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芬
縉云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浙江 縉云321404
中風恢復期患者應用手法按摩結合情志護理研究
鄭麗芬
縉云縣第二人民醫(yī)院護理部,浙江 縉云321404
目的:觀察對中風恢復期患者應用手法按摩結合情志護理的臨床療效。方法:將122例中風恢復期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61例,對照組行中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手法按摩及情志護理,比較2組的神經功能缺損、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焦慮、抑郁及徒手肌力等情況。結果:與干預前比較,2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CNS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與干預前比較,2組運動功能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FMA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與干預前比較,2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與干預前比較,2組焦慮、抑郁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與干預前比較,觀察組實施干預后的徒手肌力好轉(P<0.05),2組實施干預后MMT分級情況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結論:對中風恢復期患者應用手法按摩及情志護理,可明顯改善其感覺、心理、運動、行為能力等功能。
中風;手法按摩;情志護理
中風(stroke)即腦卒中,是一系列急性腦血管循環(huán)障礙性疾?。▌用}痙攣、狹窄、閉塞、破裂等)的總稱,以腦出血、腦梗死等為主[1]。根據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國內每年新增腦卒中患者約150萬,雖然死亡率明顯下降,但其致殘率高達86.5%,5年復發(fā)率約為30.0%,即使患者幸存,也會留有不同程度的運動、心理、神經、認知功能等障礙,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也為其家庭帶來了沉重負擔[2]。因此,如何盡快改善腦卒中后各類功能障礙,是臨床關注的新重點。筆者探討了對中風恢復期患者應用手法按摩結合情志護理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病例選擇 符合中風相關診斷標準[3],且經CT、核磁共振成像(MRI)等檢查確診。納入標準:處中風恢復期,即發(fā)病2周~6月;年齡55~80歲;病情穩(wěn)定,無明顯意識障礙,但有肢體功能障礙;簽署知情同意書且自愿入組者。排除標準:蛛網膜下腔出血、腦干出血、血管瘤破裂出血;復中;行溶栓治療,或行腦出血手術;昏迷;有精神病史,或近期服用過抗抑郁、焦慮類藥物;合并其他重要臟器、系統(tǒng)嚴重疾患;老年性癡呆,腦萎縮,聾啞或失語者。剔除標準:不符合納入標準;未按研究方案實施相應護理;因復中或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伴隨疾病終止試驗;自行退出者。
1.2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就診住院的中風恢復期患者122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各61例,觀察組男38例,女23例;年齡56~80歲,平均(68.3±8.9)歲;腦梗死50例,腦出血11例;病變部位數,1個24例,2個27例,≥3個16例;癱瘓肢體,左上肢14例,左下肢16例,右上肢17例,右下肢14例。對照組男40例,女21例;年齡55~80歲,平均(67.3±9.1)歲;腦梗死48例,腦出血13例;病變部位數,1個22例,2個28例,≥3個15例;癱瘓肢體,左上肢16例,左下肢15例,右上肢17例,右下肢13例。2組一般資料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顯著性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對照組 予以中風常規(guī)護理,主要內容如下:保持病室光線柔和、安靜整潔,避免一切不良刺激(如強光、噪聲等);患者應臥床休息,若中臟腑,取頭部稍高平臥位;若中經絡,取去枕平臥位;若流涎、嘔吐物較多,宜將頭偏向一側,若有煩躁表現,應加床欄;在護理過程中,保持單位清潔,盡量減少患者裸露時間,注意防寒保暖,四肢尤為重要,對于半身不遂者,應保持四肢功能位置,定期為其翻身拍背;定期清洗口腔(金銀花、甘草、鹽水),若眼瞼不能閉合,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再覆蓋濕紗布,若尿失禁,留置導尿管,定期沖洗膀胱;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若發(fā)生劇烈頭痛、嘔吐(血)、頸項強直等,應立即告知醫(yī)師處理;實施辨證施護,如陽閉證,應冰敷頭部,針刺人中、風池、涌泉等相關穴位;脫證,應灸神闕、關元、氣海等穴位;尿潴留者,應按摩關元、氣海、中渚等穴位;便秘者,可予以番瀉葉、麻仁丸等泡水喝,飲食宜清淡,應以低糖易消化類為主,多食蔬菜、水果,禁煙酒;若吞咽困難,可予以米湯、菜湯、牛奶、豆?jié){等鼻飼;神志清醒者,予以心理護理,增強其治愈信心,強調忌怒,避免情志刺激;強調生活作息規(guī)律、心情舒暢、功能訓練等的重要性,以防復發(fā)。
2.2 觀察組 在中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予以手法按摩及情志護理。手法按摩:患者取仰臥位,選擇癱側上肢的合谷、內關、曲池、少海及下肢的涌泉、昆侖、照海、內外膝眼等穴位;執(zhí)行者一只手與患者合谷穴交叉后,以拇指指腹、中指或示指分別按壓合谷、內關,另一只手以拇指、中指或示指分別按壓曲池、少海;與此同時,托住肘關節(jié),將上肢托起,在肱骨外旋狀態(tài)下,依次做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腕關節(jié)、指關節(jié)等運動;執(zhí)行者一只手以拇指、示指同時按壓癱側下肢內外膝眼,另一只手以中指或示指、拇指分別按壓照海、昆侖,注意虎口過跟腱;與此同時,雙手抬起癱側下肢,做髖關節(jié)運動,按壓膝眼的手改握癱側小腿,中指或示指捏壓承山,再做癱側屈膝、屈髖運動,中指或示指捏壓承山,后活動踝關節(jié);每個動作重復10~20遍;每隔1~2 h翻身1次,選擇平臥位、健側臥位交替,盡量減少患側臥位。情志護理:在常規(guī)心理護理基礎上,加行以下護理:在患者康復治療過程中,根據其文化程度、愛好、性格等,為其播放同質音樂,如抑郁者,宜聽歡快的喜相逢、小開門等;焦慮者,宜聽舒緩的梁祝、藍色多瑙河等,治療完成后,為其播放相聲、小品等可娛樂身心的節(jié)目,每天1次,每次1 h;根據“喜勝憂”的中醫(yī)思想,鼓勵患者多與醫(yī)護人員、家屬交流回憶以往愉快的事情,經常為其講述幽默風趣類故事,以通過喜悅抑制抑郁;根據“一念代萬念”的中醫(yī)思想,指導患者通過30m in靜臥、靜坐、靜立等方法達到自我控制,期間引導患者想象在自己最喜歡的環(huán)境做最喜歡的事情,以緩解負性情緒。
2組均護理干預1月。
3.1 觀察指標 神經功能缺損評價量表(CNS)[4]:共分為意識、語言、面癱、水平凝視功能、肌力(上肢、手、下肢)、步行能力等項目,總分以0~45分計,分值越高,提示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運動功能評價量表(FMA)[5]:共分為50個項目(上肢運動、下肢運動測評各占33項、17項),每項均采用三級評分制,以0~2分計,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運動功能越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評價(Barthel指數)[6]:共分為修飾、洗澡(二級評分制,0分、5分),穿衣、進食、用廁、小便及大便控制、上下樓梯(三級評分制,0分、5分、10分),平地行走、床椅轉移(四級評分制,0分、5分、10分、15分)等10個項目,總分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越好。漢密爾頓焦慮、抑郁量表(HAMA、HAMD)[7]:前者共有14個項目(軀體性焦慮、謹慎性焦慮因子各占7項),采用五級評分制,以0~4分計,分值越高,提示焦慮癥狀越嚴重;后者共有24個項目(7個因子),采用五級評分制,以0~4分計,分值越高,提示抑郁癥狀越嚴重。徒手肌力評價(MMT)[8]:采用六級評價制,即0級、1級、2級、3級、4級、5級分別表示零、微弱、差、可、良好、正常。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
4.1 2組CNS評分比較 見表1。與干預前比較,2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CNS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1 2組CNS評分比較±s) 分
表1 2組CNS評分比較±s) 分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61 61干預前18.9±7.4 18.2±7.9干預后11.5±5.8①②14.8±7.0①
4.2 2組FMA評分比較 見表2。與干預前比較,2組運動功能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FMA評分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2 2組FMA評分比較±s) 分
表2 2組FMA評分比較±s) 分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61 61干預前28.1±19.4 28.9±20.4干預后50.0±20.5①②37.5±19.6①
4.3 2組Barthel指數比較 見表3。與干預前比較,2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Barthel指數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3 2組Barthel指數比較±s)
表3 2組Barthel指數比較±s)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61 61干預前34.5±19.8 35.1±20.6干預后56.5±20.0①②47.2±21.1①
4.4 2組HAMA、HAMD評分比較 見表4。與干預前比較,2組焦慮、抑郁情況均好轉(P<0.05)。2組干預后HAMA、HAMD評分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4 2組HAMA、HAMD評分比較±s) 分
表4 2組HAMA、HAMD評分比較±s) 分
與本組干預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干預后比較,②P<0.05
組別觀察組對照組n HAMA HAMD 61 61干預前20.9±11.3 20.5±10.8干預后12.1±7.8①②16.8±10.5①干預前24.0±13.4 23.9±13.1干預后14.3±9.5①②20.5±12.6①
4.5 2組MMT分級情況比較 見表5。與干預前比較,觀察組實施干預后的徒手肌力好轉(P<0.05),2組實施干預后MMT分級情況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5 2組MMT分級情況比較 例
偏癱是中風后最常見的癥狀。從中醫(yī)學角度看,偏癱是指單側上下肢癱瘓,不能隨意任用的癥狀,可分為弛緩性、拘攣性。歷代醫(yī)家對其的康復治療均有貢獻,為臨床積累了豐富的針灸、導引、推拿等治療經驗,早期導引按摩在促進中風患者運動功能恢復中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中,手法按摩的穴位選擇了癱側上肢的合谷、內關、曲池、少海及下肢的涌泉、昆侖、照海、內外膝眼。合谷(手陽大腸經原穴),具有通經絡、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脈經氣通暢;內關(絡穴),主治與氣機阻滯相關的肢體、臟腑器官等病變,與曲池穴配合,可治上肢不遂;曲池(手陽明經合穴),與合谷配合,主治上肢癱瘓;少海(手少陰心經和穴),具有理氣通經、寧心安神的功效,主治手顫、臂麻酸痛、肘臂屈伸不利;涌泉(足少陰腎經井穴),具有通絡強筋的功效,主治頭暈、頭痛、中風昏迷、癲狂、下肢疾病等;昆侖(足陽膀胱經經穴),主治頭痛、目眩、腰痛、肩背拘急、腳跟痛等;照海(足少陰腎經經穴),具有調理經、氣、血的功效,主治下肢痿痹、失眠、目痛、癲癇、癃閉等;膝眼(足陽明胃經經穴),具有通經活絡,理氣消腫,疏風散寒的功效,主治下肢癱瘓、關節(jié)屈身不利、膝痛等。另外,在手法按摩的同時,應遵循“活動范圍從小到大”的原則活動各關節(jié)(肩、肘、腕、指等關節(jié)),雙手配合,邊動邊按。中醫(yī)學理論指出,中風預后與情志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在中風恢復期應用情志護理是相當關鍵的。情志護理是利用中醫(yī)情志學說或西醫(yī)心理行為學說等理論、方法來調控患者情緒、行為等心身疾病的護理手段,具有簡便、易行、有效、安全等特點。主要通過調控、解除、矯正、抑制負性情志(即否定性情志),培養(yǎng)、扶持、建立、塑造正性情志(即肯定性情志),以促進個體心身健康的恢復;類似五行相克,五志(即喜、怒、悲、憂、恐)之間也相互制約著,如喜勝憂,而利用情志相勝法,便可促使負性心理趨于平衡,歸于正常;良性精神導向(如歡樂等),對機體生理有正性作用(良性),對某些器質性或功能性病變也有獨特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實施護理干預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運動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均有明顯改善,觀察組的焦慮、抑郁及徒手肌力情況也有明顯改善,觀察組各療效指標改善更為明顯(P<0.05),提示對于中風患者,常規(guī)護理聯(lián)合手法按摩、情志護理干預的療效更優(yōu)。
規(guī)范化的早期康復療法,可改善中風患者的感覺、心理、運動、行為能力等功能,但改善程度還取決于治療、護理的持續(xù)性。因此,在急性期康復訓練后,恢復期的康復訓練及護理(如手法按摩、情志護理等)也相當重要,其中不僅包括住院期間,還應延續(xù)到家庭。為保證患者出院后仍可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康復訓練及護理,可在患者住院期間,指導其家屬練習手法按摩,學習情志護理等的具體實施方法。但因家屬的文化程度、依從性有異,配合度并不一,而家庭護理不到位,極可能影響中風患者的恢復,降低其生存質量。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院外康復護理療效值得深思。
[1]凌云.112例進展性腦卒中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2(6):710-712.
[2]徐靜靜.中風恢復期中西醫(yī)康復護理研究綜述[J].中國臨床研究,2011,3(11):120-122.
[3]方積乾.衛(wèi)生統(tǒng)計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538.
[4]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1997,17(5):313-315.
[5]Rabadi MH,Rabadi FM.Comparison of the action research arm test and the Fugl-Meyer assessment as measures of upper-extremity motor weakness after stroke[J].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Rehabilitation,2006,87(7):962-966.
[6]Leung SO,Chan CC,Shah S.Development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dified Barthel Index-validity andreliability[J].Clin Rehabil,2007,21(10):912-922.
[7]Garcia-Campayo J,Zam orano E,Ruiz M,et al. Cultural adaptation into Spanish of the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scale as a screening tool[J]. Health Qual Life Qutcomes,2010,8(1):8.
[8]繆鴻石,朱鏞蓮.腦卒中的康復評定和治療[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6:22.
(責任編輯:駱歡歡,李海霞)
R743.3
A
0256-7415(2015)02-0287-03
10.13457/j.cnki.jncm.2015.02.131
2014-10-04
鄭麗芬(1965-),女,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