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勇
[摘 要]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課堂教學不再只局限于知識傳遞,開始更關注學生主體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基于此,圍繞預學案推動學生定向、合作學習促進反饋調(diào)整、多樣評價促進知識掌握三個維度具體進行闡述.
[關鍵詞] 掌握學習理論;初中數(shù)學;新課改
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掀起了初中數(shù)學教學改革浪潮,在這陣浪潮中,我認為,初中數(shù)學新課改主要應實現(xiàn)三大目標:一是教學更注重因材施教,全體學生能在教學中各得其所,全面發(fā)展;二是學生學習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作用得到凸顯,和教師共同成為教、學的參與者和實踐人;三是學生自主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不僅要吸收知識,更要掌握能力,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靈活應用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傳統(tǒng)初中數(shù)學以知識的大量輸送和操練為主要形式,通過教師主導的教學、練習來推動課堂教學,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處于從屬地位,學生之間的學習層級差異明顯. 傳統(tǒng)教學方式顯然已經(jīng)無法適應初中數(shù)學新課改的三大目標,新課程改革要有效推進和深化,需要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來指導. 布魯姆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教學應為全體學生服務,幾乎所有學生都應從課堂中獲益并得到知識能力的提升;他推崇反饋并矯正的學習方法,鼓勵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主能力在課堂中大放異彩;他的評價理論,為教學反饋、知識總結(jié)和學生分層發(fā)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我認為,這樣的掌握學習理論能夠為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面貌,對于落實新課程理念、推動新課程改革,均有積極意義. 基于此,我對掌握學習理論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了探究,得出三點建議,具體闡述如下.
借力預學方案,做好學生定向
學生定向是掌握學習理論教學應用的首要環(huán)節(jié),有效的學生定向可以為學生后續(xù)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為之后的掌握教學做好鋪墊. 這里的定向主要有三個層面:一是幫助學生明確需要實現(xiàn)的學習目標;二是幫助學生了解實現(xiàn)目標應采取的策略;三是幫助學生樹立能夠?qū)崿F(xiàn)學習目標的自信心.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完成這三個定向,我認為可以借助預學案來組織定向,需要遵循兩個原則:其一是預學案中學習目標的論述應該簡單明了、生動有趣、多元分解,盡可能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降低學生達到目標的阻力感,幫助學生更好地樹立信心;其二是預學案中學習策略論述應該清晰明確,多用圖形、圖表引導,幫助學生更為直觀準確地理解學習策略,促進學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學習.
例如,教學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七年級“相交線”的有關內(nèi)容時,我是這樣利用預學案開展學生定向的:在對學生學習目標的表述里我用了擬人的手法,將“能夠準確辨別對頂角和補角”表述為“知道對頂角和補角的樣貌,能夠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認出對頂角和補角”;將“知道對頂角相等并了解它的論證過程”表述為“記住對頂角相等這個最顯著的特征,并知道這個特征的由來”. 利用擬人手法,有利于增強學習目標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更為活潑的表述能讓學生感到這次課的學習內(nèi)容就是“認一認”“記一記”,有助于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促進學生更好地融入學習中. 在導學案中,我對學習策略的表述則用“三看”:一看三張圖,一眼找出對頂角;二看三張圖,找出相等的角和互補的角;三看三張圖,隨便指哪兩個角,都能說出它是什么角,有什么特點. 將教學策略簡單化、清晰化,學生則看得清楚,也覺得簡單,有助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和掌握學習.
■ 借力合作學習,推動反饋矯正
反饋矯正是掌握學習理論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知道,學習是通過理論學習、實踐應用、實踐反饋、方法矯正這樣一個閉環(huán),來實現(xiàn)學習方法調(diào)整和學習能力提升的,掌握學習理論正是基于對這一規(guī)律的準確把握,提出反饋矯正策略. 在初中數(shù)學運用反饋矯正策略,我覺得至少要達到兩個層面:一是盡可能縮短反饋時間;二是盡可能提升矯正準確率. 要在初中數(shù)學中實現(xiàn)這樣兩個層面,我認為可以借助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非常典型的集體學習活動,學生在合作討論、合作互動中能夠及時有效地獲取自身學習情況的反饋,并在群體討論中獲得最佳矯正策略,從而促進自身的學習調(diào)整和方法精進. 在初中數(shù)學利用合作學習進行反饋矯正時,我認為,教師可以采用練習互改和分組競爭等方式來促進反饋矯正在課堂合作學習中的實現(xiàn).
例如,教學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一元二次方程”這部分內(nèi)容時,我利用合作學習有效地推進學生的反饋矯正. 我組織合作學習的思路是“互改”“互講”“共議”. 我首先設計了五道練習題給學生,這五道題包含了開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綜合解題法等解題策略,基本上能夠較為全面地考查學生的知識學習情況. 學生完成練習之后,我讓學生進行“互改”,同桌之間兩兩互相批改對方的練習;修改完之后,學生進行“互講”,即學生之間分別根據(jù)對方的練習完成情況進行講評,這里的講評不僅包括對錯題的講評,也包括對好的解法、解題思路的講評. 這一步就是反饋的過程了. 通過互講,學生可以知道自己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對,同時由于互講過程中帶有指錯糾正,因此互講環(huán)節(jié)又是初步的矯正. 在互講環(huán)節(jié)中,學生互相評優(yōu)糾錯,這對他們的個人能力也是一次考查和鍛煉. 互講過后,就進行共議,我公布通用的解題思路,同時讓學生分享不同的解題思路,師生再對該解題思路進行評判. 這樣群策群議的過程,既有利于學生方法矯正,又有助于學生開闊思路,提升能力.
借力多樣評價,促進知識掌握
評價是掌握學習理論中非常核心的一項內(nèi)容,作為對學生學習行為的一種具有指導性的論述,評價對于學生加深知識理解、修正學習行為、增強學習信心等,均有積極意義.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多元數(shù)學評價,我覺得有三類評價必不可少:一類是診斷性評價,即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練習結(jié)果進行分析診斷,對學生的知識錯誤、方法缺陷提出建議;一類是發(fā)展性評價,即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就學生下一階段的發(fā)展方向、學習重點進行建議;還有一類是鼓勵性評價,初中生自主意識蓬勃發(fā)展,自尊心強且脆弱,在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利用鼓勵性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自信,貼近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
例如,教學人教版初中數(shù)學“有理數(shù)的混合運算”時,我出了這樣一道計算題:-22+6÷(-2)3 -2×5. 計算這道題時,有一名學生是這樣算的:“-22+6÷(-2)3-2×5=4--10=-6. ”顯然這位學生的問題出在沒有看清題目,把-22當作(-2)2來處理,答案自然錯了,對于這名學生,我是這樣評價的:“你幾乎已經(jīng)把這道題拿下了,老師都覺得應該給你對. 但是,老師再仔細一看,不對,-22跟(-2)2可不一樣,我想你一定是不小心看錯了. 做數(shù)學最重要的是細心,下次記得把題目看清楚. 做題呀,老師有一個訣竅,就是把運算法則牢牢記住. 回去好好復習一下,你肯定能更好. ”通過這樣的評價,先對學生的錯誤行為進行診斷,再對學生進行建議,最后對學生進行鼓勵. 評價以朋友對話的口吻,既照顧學生的自尊心,又多了一些親切感,學生容易接受,更利于學生改正錯誤、掌握知識、總結(jié)提升.
總之,掌握學習理論在初中數(shù)學新課改的應用,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角色和學習內(nèi)容,有助于學生發(fā)揮主體作用,自主進行學習調(diào)整,這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和數(shù)學教學改革均有積極意義. 但掌握學習理論也存在一定的瑕疵,它的有效利用需基于教師對于學生學習情況、知識能力的準確把握,需要教師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能動性與進取心,而這部分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實現(xiàn)的. 要真正將掌握學習理論與初中數(shù)學新課改結(jié)合起來有效利用,需要教師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充分研究學生的心理需求,打造更符合學生學習特點、知識水平和興趣方向的課堂,最終實現(xiàn)初中數(shù)學新課改的有效推進和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