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忠
溫嶺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浙江 溫嶺 317511
止嗽散加味湯聯(lián)合阿莫西林與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觀察
蔡金忠
溫嶺市第四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浙江 溫嶺 317511
目的:觀察止嗽散加味湯聯(lián)合阿莫西林與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6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給予阿莫西林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片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止嗽散加味湯治療。2組均治療5周。觀察2組臨床療效,比較治療前后pH值、血氧分壓(PaO2)、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變化。結(jié)果:總有效率觀察組95.8%,對照組77.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H值、PaO2、PaCO2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止嗽散加味湯聯(lián)合阿莫西林與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
慢性支氣管炎;止嗽散;阿莫西林;鹽酸氨溴索片
慢性支氣管炎一種慢性非特異性炎癥,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等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發(fā)生炎性反應,其病理特點主要是支氣管腺體增生,且黏液分泌逐漸增多;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咳嗽、咯痰或伴有喘息等癥狀[1]。隨著中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中醫(yī)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療效確切。近年來,本院以止嗽散加味湯聯(lián)合阿莫西林與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收到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觀察病例為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內(nèi)科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共96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對照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7~76歲,平均(62.6±3.2)歲;病程2~9年,平均(6.2±2.1)年;喘息型29例,單純型19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2例,大學以上文化程度16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5~78歲,平均(61.6±5.2)歲;病程2~13年,平均(7.2±2.2)年;喘息型27例,單純型21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31例,大學以上文化程度17例。2組年齡、性別、病程、病情、文化程度等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西醫(yī)診斷參照《內(nèi)科學》[2]標準,中醫(yī)診斷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標準。臨床表現(xiàn):咳嗽頻繁,近日加重,咳嗽,流清涕,痰多、白而稀,惡寒,氣喘,舌苔薄白,脈浮或浮緊,臨床辨證為寒痰證。同意本次研究并且自愿參與者。排除標準:肺癌、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等疾病引起的咳嗽、喘息等;心、肝、腎嚴重疾病以及藥物過敏者。
2.1對照組阿莫西林聯(lián)合鹽酸氨溴索片治療。給予阿莫西林(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0.5 g,口服,每天3次;鹽酸氨溴索片[山德士(中國)制藥有限公司]60 mg,口服,每天3次。
2.2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止嗽散加味湯治療。止嗽散加味湯組成:百部15 g,桔梗、紫菀、陳皮各10 g,茯苓、白術(shù)、荊芥、白前各12 g,炙甘草6 g。若患者為喘息型,加麻黃、射干;若患者咽喉干癢,加玄參、牛蒡子;若患者干咳無痰或痰少且不易咳出,加麥冬、蘆根和沙參;若患者咳嗽且痰多并伴有胸悶的癥狀,加紫蘇子、蒼術(shù)、半夏子治療。水煎服,每天1劑,分早晚服用。
2組均治療5周。
3.1觀察指標2組臨床療效。治療前后pH值、血氧分壓(PaO2)、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變化比較。
3.2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
4.1療效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評定。臨床控制: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病情顯著改善;顯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明顯好轉(zhuǎn),肺部濕啰音明顯減少甚至消失,咳痰量顯著減少并且痰液稀?。挥行В号R床癥狀及體征有所改善,肺部濕啰音有所減少,痰液稀??;無效:臨床癥狀及體征沒有得到明顯改善甚至有加重趨勢。
4.2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總有效率觀察組95.8%,對照組77.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2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變化比較見表2。治療后2組pH值、PaO2、PaCO2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變化比較(±s)
表2 2組治療前后血氣指標變化比較(±s)
組 別n pH值 PaO2(mmHg) PaCO2(mmHg)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48 48治療前7.23±0.02 7.22±0.03 1.92 0.0577治療后7.38±0.03 7.27±0.04 15.24 0.0000治療前64.3±7.3 65.8±7.2 1.01 0.3134治療后83.5±6.2 71.8±7.5 8.33 0.0000治療前58.7±5.2 58.1±5.4 0.55 0.5806治療后44.8±4.6 51.3±5.1 6.48 0.0000
4.42組不良反應比較2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血尿便常規(guī)檢查以及心電圖檢查均沒有異常表現(xiàn)。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慢性支氣管炎的發(fā)生率也呈現(xiàn)不斷上升的趨勢,環(huán)境污染、吸煙、感染、過敏等因素均可導致該疾病的上升。支氣管炎嚴重影響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因此有效控制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癥狀及體征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4]。
中醫(yī)學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多因外感風寒、飲食生冷等所致。外感風寒中傷肺臟,肺失宣降,久咳不愈,久咳更傷肺,致肺氣虧虛;飲食生冷中傷脾胃,脾虛不運,生痰化濁,浸漬肺臟;久病傷腎,腎不納氣,發(fā)為咳喘??梢姡灾夤苎灼錁嗽诜?,其本在脾,其根在腎,實為本虛標實之病機特點,痰飲是其主要標邪之一,以痰濁壅肺為標,以肺、脾、腎三臟俱虛為本。在治療上,急性期因邪實壅肺,治療須以宣肺化痰平喘為主;緩解期則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5]。止嗽散出自《醫(yī)學心悟》,具有止咳化痰、疏風解表作用,但以止咳為主、化痰為輔[6]。方中百部、紫菀、宣肺理氣祛痰;陳皮具有理氣、祛痰、調(diào)脾胃的作用;白術(shù)、茯苓健脾益氣;荊芥疏風解表,甘草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同達到健脾益氣、化痰止咳、溫肺的功效。阿莫西林以及鹽酸氨溴索片能夠控制炎癥的蔓延,防止進一步感染以及病情的遷延。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中醫(yī)治療,能夠?qū)烧叩膬?yōu)勢得到最大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控制感染范圍的擴大,提高了治療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本次觀察表明,總有效率觀察組95.8%,對照組77.1%,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pH值、PaO2、PaCO2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可以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綜上所述,止嗽散加味湯劑聯(lián)合阿莫西林與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不良反應少,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壯健.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55例[J].新中醫(yī),2010,40(1):69-70.
[2]陸再英,鐘南山.內(nèi)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6-62.
[3]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4]陳麗珍.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療效觀察[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2,31(2):25.
[5]張慶祥,閆平,鄭秀麗,等.宣降肺氣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研究[J].山東中醫(yī)雜志,2012,26(12):812-814.
[6]唐利文,劉正剛,蔡光先,等.止嗽散超微速溶顆粒治療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臨床觀察[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5,25(3):31-33.
(責任編輯:馬力)
R562.2+5
A
0256-7415(2015)09-0045-02
10.13457/j.cnki.jncm.2015.09.023
2015-04-22
蔡金忠(1985-),男,醫(yī)師,研究方向:內(nèi)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