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啟鼎
【摘要】廣場舞是近年來興起的社區(qū)體育項目。群眾通過舞蹈和音樂的方式達到鍛煉身體和愉悅精神的目的。但是近段時間以來,廣場舞投訴不斷、暴力手段頻發(fā)直指廣場舞擾民。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和訪談。認為,廣場健身舞能夠有效的調動大眾的鍛煉積極性,但是因為健身場地的匱乏的匱乏和活動時間的因素,極易造成引起周邊居民反感,乃至出現(xiàn)暴力事件。為此,廣場健身舞應該加強管理和配套設施的完備,以期能夠達到娛樂身心同時不騷擾他人的目的。
【關鍵詞】廣場健身舞;擾民;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C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4-010-01
一、廣場健身舞的興起
一般認為,廣場舞興起于北京奧運會之后,在國家“全民運動”的號召下,廣大人民群眾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因時因地制宜,利用街心公園、小廣場來進行體育鍛煉以達到強身健體、愉悅身心的目的。對于廣場舞的界定,現(xiàn)在一般認為廣場舞是舞蹈的一種形式,這是從廣場舞的組織形式、動作特點等來界定的,同時廣場舞一般配合耳熟能詳?shù)妮p快音樂以及“扭秧歌”“太極扇”等元素,也是廣場舞被界定為舞蹈形式的原因之一。另一種觀點認為,廣場舞是社會體育的一種組織形式,因此也是一種社會活動,這與廣場舞的場地和參與人群有關,廣場舞一般選擇在空曠的公共場所,參與人群主要是周邊的居民,廣場舞與其他的娛樂健身活動一同在公共場所上演,因此也屬于社會體育的范疇。
因為廣場健身舞是全民參與的社區(qū)體育類項目,所以對于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體育文化的傳播都是有益的。其次,廣場健身舞的開展組織形式靈活。一塊空地,一臺功放,一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即能調動起群眾參與廣場健身舞的熱情。雖然廣場健身舞對社會體育文化建設帶來了積極影響,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最為突出、也是最激化的矛盾就是廣場舞擾民的問題。
二、廣場舞現(xiàn)狀
(一)廣場舞的興起帶動了社會體育的發(fā)展
在通過對周邊社區(qū)調查我們發(fā)現(xiàn),隨著全民健身的不斷深入,社會體育蓬勃發(fā)展,人們追求溫飽意外更高層次的需求。人們更多的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社會體育鍛煉中去。調查發(fā)現(xiàn),廣場舞因其音樂輕快、舞步簡單易學成為社區(qū)體育的主要參與形式。在多個社區(qū)中,廣場舞在參與人群、活動時間都居首位。在參與人群的年齡分布中,我們發(fā)現(xiàn)40-60歲的人群占了較大的比重,占到了參與人群的35%,60歲以上的人群占到了55%。在性別分布中,女性占到了95%。廣場舞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參與人群的不斷發(fā)展帶動了社會體育的發(fā)展。部分廣場舞團隊從最初的自發(fā)組織逐步發(fā)展到有組織、有管理的形式。
(二)廣場舞缺乏足夠的文化氛圍和管理制度
目前廣場舞團體缺少自己獨有的文化氛圍,這使得社會體育的文化載體功能發(fā)揮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直接影響了廣場舞作為社會體育的發(fā)展。同時我們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的廣場舞團體“自我組織、自我發(fā)展、自我管理”的運作方式。組織者和管理者一般就是最初的組織者,管理散漫,沒有形成嚴格的組織管理機制,無法有效的約束成員的行為。此外,廣場舞活動的開展缺少專門的管理部門的支持,往往為了管理”而“管理”,管理目標不明確,片面追求成績效應,缺乏管理、指導和扶持。其次廣場舞一般都是在傍晚,場地也往往局限于各個社區(qū)的小廣場或者小花園。大多數(shù)活動人員過于集中在特定的時間集中在特定的場地,使本不寬敞的場地更加擁擠。
(三)廣場舞擾民現(xiàn)象頻發(fā)
對于“廣場舞擾民”這個問題,是近兩年才見諸報端的問題。對于廣場舞,很多中老年人樂此不疲,但是很多年輕人則不堪其擾。近一年來,關于“廣場舞擾民”的風波在全國范圍內頻發(fā)?!八畯椧u擊”、“樓頂潑糞”、“藏獒傷人”都是矛盾激化的表現(xiàn)。某小區(qū)居民停在停車場的私家車被貼上告示要求不能占用廣場舞空間,限期離開,否則后果自負,2013年6月,蘇州某小區(qū),因為業(yè)主不滿樓下廣場晚上十點仍在以較大的聲音播放廣場舞音樂,部分業(yè)主與廣場舞成員發(fā)生暴力沖突,之后,小區(qū)業(yè)主在廣場上鋪滿了石子和玻璃渣來驅逐廣場舞。綿陽晚報報道,2013年12月,綿陽某廣場跳舞的市民被鋼珠擊中,據(jù)分析是周邊居民不滿廣場舞噪聲騷擾而采取的報復行為。如今,廣場舞參與者“要運動要健康”,周邊居民“要安靜要休息”。看似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斷激化。一般認為,雙方的矛盾沖突實際上就是兩種休閑放松方式的沖突。如何調節(jié)雙方的矛盾,合理安排廣場舞的活動時間和加大公共娛樂設施的建設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三、解決“廣場舞擾民”的策略
(一)解決沖突,需加強管理和加大公共建設投入
廣場舞的開展形式主要以群眾自發(fā)組織為主,成員流動范圍較大,極易受到成員的不穩(wěn)定性、管理層的素質以及鍛煉場地等問題的制約。廣場舞一般選擇清晨或者傍晚進行鍛煉,但是缺少管理和組織者,成員的來去都比較自由。因此首先要加強廣場舞的管理,同時要逐步加大公共建設的投入,在遠離居民區(qū)和學校的場所開展廣場舞?;顒訄鏊鶓撆涮赘M到社區(qū),在貼近居民區(qū)的地方建立一些適合基層群眾的體育場館。把喜歡鍛煉的居民吸收到不同的場館中去,既鍛煉了身體,又能保障其他居民休息。
(二)解決沖突,需合理安排活動時間
2012年,上海市出臺了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辦法草案,規(guī)定了每日22日至次日6時的噪聲限制,要求在這個時間段,公共場所不得開展帶有音響器材的娛樂健身活動,以免干擾周邊居民的休息和工作。湖南瀏陽結合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由社區(qū)管理部門聯(lián)合居民代表、廣場舞組織者共同簽訂了相應的“廣場舞公約”,限定了廣場舞的活動時間和音響強度不能影響周邊居民。更有部分廣場舞活動采用藍牙耳機的形式,從而營造出“靜謐”的廣場舞氛圍。2014年,廣州更是出臺了針對廣場舞的“限音量、限時段、限區(qū)域、限設備”的辦法來規(guī)范廣場舞活動。因此,合理的安排廣場舞的活動時間是解決矛盾沖突的有效策略。
四、結語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是每個人休閑的方式不同,廣場舞作為一項老少皆宜的活動應該繼續(xù)發(fā)展,但是也要減少對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的騷擾。在愉悅身心的同時不干擾別人的生活,營造和諧的氛圍。
參考文獻:
[1]江滔,陳玉萍,李協(xié)吉.湘潭市社區(qū)中老年婦女廣場集體健身舞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2011(12):136-138.
[2]李少奇.廣場舞在社區(qū)文化建設的作用問題及對策[J].科技信息,2009.
[3]易紅武.廣場群眾舞蹈文化現(xiàn)象發(fā)展特征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