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東,劉鉉東,卿大詠,李晶晶,王 軒
(1.油氣藏地質及開發(fā)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西南石油大學,四川 成都 610500;2.西南石油大學,四川 成都 610500)
注空氣技術是一種可有效提高深層低滲透油藏采收率的技術。傳統(tǒng)意義上的注空氣技術,包括稠油油藏火燒油層技術和輕質油藏高壓注空氣技術[1-2]。稠油注空氣低溫催化氧化采油技術,是利用空氣與稠油發(fā)生低溫催化氧化反應來提高稠油采收率的新技術[3-6]。2008年以來,該技術已經(jīng)在遼河油田杜80興隆臺等6個區(qū)塊應用192井次[7],高輪次蒸汽吞吐井平均周期產(chǎn)油量增加300 t以上,采出液含水率降低,采注比上升,經(jīng)濟效益顯著。在現(xiàn)場生產(chǎn)過程中,一般要求采出井O2濃度必須低于5%[7]。因此,在注空氣采油過程中,提高稠油的耗氧速率并預測地層中O2濃度的剖面分布,對采油全過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稱取100 g埕北稠油、100 g礦化水(礦化度為5932.97 mg/L)以及0.15 g過渡金屬催化劑[8](分別取ZnL、MnL、FeL)加入靜態(tài)恒溫氧化反應器中,密封。向反應器中通入2.4 MPa的空氣,恒溫進行低溫氧化反應,并利用SC-200氣相色譜配備(配備13X和GDX104)分析氧化尾氣組成,反應一定時間后,停止實驗。埕北稠油基本物性參數(shù)見表1。
表1 埕北稠油基本物性參數(shù)
稠油低溫氧化反應,是稠油與空氣在油藏溫度條件下反應生成水、烴類含氧化合物、CO2和CO的過程。目前,通常認為稠油低溫氧化反應由加氧反應和脫羧反應組成[9],前者表示稠油與空氣接觸生成烴類含氧化合物,后者表示烴類含氧化合物進一步氧化生成CO、CO2和H2O等。
加氧反應:
脫羧反應:
總反應式:
式中:ΔH1、ΔH2、ΔH 為反應焓變,kJ/mol;x、y、z、α、β、γ為化學反應系數(shù)。
表2為不同催化劑條件下的低溫氧化實驗條件和結果。由表2可知,過渡金屬催化劑存在條件下,氧化尾氣中O2的濃度較低,耗氧速率明顯上升,表明FeL、MnL和ZnL均對稠油低溫氧化過程具有催化作用,尤其是有ZnL存在條件下,平均耗氧速率[10]較非催化氧化過程提高了1.81倍。3種過渡金屬催化劑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依次為 ZnL、MnL、FeL。此外,催化氧化后尾氣中的CO2含量上升,表明催化劑可促進脫羧反應的進行。
表2 不同催化劑條件下的低溫氧化實驗條件和結果
不同溫度條件下,氧化尾氣中O2濃度的變化見表3、4。實驗結果表明:埕北稠油在100~120℃內(nèi)具有良好的低溫氧化反應活性。反應溫度越高,尾氣中O2的濃度越低,平均耗氧速率越高;隨著反應溫度的升高,非催化氧化與ZnL催化氧化平均耗氧速率之間的差異逐漸減小,表明ZnL在較低溫度條件下的催化效果更明顯?,F(xiàn)場生產(chǎn)過程中,受蒸汽有效加熱半徑的限制,遠離井筒地帶的溫度較低。因此,在注空氣過程中伴注ZnL,對稠油注空氣采油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表3 非催化氧化條件下尾氣中O2濃度的變化
表4 ZnL催化條件下尾氣中O2濃度的變化
基于反應動力學討論的一般方法[9]可得公式:
同時,由于靜態(tài)恒溫氧化反應實驗中,稠油相對于O2是過量的,即稠油的濃度不影響反應速率[9],故取 m=0,得到公式:
根據(jù)反應動力學處理方法中的嘗試法,采用0級反應模型和1級反應模型對表3、4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表5列出了不同反應溫度、催化和非催化條件下的低溫氧化反應速率常數(shù)。由表5可知,非催化條件下,稠油低溫氧化表現(xiàn)為擬0級反應,而當ZnL存在時,稠油低溫氧化反應則表現(xiàn)為擬1級反應。
表5 非催化和催化條件下低溫氧化反應速率常數(shù)
由Arrhenius方程可知,lnk與1/T呈線性關系,斜率即為-Ea/R,截距為lnA。其中Ea為反應活化能,A為反應頻率因子。因此,由表5可作lnk—1/T圖,見圖1。
圖1 催化和非催化條件下lnk—1/T關系
由圖1可知,lnk與1/T呈線性關系,線性擬合度較高。結合Arrhenius方程,可得非催化和催化條件下稠油的低溫氧化反應動力學參數(shù)(表6)。當ZnL存在時,低溫氧化反應由非催化的0級反應變?yōu)?級反應,反應活化能由92.385 kJ/mol降至77.576 k J/mol,降低了16.03%。這表明在相同溫度條件下,ZnL可有效增加單位質量反應物的活化分子數(shù),提高稠油低溫氧化反應速率。同時反應動力學參數(shù)的確定在油藏數(shù)值模擬和開發(fā)方案的編制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注氣量、催化劑用量和反應溫度的優(yōu)選,地層中O2剖面分布的預測及悶井時間和生產(chǎn)周期的確定等。
表6 稠油低溫氧化反應動力學結果
(1)埕北稠油在100~120℃條件下具有良好的低溫氧化反應活性,隨著反應溫度上升,平均耗氧速率逐漸上升;篩選的3種催化劑的催化活性由高到低為:ZnL、MnL、FeL。
(2)ZnL的加入使稠油低溫氧化反應級數(shù)由非催化的0級反應變?yōu)榱?級反應,反應活化能由92.385 kJ/mol降 至 77.576 kJ/mol,降 低 了16.03%;ZnL可顯著降低稠油低溫氧化反應活化能,加快稠油低溫氧化反應,對注空氣采油全過程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義。
(3)稠油低溫催化氧化反應動力學參數(shù),為油藏數(shù)值模擬和開發(fā)方案的編制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數(shù)據(jù)。
[1]Ursenbach M G,Moore R G,Mehta S A.Air injection in heavy oil reservoirs—a process whose time has come(again)[J].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2010,49(1):48 -54.
[2]Moore R G,Mehta S A,Ursenbach M G.A guide to high pressure air injection(HPAI)based oil recovery[C].SPE75207,2002:1 -7.
[3]唐曉東,崔盈賢,孟科全,等.注空氣催化氧化渤海稠油降粘工藝可行性探討[J].西南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0(3):141 -145.
[4]蔣生健,唐曉東,等.稠油注空氣低溫催化氧化技術適應性研究[J].特種油氣藏,2014,21(5):130-133.
[5]Jia H,Zhao J,Pu W,et al.Thermal study on light crude oil for application of high-pressure air injection(HPAI)process by TG/DTG and DTA tests[J].Energy & Fuels,2012,26(3):1575 -1584.
[6]Huang H,Donnellan Iii W H,Jones J H.Evaluation of surfactant from oxidized hydrocarbons in enhanced oil recovery[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1991,6(3):193 -200.
[7]郎寶山.稠油注空氣輔助蒸汽吞吐機理認識與實踐[J]. 當代化工,2014,43(10):2122-2125.
[8]王煥梅,唐曉東,孟科全,等.稠油注空氣催化氧化采油催化劑的制備與評價[J].精細化工,2009,26(6):566-569.
[9]王蕾,湯靈芝,張亮,等.稠油低溫氧化動力學實驗與模型研究[J].應用化工,2013,42(2):259-263.
[10]Niu B,Ren S,et al.Low -temperature oxidation of oil components in an air injection process for improved oil recovery[J].Energy & Fuels,2011,25(10):4299 -4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