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琴 熊得意
[摘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南昌地鐵1號線雙港大道站~北一環(huán)站區(qū)間的地形、地貌,場地的地層巖性,專門研究了石英條帶的分布頻度,及其在施工中的影響,并提出了相關施工建議。
[關鍵詞]石英條帶 分布頻度 施工建議
[中圖分類號] P62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8-426-2
1工程概況
南昌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樁號CK0+000~CK10+993.835),線路大致呈北南走向,起點為雙港大道(含),終點為秋水廣場站(含),沿線經蛟橋經濟開發(fā)區(qū),而后沿東北-西南走向穿越紅谷灘中心區(qū),在世貿路站轉折為東西走向。線路走向為:規(guī)劃孔目湖路-黃河路-豐和北大道-衛(wèi)東大道-世貿路。詳見圖1“擬建工程地理位置示意圖”。
2場地的地形、地貌
雙港大道站~北一環(huán)站區(qū)間場地地貌類型為構造剝蝕崗地地貌單元(樁號CK0+371.71m~ CK1+417.522m),主要由殘坡積成因的粉質粘土和前震旦系雙橋山群千枚巖、千枚狀板巖組成。崗頂高程20~50m,相對高差5~15m,地形坡度5~15°,自然地面標高21.26~35.72m。
雙港大道站~北一環(huán)站區(qū)間場地近似長條形,位于南昌市昌北經濟開發(fā)區(qū)雙港大道和楓林東大道之間,近南北走向,沿老昌北鐵路支線、江西省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地下展布。由北至南主要穿越中化化肥國營南昌制革二廠、江西省林業(yè)物資公司、墓地、菜地、交通學院。場地近貌見圖2。
3地層巖性簡介
場地地層由人工填土(Qml)、第四系中更新統(tǒng)坡殘積層(Q2edl)、下伏基巖為前震旦系雙橋山群(Ptsh)褐黃、灰綠、紫紅色千枚巖和青灰色千枚狀板巖,為軟質巖,全、強風化強烈,風化厚度變化大,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按其巖性及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劃分為①1雜填土、①2素填土、④1粉質粘土、⑥1全風化千枚巖、⑥2強風化千枚巖、⑥3-1中風化上段千枚巖、⑥3-2中風化下段千枚巖、⑦3中風化千枚板巖。
4石英條帶(γ)
在千枚巖巖體內因受多期構造運動影響,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并不規(guī)則發(fā)育多條陡傾角灰白色石英條帶,堅硬,石英條帶寬度5~35cm不等,在基巖露頭點或勘探孔內時有分布,但延伸性較差,局部呈斷續(xù)發(fā)育,條帶膠結程度一般,部分條帶呈散體狀、顆粒狀分布;在勘探孔內不同深度、各個風化層中均有揭露,揭露厚度0.2~9m,層頂高程-3.38~31.91m,層底高程-5.18 ~ 29.21 m,層頂埋深為0~28.2m,經鉆探機械破碎后取樣的石英顆粒粒徑一般為2~100mm,最大達15cm以上,經點荷載換算的巖石最大天然極限抗壓強度為133Mpa。基巖露頭出露的陡傾角石英條帶見圖3。
5石英條帶分布頻率
區(qū)間共21個鉆孔,經統(tǒng)計有石英條帶揭露的鉆孔共17個,約占總鉆孔數(shù)的80.9%,且有同一個鉆孔在不同深度多次揭露,揭露頻度較高。本次統(tǒng)計的21 個鉆孔中共揭露36次,揭露厚度0.2~9m,層頂標高31.91~-3.38m,層底標高29.21~-5.18m,層頂埋深0~28.2m,層底埋深1.3~30m。
在進行區(qū)間盾構或礦山法施工時,應考慮石英條帶對施工的影響。
6隧道施工方案分析
雙港大道站~北一環(huán)站區(qū)間均為地下線,所穿越的土層中主要為⑥1全風化千枚巖、⑥2強風化千枚巖和⑥3-1中風化上段千枚巖,局部為⑥3-2中風化下段千枚巖,局部穿越不規(guī)則發(fā)育多條堅硬的灰白色石英條帶。全強風化千枚巖粘粒含量高,遇水極易軟化,⑥3層中風化千枚巖極軟巖,陡傾角裂隙發(fā)育??刹捎玫氖┕すしㄓ腥缦聝煞N:
6.1盾構法
當采用土壓平衡盾構施工方式時,隧道可穿越強風化和中風化千枚巖,但穿越堅硬的石英條帶硬夾層時,施工難度較大,刀盤需采用滾刀,但刀盤磨損較嚴重,當盾構機滾刀刀盤刮上石英條帶時,由于石英條帶背后為強風化千枚巖,能提供一定得反力,考慮到石英條帶厚度一般不大,初步預計滾刀能破碎石英條帶,但盾構機的方向控制難度較大,容易沿石英條帶偏離隧道掘進方向。
根據(jù)工程地質斷面圖,該段區(qū)間隧道主要在全風化千枚巖、強風化千枚巖,中風化千枚巖通過,盾構推進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全、強千枚巖中風化巖土含大量的粘性土,粘性很好,易粘著盾構設備或造成管道堵塞,使掘進困難。
(2)盾構推進段,與盾構推進方向分布不規(guī)律的多條石英條帶,寬度15~35cm不等,與推進方向呈斜交和垂直狀,石英條帶巖質堅硬,天然最大抗壓強度可取133MPa以上,對盾構掘進有一定的影響;
(3)全、強風化千枚巖遇水極易軟化,且具有一定的膨脹性,中等風化千枚巖遇水易軟化,故盾構推進過程中注意推進速度。
(4)千枚巖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以陡傾角為主,故盾構推進過程中應注意調整盾構施工參數(shù)。
6.2礦山法
隧道若采用礦山法暗挖施工,隧洞開挖范圍主要為⑥2層強風化千枚巖,圍巖分類為Ⅱ類,隧道掘進方向與巖層走向夾角約70-80°相交,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差,施工時圍巖易坍塌,應防止三角塊體滑塌現(xiàn)象產生。需采用管棚法導管短進尺掘進,每施工50cm就同步采用全斷面鋼拱架混凝土全斷面支護,施工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施工速度慢,支護成本高,但穿越堅硬的石英巖硬夾層較容易。
7建議
(1)根據(jù)工程線路沿線的工程地質條件、線路埋設深度、掘進巖土層分布情況以及目前常用的施工工藝,建議區(qū)間地下隧道對盾構法和礦山法施工工法進行比選后擇優(yōu)選用。
(2)隧道若采用礦山法暗挖施工,隧洞開挖范圍主要為⑥2層強風化千枚巖,隧道圍巖穩(wěn)定性差,施工時圍巖易坍塌,需采用管棚法導管短進尺掘進,每施工50cm就同步采用全斷面鋼拱架混凝土全斷面支護,施工技術上是可行的,但施工速度慢,支護成本高,但穿越堅硬的石英巖硬夾層較容易。
(3)當采用土壓平衡盾構施工方式時,隧道可穿越強風化和中風化千枚巖,但穿越堅硬的石英條帶硬夾層(最大抗壓強度可達133MPa)時,施工難度較大,且盾構機的方向控制難度較大,容易沿石英條帶偏離隧道掘進方向。該工法造價上較礦山法經濟,建議選擇石英條帶較分布地段進行試推進,以決定是否采用該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