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心
離開那金雕玉砌的皇宮,踏上了奔向大漠的馬車,那一刻,你是否悔過?你是否想起那日親見別的小姐悄悄拿出私藏的金釵玉石塞進(jìn)毛延壽的手中,那畫布上的人兒便立刻增色萬分,而你卻徒增淚痣,錯失皇帝寵愛?你是否后悔那日身披一襲水綠的薄紗長裙,身無半點胭脂粉黛,毅然決定出塞?你看見了嗎?漢帝看見你的絕美姿色驟然蒼白的面容,文武百官看見你的驚世容顏驚詫的神情,你是那么美,美得讓人心醉,讓人心疼,讓人心碎。
金鑾殿上,你神色鎮(zhèn)定,面對幾十雙居高臨下的目光,你暗暗地告訴自己:滿朝文武皆向我望,別緊張,休張狂。我要緩緩地走,款款地行。怕什么,皇帝不也要百姓來供養(yǎng)!
你的自信,你的自尊,讓你變得那么耀眼,那么光輝。當(dāng)你昂首上殿的那一刻,注定一朵曼陀羅花燦然開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銀塑,可它的光芒,足以使所有金銀黯然失色。
呆呆地坐在車中,望著窗外緩緩?fù)撕蟮囊豢每冒讞?,你是否在想象著遠(yuǎn)處的草原此時是一幅什么景象。你的身后,是夕陽下的古道,古道那頭的宮城,離你越來越遠(yuǎn)。你是否憶起從前在太液池上蕩舟嬉鬧?姐妹們都掐著那朵嬌艷的荷花說最美,而你,卻獨獨把目光投向岸邊靜靜綻放的不知名的小花。記得嗎?你曾經(jīng)說你愛江南水汽氤氳的小橋流水人家,你曾說你夢想騎一匹輕快的馬,打江南而過,讓歡笑融入滾滾的長江水。可是,你出人意料地選擇了干旱荒蕪的大漠,選擇了漫天黃沙的孤寂的異域生活。
馬蹄聲聲,像是在訴說著什么。
懷中的琵琶伴你走向那蠻荒的漠北,長安城中的快樂的歌舞中再也不會有你的身影了!
暮色茫茫,再美的暮色也抵不住你傾城絕艷。幾只孤雁見到了你,失魂忘記飛行而下落,塞北的風(fēng)景,唯你最美。閉月羞花,沉魚落雁。
你的跋涉完成了一次超越時空的征途。左一腳,十年,右一腳,十年,把塞外的廣袤解讀為空曠,把大漠的遼闊咀嚼成凄涼,最后歸結(jié)為一座黃昏下的青冢,將幾卷刻滿血淚的青史深埋其中,而青冢背后,正是中原的萬里云天。
從此,長河落日里,大漠孤煙下,你的琵琶聲就回蕩了千年。
點評
文章的敘事角度既不是第一人稱的“我”,也不是第三人稱“她”,而是選擇了少有的第二人稱“你”。這樣的手法使得整篇文章更像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作者通過這樣的方式,更為直接地寫出了昭君出塞時復(fù)雜的心理變化,使王昭君的形象仿若“復(fù)活”一般,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