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梅
(長春市兒童醫(yī)院信息科,吉林 長春 130061)
小兒臨床反復肺炎危險因素病例對照研究的因素分析
邱麗梅
(長春市兒童醫(yī)院信息科,吉林 長春 130061)
目的 探討分析小兒臨床反復肺炎發(fā)生的危險因素。方法 針對性的選取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進行小兒反復肺炎和單次肺炎治療的220例患兒為研究對象,小兒反復肺炎患兒110例為實驗組,小兒單次肺炎患兒110例為對照組,然后對兩組患兒的臨床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在喘息病史、藥物過敏史和粒細胞減少癥上,實驗組患兒明顯多于對照組患兒,二者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喘息病史、藥物過敏史和粒細胞減少癥是造成小兒出現(xiàn)反復肺炎的主要危險因素。結論 研究表明,如果患兒有藥物過敏史、喘息病史和粒細胞減少癥等,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患兒發(fā)生反復肺炎的概率。
臨床反復肺炎;危險因素;對照研究
肺炎時導致小兒住院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之一,也是小兒在成長過程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研究表明,在發(fā)展中國家每年兒童發(fā)生肺炎的概率為10%,同時發(fā)生反復肺炎的概率達到7.9%~9%[1],該疾病使由于病原微生物去、免疫損傷、藥物過敏等導致肺泡和肺間質出現(xiàn)炎癥的疾病[2]。該疾病的發(fā)生嚴重影響患者的家庭生活,嚴重時甚至威脅到患兒的生命,本文對220例來我院進行反復肺炎(實驗組)和單次肺炎(對照組)治療的患兒進行分組研究,研究結果顯示,藥物過敏史、喘息病史和粒細胞減少是引發(fā)患兒出現(xiàn)反復肺炎的主要危險因素?,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基本資料:選擇自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來我院進行小兒反復肺炎和單次肺炎治療的患兒220例,分成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110例,患兒是反復肺炎患者,男60例,女50例,年齡在1~4歲,體質量在5~14 kg;對照組110例,患兒都是單次肺炎患者,男65例,女45例,年齡在1~4歲,體質量在3~14 kg。其中實驗者患兒肺炎的發(fā)生次數(shù)為1年內多于2次,或者是肺炎發(fā)生的次數(shù)多于3次。
1.2方法:采集記錄兩組患兒在初次就診時的年齡、性別、體質量、藥物過敏史、同時對患兒進行血常規(guī)檢查的相關的資料進行記錄、以及患兒的早產史、喘息史、母乳喂養(yǎng)史、肺炎支原體的抗體和血清免疫學等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系統(tǒng)化的統(tǒng)計分析[3]。
1.3統(tǒng)計學方法:本研究數(shù)據(jù)資料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處理,所有的計量資料均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統(tǒng)計處理采用χ2和t檢驗。各個指標首先應用單因素χ2檢驗,篩選出影響較大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然后再進行多因素分析,篩選出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變量,并計算出各個因素的OR值和95%可信區(qū)間值(CI 95%),P<0.05表示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單因素分析:從單因素角度分析顯示,在喘息史、藥物過敏史和粒細胞減少癥方面,實驗組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2多因素分析:從多因素角度分析顯示,喘息史、粒細胞減少癥和藥物過敏史是引起實驗組患兒發(fā)生反復肺炎的危險性因素,在臨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見表2。
表1 從單因素角度分析兩組發(fā)病危險性因素
表2 從多因素角度分析實驗組患兒出現(xiàn)反復肺炎的危險性因素
肺炎是小兒在成長過程中非常容易感染的一種疾病,如果患兒患有這種疾病,并且在發(fā)病期間得不到充分及時的治療,會給患兒以后的成長帶來嚴重的影響,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會給患兒的生命健康和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4]。本研究表明,在110例發(fā)生反復肺炎的患兒中,有喘息史的患兒有55例,占50%,有藥物過敏史的有56例,占50.9%。將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進行比較分析,有藥物過敏史的患兒,發(fā)生反復肺炎的概率是沒有藥物過敏史患兒的3倍,有喘息病史的患兒,發(fā)生反復肺炎的概率是沒有喘息病史的患兒的9倍。在本組的110例發(fā)生小兒反復肺炎的患者中,有粒細胞減少癥的患兒有58例,占53%,將兩組進行比較表明,有粒細胞減少癥的患兒發(fā)生反復肺炎的概率是沒有粒細胞減少癥患兒的2.5倍。
同時,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兒進行單因素分析,發(fā)現(xiàn)在喘息史、藥物過敏史和粒細胞減少癥方面,實驗組患者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另外,多因素角度分析表明,喘息史、粒細胞減少癥和藥物過敏史是引起患兒發(fā)生反復肺炎的危險性因素,在臨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因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應該對這些患兒的臨床資料和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找到引發(fā)反復肺炎發(fā)生的主要因素,針對病因,采取綜合治療,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和預防效果。
[1]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呼吸學組,《中華兒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兒童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管理指南(試行)(上)[J].中華兒科雜志,2007,45(2): 83-90.
[2]蘇朝宇.230例兒童反復呼吸道感染致病因素分析[J].新疆醫(yī)科大學,2011,34(8): 321-323.
[3]Don M,F(xiàn)asoli L.Recurrent respiratory infections and phagocytosis in childhood[J].Pediatrics Intenational,2007,49(1): 40-47.
[4]陽艷麗,潘玉琴.哮喘患兒外周血調節(jié)性T細胞和Th1/Th2的變化及其與哮喘病情的關系[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1,13(13):482-486.
R725.6
B
1671-8194(2015)012-01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