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鵬
【摘要】本課題筆者結合了某電力輸電線路工程項目,對其項目概況、地形地貌及氣候條件進行了分析,同時分析了導致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進一步制定了有關水土保持防治的方案,希望以此為電力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的完善提供具有價值性的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電力輸電線路;工程建設;水土保持
0.引言
近年來,在社會經濟穩(wěn)健增長的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相應提高,同時人們對用電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做好電力工程當中的各項建設工作便顯得極為重要。其中,在電力輸電線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則會造成沿線地區(qū)水土流失,進一步加大建設工作的難度[1]。因此,對所存在的水土流失問題,制定有針對性的水土保持方案設計便顯得極為重要。
1.電力輸電線路工程簡要分析
某電力輸電線路工程為500kV線路工程,全長261km,沿線建有塔位517座[2]。線路途經區(qū)以丘陵為主,所占比重在75%左右;低山次之,所占比重約為18%;剩余約7%為階地、沖洪積區(qū)及臺地等。線路塔基選為基于山體的山脊位置,坡度為15°~30度。所經區(qū)域地質復雜,呈現(xiàn)為凝灰?guī)r類、花崗巖類及第四系地層等。此工程處于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平均氣溫在20℃左右,極端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分別為41.0℃、3.7℃,風速約為32.6m/s;年平均降雨量約為1400mm。森林覆蓋率為20%左右,植被覆蓋率為30%~90%;隨植被覆蓋率呈下降趨勢,水土流失情況則越來越糟糕。整體上輕度流失所占比重為35%、中度及強度流失所占比重為15%,剩余二分之一沒有顯著腐蝕現(xiàn)象。
2.水土流失原因及危害分析
2.1水土流失原因分析
根據(jù)該工程的特點,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包括:(1)鐵塔基面開挖會生產固體廢棄物及裸露面。(2)鐵塔基面在施工過程中會對周邊坡地原狀地表植被產生破壞,進一步產生裸露面。(3)電線施工安裝過程中,會造成線路走廊植被的損害[3]。(4)工程施工小道也是引發(fā)水土流失的一大因素。
2.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分析
表1 ? 工程項目施工擾動和破壞面積
如表1,記載了該項工程施工擾動及破壞面積的詳細資料。由于該工程線路所經過的地區(qū)多數(shù)是山地丘陵地貌,同時山高坡陡,存在很大程度的潛在不穩(wěn)定特性,如不應用有針對性的策略,則會對周邊及下游環(huán)境構成極大的威脅。經調研發(fā)現(xiàn),可能引發(fā)的水土流失危害包括:(1)植被遭遇破壞、山地保持水土功能減弱。(2)存在較多的廢棄土石沿坡發(fā)生傾倒,一旦受暴雨的沖擊,則很容易發(fā)生滑坡及泥石流等隱患,同時會對下游民眾的生命及財產造成嚴重威脅。(3)植被在遭遇破壞的情況下,會產生裸露面,進一步影響自然景觀[4]。(4)廢棄土石堆水土流失量較多,會產生泥沙然后沿著山坡匯水流入下游農田,在使農田破壞的情況便對農業(yè)生產構成極大的威脅。(5)裸地表及廢棄土石堆均會形成切溝,從而對塔基的安全造成極其嚴峻的影響。
3.水土保持防治策略探究
以上述工程項目水土流失的特點為依據(jù),便需要對項目設計進行優(yōu)化,以此使水土流失情況能夠有效改善,同時對由于水土流失而遭到嚴重破壞的塔基建設能夠得到有效重建。如圖1,為某輸電線路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體系圖示,結合該體系,筆者提出了一系列有關水土保持防治策略,具體內容如下:
圖1 ?某輸變電線路工程水土保持防治措施體系圖示
3.1對工程項目設計進行優(yōu)化
首先,對路徑及塔位進行優(yōu)化?;谕鈽I(yè)定位過程中,以線位結合的方法,對航片選線的優(yōu)勢加以利用,以此使塔位選在渠道河流旁或陡峭山坡等位置,進一步使水土流失情況得到有效降低。其次,使用全方位不等長腿鐵塔,同時應用高低基礎及深淺基礎,以此便能夠大大減少土及石方的開挖量,并且使由于植被造成的水土流失現(xiàn)象得到有效緩解。再則,對邊坡進行有效處理,使用折坡的方法,這樣便能夠使開挖量得到有效降低。最后,對上邊坡坡腳采取優(yōu)化設計措施。以現(xiàn)場施工的具體情況為依據(jù),使上邊波跛腳到塔位內側基坑的距離得到縮短,坡腳前移的情況下能夠大大減少土石方開挖量。
3.2完善塔基邊坡水土保持措施
一方面,做好工程防護措施。為了使上邊坡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需結合塔位上方的匯水情況,然后基于邊坡上方3米位置設置排水溝;對于土質比較差的上邊坡,需使用漿砌塊石護坡,以此起到保護邊坡的作用[5]。同時為了使塔基下邊坡的安全得到有效保障,需將排水溝設置在塔基面上。另一方面,做好植物防護措施。在降雨的情況下,會沖刷塔基邊坡,因此便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防護措施,如種植葛藤等。
3.3完善塔基基面水土保持措施
在工程措施方面,以工程項目設計要求為依據(jù),全部基面均需要進行散水,其坡度約為3%;排除水田之外的全部基面均需要進行排水溝設置[6]。在植物措施方面,主要是做好基面的覆蓋工作,可使用寬葉雀稗等。
3.4完善棄土石堆水土保持措施
在該工程項目中,完善棄土石堆水土保持措施是必不可少的。通常防護措施體現(xiàn)在三大方面:(1)以地形與棄土石的方式為依據(jù),進行擋土墻布設,擋土墻主要應用在果園及旱地當中,能夠為下游農作物起到保護作用。(2)由于水庫、農田及溝渠等地方棄土量大,同時坡度大,會對下游等地方構成直接危害,因此便需要修建谷坊。(3)采取植被恢復措施,在根草帶和寬葉雀稗帶中形成相間的防護植被網;對于部分塔位位置較遠,且植被覆蓋率比較高的地方,可以使用類蘆等本地草進行覆蓋自然恢復,以此使棄土石堆水土保持措施得到全面完善。
4.結語
通過本課題的探究,認識到電力線路工程建設水土流失所存在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為:(1)水土流失集中在工程建設期。(2)塔基沿線多點分布,通常會產生青山掛白情況。(3)無論是開挖面地形,還是地面物質,其組成均較為復雜,水土流失的程度差異化嚴重,形式差異化也較為嚴重。鑒于此,在設計水土保持方案時,便需要在工程實施之前落實到位,以此使水土流失現(xiàn)象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同時需對不等長腿鐵塔設計加以利用,降低土壤擾動量。為了青山掛白現(xiàn)象能夠有效避免,需盡快恢復植被,實施水保植物措施,以此降低水土流失,并規(guī)劃足夠的時間使生態(tài)系統(tǒng)能夠得到初步恢復,通常時間控制在3~5個月,以此保證水土流失情況能夠得到徹底處理。
參考文獻
[1]劉洪正.馮迎春.山東電網水土保持現(xiàn)狀分析[J].山東電力技術,2012,04:16-19.
[2]黃宇.趙英天.淺談新國標下輸變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J].四川水利,2009,01:47-50.
[3]吳飛.珠江三角洲輸變電線路工程水土保持設計探討[J].亞熱帶水土保持,2009,01:68-70.
[4]劉旭.公路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設計研究——以阿兩路壤塘界至阿壩縣城公路改擴建工程為例[J].四川林勘設計,2013,03:93-97.
[5]曹云.淺議輸變電工程水土保持措施設計存在的問題[J].廣西電力,2013,05:82-84.
[6]周國富.陳康.李勇.貴州巖溶山區(qū)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亞熱帶水土保持,2010,01: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