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衛(wèi)星
這座城市的名字,是可以像蓮花一樣從朱唇上輕吐出來的。當(dāng)你吐出第一個字時,已覺得唇齒留香了,另一個字抿在嘴里,可以抿出軟糯的感覺來,抿得它化在你的舌根,甜到你的心頭。它的名字叫蘇州。
蘇州已兩千五百歲了,但它依然長發(fā)飄飄、身姿婀娜,仿佛永遠(yuǎn)不老。蘇州就像下凡的仙女,每到春天來臨,就會水聲輕靈,呈現(xiàn)出曼妙的身段。
這么一說,你一定想在草色入簾的季節(jié)到蘇州來,扮一回景中人,吟唱杜麗娘那句“不到園林,不知春色如許”。是的,蘇州園林,僅幾塊亂拼花窗,就能乍現(xiàn)它的精細(xì)靈活;只一條曲折長廊,就能隱藏它的悲歡離合。
但我不會先帶你去那些地方,我要帶你到平江路走一走。
平江路是蘇州保存相對完好的一條老街,綿延三四里,兩側(cè)伸出眾多歷史悠久的小巷,比如東花橋巷、懸橋巷等。光這些巷名就很有味道,讓你心底輕泛起些許漣漪,腦中生出許多遐想。
他的“另一半”—平江河,同樣綿延三四里,幾千年如一日,正像我們和自己深愛的人約定的那樣,相依相伴,終老不棄。
要穿軟底的平跟鞋,甚至納底的粗布鞋走在平江路上,不要在凹凸不平、老實厚重的長條街石上敲擊出“的咯的咯”的聲音,不要去驚動歷史。要打《雨巷》姑娘撐過的那把油紙傘,不管逢不逢見一個丁香一樣結(jié)著愁怨的姑娘,要把心頭事了無塵埃地放下……你會覺得走出了另一片天地,走進(jìn)了夢中的世界。
一側(cè)枕河石欄把時光流轉(zhuǎn)、歲月冉冉訴說給你。俯身探視石欄光滑的古井,你會平添感慨:兩千年了,歷盡滄桑,它依然清澈無比!
如果走累了,就拐到中張家巷去轉(zhuǎn)轉(zhuǎn),那里有昆曲博物館,評彈博物館,還有蘇州最老的書局百花書局。你可以到昆曲博物館的戲臺上去過把癮,也可以到百花書局去淘線狀的方塊字,還可以在評彈博物館聽一曲評書,消受半個下午。品著茶、搖著扇,或剝著瓜子,臺上著長衫穿旗袍的演員說啥唱啥,盡管多半聽不懂,但你照樣會在老蘇州們哄笑開來的當(dāng)口“撲哧”一聲,淚水漣漣的時候掏出手絹……
該是一聲長調(diào)把你的魂魄召回到平江路。那是藍(lán)印花布、提籃小賣的農(nóng)家大嫂拖著長聲在沿街叫賣“阿要白蘭花”。這一聲聲長調(diào)被花香包圍,你被它們牽引著,一不留神就走到了藕園。蘇州眾多園林中,藕園排不上座次。若論古樸,有宋代滄浪亭;若論雄深,有元代獅子林;若論雍容,有明代拙政園;若論清幽,有清代留園……而這藕園,仿佛當(dāng)年園子主人在攤開的圖紙上只畫寥寥幾筆,顯得太過隨性散淡。但這正合了平江路的風(fēng)韻。
走出平江路,就是喧鬧無比的干將路,這是蘇州古城的主干道。望著車水馬龍又擁擠不堪的街市,想著如何才能在滾滾車輪中穿過狹窄的斑馬線,你會生出感慨:平江路是多美的一段歷史!
我轉(zhuǎn)過身來,在你,也在自己耳邊低語:“這個城市,曾經(jīng)到處都是平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