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潤蓉 王方圓
【中圖分類號】R47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79-02
近年來,人們把更多的關注投入到腦卒中后期康復訓練中,其中“學走路”是一項重要的康復訓練項目。有人認為行走訓練就是“學會走路”以致于有些患者在家人的拖拉下,強行拼命練習走路,這種行為不但達不到理想的康復目的,反而會使患者走路十分難看且不穩(wěn)定,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肌肉和關節(jié)的扭傷,再則目前行走康復訓練常依賴于醫(yī)院和專業(yè)的康復中心,不僅醫(yī)療費用高昂還需要投入大量醫(yī)護人員,有些地方醫(yī)療條件又相對匱乏,因此導致相當比例的患者不能進行正軌康復訓練,對于這類患者我們設計并制作本實用新型?,F(xiàn)介紹如下:
材料與結構:行走康復器由扶手、行走板、支撐、壁鏡、萬向輪組成,行走板左右兩邊設有支撐,所述支撐為若干,其高度為1.1-1.5cm,支撐安裝有鉸鏈,可90°翻轉,扶手安裝在支撐上,壁鏡安裝于行走板左右兩邊,其后緣緊貼支撐,高度為3-5cm,所述壁鏡鏡面設有尺度格,萬向輪安裝于行走板底端,萬向輪有鎖緊裝置,行走板上設有尺度線。見圖1.
優(yōu)點:1:本實用新型簡潔、美觀、移動方便、省時省力,具有較高的市場價值。2:結構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支撐安有鉸鏈,可90°向下翻轉,閑置時減少占用的空間。扶手設計方便患者自行進行訓練,有利于患者保持身體平衡,避免發(fā)生危險。壁鏡尺度格有效保證患者抬腳高度,可及時觀察到并改正姿勢達到預定抬腳高度,行走板設有行走尺度線,可指導患者行走跨步,保證達到規(guī)定的步子。3:極大的減少了醫(yī)院康復訓練的負擔,患者可在家中自己或家人的陪伴下自行康復,解決了大部分患者無法進行正軌康復的需求,滿足了現(xiàn)今社會患者的需要。
圖1 1:扶手 2:支撐 3:壁鏡 4:行走板 5:萬向輪
高危跌倒患者管理流程在腎內科的應用實施
杜娟1舒萍1張春秀2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腎病內科430030)
【中圖分類號】R722.1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5)03-0579-03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我院腎內科共2個病區(qū),開放床位100張。2013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 收治住院患者3285例, 男2017 例、女1268 , 年齡13 ~ 92歲, 平均57 .0 歲。護士45 人, 其中本科26 人, 大專17 人, 中專2 人;主管護師8 人,護師11 人, 護士26人。以全院9 個病區(qū)和全體護士及住院患者為實施預防跌倒管理流程主體,以2013——2014年我科上報護理部的3例住院患者跌倒病例為原因分析對象,病例來源:二病區(qū)2例,一病區(qū)1例,均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發(fā)生頭面部擦傷淤血2例,各病區(qū)一例。
1 .2 方法
1 .2 .1 預防跌倒管理流程
1 .2 .1 .1 全面評估 患者入院后均由責任護士對其行入院評估的同時進行跌倒危險因素評估, 以確定是否為高危跌倒患者。采用住院病人跌倒/墜床高危因素評估及監(jiān)測記錄表。評估項目為表格式, 打鉤填寫即可。評估內容主要包括:①住院時間;②年齡;③跌倒史;④平衡能力;⑤精神狀態(tài)(時間、定性力);⑥營養(yǎng)狀況/睡眠;⑦視力(視力可作為單一高危因素),⑧表達能力,⑨藥物治療,⑩慢性病,尿失禁。填寫評估表的要求:①對所有患者或轉科患者進行評估, 將此項評估列為常規(guī)護理工作內容。②從入院時責任護士評估≥10 或單一高危因素, 每日持續(xù)評分, 直至患者出院。若病情發(fā)生變化, 院內發(fā)生跌倒或使用如鎮(zhèn)靜催眠、抗焦慮抑郁、降壓與利尿、降糖、導瀉、擴張血管等藥物,需重新評估。1 .2 .1 .2 高危跌倒標識醒目 評估表總分≥10 分, 即確定為高危跌倒患者, 在其床頭插上“預防跌倒” 標識牌, 警示各級工作人員、患者及家屬, 便于病區(qū)醫(yī)生、護士、保潔員、配餐員、家屬及同病室的患者在該患者活動時能給予協(xié)助或警告, 并及時通知護理人員, 以防止跌倒發(fā)生。
1 .2 .1 .3 對高危跌倒患者采取有效預防措施 為了簡化在護理單上繁瑣的記錄, 真正將預防跌倒措施落實于患者, 特制訂住院患者預防跌倒護理措施表, 內容包括一般措施(①清除障礙物保持地面干燥,有防滑標識及應對的措施,光線充足,減少環(huán)境噪聲,杜絕夜間干擾加強巡視。② 病床高低適宜,使用護欄;
如果需要可以間斷輔助工具(如留置尿管或上尿套)。⑤病情觀察:將病人安置在容易觀察到的地方;使用床欄等給予保護,必要時進行適當約束;經(jīng)常巡視,警惕一些容易忽略的細節(jié);定時進行跌倒危險指數(shù)再評估。同時完成相應的預防措施, 護士簽名。
1 .2 .1 .4 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 制訂預防跌倒保護性措施十知道, 床位資料夾放置宣傳單, 入院時分發(fā)給每例患者, 并嚴格監(jiān)遵守。預防跌倒保護性措施十知道內容包括:①當您活動時有人陪伴,不要私自下床、外出;②當您感頭暈、不適等, 請臥床休息。家屬不得擅自給病人翻身;③當需要任何協(xié)助而無家屬在旁, 請立即呼叫護士;④發(fā)現(xiàn)地面有水漬, 請告訴工作人員, 并避免在有水漬處行走, 以防不慎跌倒;⑤請將物品盡量收于柜內, 以保持走道寬敞;⑥請向護士敘述可能導致跌倒的原因;⑦床邊護欄支起時請勿翻越;⑧避免穿大小不合適的鞋及長短不合適的衣褲;⑨當您在行走中出現(xiàn)頭暈, 應及時扶物站立或蹲下, 以防跌
倒;⑩必要時醫(yī)護人員要實施適當?shù)纳眢w約束,不得擅自松解保護性約束。
1 .2 .1.5 制定了患者外出檢查、透析流程 我科一例跌倒在外出檢查期間發(fā)生,由責任護士填寫外出交接班登記本,掌握患者動態(tài)。患者外出去血液透析或檢查交接班,由責任護士和接受者雙人簽名,并針對高?;颊哂薪唤颖肀恚敿毧梢姷垢呶R蛩?,提高警惕。外出檢查由送檢人員陪同和家屬陪伴。
1 .2 .1 .6 規(guī)范執(zhí)行住院跌倒患者應急預案 當患者發(fā)生跌倒時, 當班護士立即至患者身邊, 通知醫(yī)生, 檢查傷情,初步判斷摔傷原因, 及時采取相應措施, 盡可能將跌倒危害降至最低限度。同時護理平臺上報不良事件——跌倒事件, 護理部審批。護理部每季度對跌倒事件進行匯總, 組織護理安全委員會進行原因分析, 制訂下一步防范措施。
1 .2 .2 評價指標 ①跌倒發(fā)生情況:統(tǒng)計實施預防跌倒管理流程后發(fā)生跌倒的例數(shù);②護理服務質量考核情況:考核內容為對患者跌倒危險因素評估、高危
跌倒標識、預防跌倒措施、健康教育的落實情況, 實施質控納入工作常態(tài),和績效考核掛鉤;③患者滿意度調查:出院患者填寫滿意度調查表。
2 結果
實施高危跌倒管理流程后, 高危患者跌倒發(fā)生率明顯下降,P< 0.05, 高危跌倒預報率提高, 護士對跌倒管理相關知識知曉率提高, 由跌倒導致的投訴消失, 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提高。
高危跌倒管理流程前后跌倒發(fā)生率及相關指標比較
時間高危跌倒數(shù)
(預報率%) 發(fā)生跌倒數(shù)
(發(fā)生率‰) 投訴 滿意度
(%) 護士知曉
率(%) 實施跌倒前12個月 215 (13.1) 5 (0.23) 0 93.8 85 實施跌倒后12個月 306 (19.7)3 (0.09) 0 98.1 95注: 實施前后比較: P <0.05
3 小結
3.1 我科自實施高危跌倒管理流程后, 對高危跌倒患者高度重視, 責任護士從患者入院即加強高危跌倒風險評估, 全程落實各項預防施,對高危跌倒患者在床頭懸掛高危跌倒警示標識, 一目了然, 人人重視, 加強防范, 給患者或家屬發(fā)放高危跌倒告知書, 為其敲響警鐘, 提高患者和家屬的警惕性。高?;颊咴诓^(qū)白板有醒目標記, 每日預報, 護士長、跌倒管理質控專業(yè)小組、護理部層層監(jiān)控, 使高危跌倒管理流程形成制度化、程序化、常規(guī)化, 使高危跌倒患者得到統(tǒng)一的全程管理, 從而有效地預防了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fā)生,提高了護理滿意度。
3.2 高危跌倒管理流程的實施, 提高了護理管理的內涵質量。跌倒管理質控專業(yè)小組定期對全院護理人員分批進行跌倒風險評估、防范等相關知識培訓和考核, 提高了護理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對高危跌倒風險的準確判斷和應急處理能力, 增強了安全服務意識。對新入院患者及轉入患者實施跌倒危險因子評估, 可預見性并及時識別和評估高危跌倒患者, 對高危跌倒患者實施防范保障措施及履行告知, 能有效地減少跌倒預防的盲目性和被動性, 有利于預防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發(fā)生, 提高了護理安全和護理質量。
3 .3 存在問題與對策探討
3 .3 .1 護士應進一步了解患者心理特點 在預防跌倒管理流程實施過程中, 發(fā)生了1 例患者跌倒, 分析原因是腎內科患者伴腎性貧血,口服減壓藥,對自身疾病認識不足,怕麻煩護士和家屬, 又過高地估計自身能力, 因此在不愿讓人幫助的情況下發(fā)生跌倒。因此, 護士必須針對每例患者加強宣教,并針對不同心理特點, 用尊重和誠懇的態(tài)度對待患者, 解決患者心理上的顧慮, 使患者聽從護士的健康指導和護理措施, 以防跌倒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黃惠根,劉智利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風險評估量表的構建及驗證[J] .護理學雜志,2014,29(19):30-34
[2] 胡國萍, 眭萬瓊, 陳蜀萍.老年人跌倒的相關因素及其預防護理[J] .護理學雜志, 2003, 18(5):52-53.
[3] LAU A .Po ssible factor s of fa lls in elder ly patients[J] .Ho ng Ko ng Nurs J, 1995 , 84(69):33-35.
[4] 朱莉.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的防范護理及展望[J] .中華現(xiàn)代臨床護理雜志, 2006 , 9(1):771-7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