讓人亂眼迷離,難分高低。這樣,珠穆朗瑪峰的世界第一自然也就模糊在人們的視線之中了。
身為最高而不顯其高,這也許是一種最高的境界。
登上珠穆朗瑪峰峰巔,是世界上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愿望。
一個多世紀(jì)以來,在珠峰那銀白色的險峻陡坡上,閃現(xiàn)著一批又一批攀登者的背影。
也許是因為西方人喜歡探險,最早向這座地球最高峰發(fā)起挑戰(zhàn)的是英國人。
那是在一個氣候適宜的春夏之交,一個名叫豪伍德·布里的英國人,率領(lǐng)著一支登山隊來到了珠穆朗瑪峰腳下,拉開了人類首次攀登世界第一高峰的序幕。不用說,這無疑是一場險象環(huán)生、生死未卜的戰(zhàn)斗。在攀登的過程中,他們不僅要越過鋒利無比的冰刀脊、險峻異常的冰陡崖、或明或暗的冰裂隙、迷宮一般的冰塔林和隨時發(fā)生的雪崩區(qū),而且要應(yīng)對變幻莫測、反復(fù)無常的惡劣天氣。結(jié)果可想而知,他們失敗了。在此后的數(shù)十年里,英國人曾經(jīng)8次試圖問鼎珠峰,并有10余人遇難,但卻沒有取得一次成功。直至1953年,才由他們的后繼者埃德蒙·希拉里和丹增兩人第一次把人類的腳印印在了珠穆朗瑪峰峰巔,開創(chuàng)了人類登頂成功的新紀(jì)元。
在英國人登上珠峰后不久,中國人也不甘示弱,奮力邁開了攀登的新步伐。20世紀(jì)60年代初期,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把鮮艷的五星紅旗插上了珠峰之巔,譜寫了中國人第一次征服地球最高峰的歷史新篇章,他們的名字因此被廣泛地傳頌著,他們的事跡也因此被鐫刻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然而很多人卻不知道,就是在這次攀登中,有一個名叫劉連滿的人,在登至“第二臺階”時,毅然地把氧氣給了隊友,雖然自己沒能登頂,卻為隊友的攀登成功豎起了一架堅實的人梯。
在人類不斷攀登的陡險征途上,我們常常把贊美和榮譽(yù)獻(xiàn)給那些成功登頂?shù)娜藗?,而容易忽略背后那些默默奉獻(xiàn)、勇于犧牲的人士。殊不知,這些人也是成功者,同樣應(yīng)當(dāng)為他們建造一座輝煌耀眼的紀(jì)念碑。
隨著時代的變遷,攀登珠峰的內(nèi)涵也漸漸地發(fā)生了變化。如果說過去的登山是為了顯示人的意志力而挑戰(zhàn)自然極限的話,那么現(xiàn)在的登山則是為了和平與友誼,讓人類的明天更加美好。
1988年春天,這是一個令人難忘的季節(jié)。由中國、日本和尼泊爾三個國家組成的聯(lián)合登山隊,兵分兩路,從珠峰的南北兩側(cè)同時攀登,從而創(chuàng)造了會師峰頂、雙向跨越的偉大奇跡,友誼之花第一次在珠峰之巔綻放。時過兩年,也就是1990年,中國、美國和蘇聯(lián)的登山隊員相聚在珠峰腳下,并一道成功登頂,他們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向全世界宣示愛好和平的心愿。1993年,中國海峽兩岸的登山隊員,懷揣著同一個夢想,首次攜手挑戰(zhàn)珠峰取得勝利,在實現(xiàn)祖國和平統(tǒng)一的偉大事業(yè)中留下了自己厚重的足跡。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2008年5月8日上午,肩負(fù)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任務(wù)的中國登山隊,經(jīng)過艱苦攀登順利到達(dá)峰頂,由藏族女隊員次仁旺姆高擎的奧運祥云火炬在地球的最高峰熊熊燃燒,其輝煌的光焰照亮了天地,照亮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把奧運精神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推動著人類的和平、友誼與發(fā)展進(jìn)入到了一個更新更高的境界。
然而,近些年來,在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隊伍中,也出現(xiàn)了一些不該出現(xiàn)的身影。他們當(dāng)中,有旅游愛好者,有好奇探勝者,有一試身手者,有盲目冒險者,甚至還有白發(fā)蒼蒼者和身體殘疾者。這些從全球四面八方而來的人們,不僅使珠峰狹窄的登山小道變得人滿為患,而且那些隨意丟棄的廢物和垃圾嚴(yán)重地污染了珠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有那么幾個富豪,憑著自己的財大氣粗,不惜動用人力和物力,硬是裝模作樣地登上珠峰,以此向世人展示自己超凡的身價和本領(lǐng)。珠峰這座世界第一高峰,正在成為世界的最高娛樂場和最高名利場。攀登珠峰,已經(jīng)從神圣走向了庸俗,從美好走向了丑陋,已經(jīng)失去了它本來應(yīng)有的意義。
人類應(yīng)當(dāng)永遠(yuǎn)牢記,地球上只有一個珠穆朗瑪峰。讓我們懷著敬畏和虔誠小心翼翼地保護(hù)好這座冰清玉潔的世界第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