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一芳
“要推進權力清單、責任清單,今年是在省一級公布,明年推向市縣一級,晾曬清單,讓社會監(jiān)督,也讓老百姓明白,權力不能濫用?!边@是李克強總理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的鏗鏘表態(tài)。新一屆中央政府成立以來,高度重視簡政放權,并推動建立權責清單制度。從一些地方和部門公布權責清單的實踐來看,此舉方便了百姓辦事,還有助于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部門的作用。
不過,公布權責清單只是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的“第一步”。權責清單的實施需要參照政府職能的行使,也需要聽取民聲需求,只有兩方面都契合好,才能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才能讓權責清單從紙面清單變?yōu)槔习傩湛吹靡?、摸得著的真實惠?/p>
法治政府的題中應有之義是權力“授之有據(jù)、行之有規(guī)、錯之有責”。因此,如何做好權責清單公開的相關工作,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方面,權責清單制度的建立必須有廣泛的社會參與度,要防止行政機關在權責清單中塞入“私貨”、留下后門——該下放的權力藏起來,不想承擔的責任推出去。用李克強總理的話說,是“可取消可不取消的,要下決心取消;可放權可不放權的,要下決心放權”,對“可與不可”的最終判斷權,不能是被改革對象自己。另一方面,在具體操作層面,還需要加快相關制度的建設和完善,實現(xiàn)權責清單的制度化和反腐常態(tài)化。要明確權力的“邊界”,依法定權。特別是對清單內(nèi)的權力越界、權力不作為等行為的處理,應以法律的形式使之更加明確,讓各種超出權力清單的行為受到約束或懲處,使權力行使者提高約束和自警意識。
改革之路從來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權責清單同樣如此。我們期待與深信,黨和政府絕對有能力在不斷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用權責清單編織好“制度的籠子”,管好權力并遏制腐敗,從而讓公權力真正回歸公共服務,讓服務型政府的陽光照進市場和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