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娥
摘要:建筑工程識圖能力是高職建筑工程類專業(yè)學生一項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相當一部分學生臨近畢業(yè)了還看不懂建筑工程施工圖,主要問題表現(xiàn)在學生對建筑工程構造及做法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學生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個系統(tǒng)的過程。
1.引言
工程圖紙被喻為“工程界的語言”,對于從事建筑工程專業(yè)領域的人員來說,無論你從事設計,施工員,造價員,監(jiān)理員等工作,識讀施工圖是高職土建類學生畢業(yè)后面臨的首要工作任務,是從事建筑行業(yè)一切專業(yè)技術工作的基礎,因此,高職土建施工類專業(yè)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項任務,但是,在實習生頂崗實習巡查指導中,我們發(fā)現(xiàn)很多建筑類專業(yè)學生頂崗時還不能完全全面的識讀工程圖紙,識圖能力在剛剛走上工程崗位時還不能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 針對這些情況,教師要把建筑識圖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為了使高職學生盡快的適應工作崗位,實施“零距離”上崗,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我們在在課程中設置了一周的建筑施工圖實訓,采用具體的工程圖紙模擬工程中圖紙會審的過程開展實訓,用以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效果較好,學生的識圖能力普遍提高。
2.建筑識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初學建筑制圖課程時因空間想象能力差感到學習困難,在識讀建筑工程時因缺少感觀認識和建筑構造、建筑結構等知識難以識讀建筑施工圖;在大學二年級時,建筑識圖基礎不扎實的學生懼怕在專業(yè)課中識讀工程圖,也影響了相關專業(yè)課的學習,然后所學的知識都是零散的,沒有接觸實際的工程圖紙,在一些頂崗實訓中,有些學生看到一疊疊的圖紙根本無從下手,從來都沒有接觸過識圖訓練。對于一些制圖標準由于也沒有接觸實際的工程圖紙也掌握不了。
3.建筑識圖基礎理論的培養(yǎng)
建筑施工圖識讀過程是一個思維過程,是根據(jù)必備的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實踐經驗去解讀房屋建筑圖紙所表達的建筑物的形狀、大小、構造及有關技術要求等內容。筆者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一年級學生初學建筑制圖課程時因空間想象能力差感到學習困難,在識讀建筑工程時因缺少感觀認識和建筑構造、建筑結構等知識難以識讀建筑施工圖;在大學二年級時,建筑識圖基礎不扎實的學生懼怕在專業(yè)課中識讀工程圖,針對這些問題,采用了現(xiàn)場教學法,模型教學法,工程案例教學法。
3.1 模型教學法
(1)觀看模型,掌握建筑工程投影原因
在學習《建筑工程制圖》課程中,教學中讓學生看基本形體如棱柱、棱錐或者基本模型,增加他們對三視圖之間投影關系的感性認識,驗證投影原理。同時課后布置根據(jù)投影圖轉換繪制作業(yè),來提高學生空間想象力及建筑形體的表達方法。
(2)模型制作與施工圖識圖相結合
對于結構施工圖,由于現(xiàn)場教學不好組織,鋼筋工程屬于隱蔽工程,很難看到鋼筋的配筋情況,因此,從圖紙到實際有很大的難度,也是很多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針對同學們對結構鋼筋圖看不懂,在課程教學中引入小型結構模型的制作,在模型的制作過程中,讓同學們明白一些鋼筋的具體布置,與結構圖識圖理解過程不謀而合。此方法作為提高識圖能力的輔助手段,發(fā)揮了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在空間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上,省去了繁瑣的空間想象能力思維引導過程。
3.2 現(xiàn)場教學
在學生識圖教學過程中,常常會有學生提一些看似簡單卻又不怎么好解釋的問題,如:“這是什么呀”,“什么是散水、女兒墻”等,其實這些在課堂中都已經講解過,但是由于一些構造抽象,講解過后沒有留下任何印象,有些即使了解,但也弄不清楚,其實很多問題在課堂上解釋半天,只要帶學生到現(xiàn)場一看就什么都知道了,于是,帶學生進入現(xiàn)場進行實際現(xiàn)場教學試必不可少的,但是對于一些在建工程的施工單位而言,由于安全問題,不愿接受學生到施工現(xiàn)場學生,因此,目前進行現(xiàn)場教學對象主要是已投入施工的工程,比如學校的教學樓,宿舍樓。對于現(xiàn)場教學要進行很好的組織,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筆者的教學經驗中,總結如下幾點。(1)教師應事先確定教學的實際工程,弄清該工程的構造特點,以安排具體的教學內容。(2)將學生分組,每小組5-7個人。(3)布置適當?shù)膶W習任務,以至于使學生不至于走馬觀花。甚至無所事事,比如要求學生帶好小圖版、筆記本、卷尺等用具,對實際工程構件進行測量、記錄,并繪制在圖板上。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對建筑工程構造做飯建立了形象直觀的認識,加深了相關構件含義的理解。還能將建筑工程制圖方面知識加以運用,從而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建筑工程識圖方面的能力。
4.基于工程實踐案例教學
在學習完建筑工程制圖、建筑構造以及建筑結構課程后,為了學習能夠系統(tǒng)的接觸工程中的圖紙,安排了一周建筑識圖實訓課程。
實訓時間的安排:我們的建筑識圖實訓周安排在三年級開學初,恰好在學生學習完基本專業(yè)知識之后,走入崗位之前,為以后頂崗實訓和零距離就業(yè)創(chuàng)造條件
實訓周的任務:讓學生讀懂一套來自實際工程的建筑工程施工圖實例,精選施工圖紙很重要,圖紙的內容不易過難,由于學校是新建的學校,考慮到學生可以與實際相結合,選用的圖紙基本是學校工程的圖紙。
實訓的組織方式與內容:學生進行分組,一組4-7人,一套實際工程圖紙,分組進行討論,一起進行解決問題。
實訓最后進行考核。考核先進行筆試,然后對每一位學生進行口頭答辯。
5.結論
教學實踐證明,識讀施工圖的能力培養(yǎng),首先要打好基礎課學習,然后加上實訓課的鞏固,通過這樣的培訓,學生識圖能力提高很多,學生走入實習崗位后,能很快識讀施工圖紙,勝任現(xiàn)場工程,受到工地師傅的好評。
由此看來,教師和學生要一起把建筑工程圖當作一種語言來教和學,點滴積累,長期堅持,把專業(yè)知識點和投影原理、圖紙規(guī)范結合起來教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慶波.淺談如何提高學生建筑工程識圖能力[J].科教文匯,2011(6):61-62.
[2]鄭曉麗.關于提高學生建筑工程識圖能力的建議[J].教學園地,2011.24.061.
[3]張頌娟.基于工程實例的高職建筑工程識圖能力培養(yǎng)實訓研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0.
[4]鐘建.建筑識圖技能訓練方法研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