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缺失問題及對策研究

      2015-10-24 08:06:53侯旭平
      湖南科技學院學報 2015年2期
      關鍵詞:權益農民工

      侯旭平

      (長沙學院 法學與公共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003)

      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缺失問題及對策研究

      侯旭平

      (長沙學院 法學與公共管理系,湖南 長沙 410003)

      女性農民工是農民工這一弱勢群體中權益難以獲得保障的“弱中之弱”,她們多數就業(yè)于城市社會主流職業(yè)之外,其社會保障權益普遍受損,誘發(fā)了一系列復雜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觀念上的誤區(qū),也有制度上的缺陷。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健全維護女性農民工社保權益的法律法規(guī)并完善相關配套制度,從而分類分層地推進農民工社會權益保障制度的建立,是解決女性農民工社會權益保障問題的有效途徑。

      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經濟發(fā)展

      一 研究背景

      女性農民工由于自身的文化素質、勞動技能以及城市中固有的制度、思想觀念等影響,她們的合法權益不時遭受侵害,主要表現在工作超時得不到適當的休息、工資待遇偏低且經常被拖欠、社會保障欠缺、自身及其子女的受教育權難 以保障。由于女性農民工問題引起社會上很大的反響,越來越多的學者和社保人士對其關注和研究。理論研究者也致力于農民工社會保障模式的構建,如李強、孫樹涵等教授認為農民工的社會保障應納入城鎮(zhèn)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還有的學者主張建立新的相對獨立的女性農民工社會保障制度,這些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對于推動加快解決女性農民工社會權益保障問題都有很大的作用[1]。

      農民工問題是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題目,在這一領域,國外與國內的體制環(huán)境差異相當大,以致相互之間很難理解。對多數國外研究者而言,他們一出生就處于一個已經完成城市化進程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他們對這一問題缺乏切身的體會。在國外女性農民工統(tǒng)稱為“弱勢群體”,對弱勢就業(yè)問題的研究大致可分為四個層面:一是分析弱勢就業(yè)的變遷趨勢;二是從社會共同價值和直接感官角度來定性分析弱勢就業(yè);三是探討弱勢就業(yè)及其可能造成的結果,包括經濟貧困與福利損失、工作不滿意程度以及另類就業(yè)形態(tài)等;四是分析弱勢就業(yè)的流動與轉換,包括弱勢就業(yè)與充分就業(yè)之間的轉換以及弱勢就業(yè)不同層級或類型間的流動[2]。

      二 女性農民工就業(yè)基本情況

      全國婦聯于2006年、2007年在國內10省、市、自治區(qū)做的調查顯示,接受調查的女性農民工中,63.4%年齡小于30歲,表明女性農民工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的一支生力軍。全國婦聯的調查顯示,女性農民工50%以上未簽署正式勞務合同,日工作9小時至10小時的占40%以上,日工作超過11小時的占24.8%以上。全國婦聯的調查還顯示,高強度勞動使女性農民工普遍缺乏休息時間,其中每周能休息2天左右的女性農民工不到5%,每月能休息4天左右的僅為34.2%。

      (一)與男性農民工相比,女性農民工的處境更惡劣

      由于生理性別的差異,女性農民工在職業(yè)選擇、勞動報酬等方面都有特殊之處;由于社會性別的差異,女性農民工受教育程度不同,在家庭和工作等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心理性別的差異,女性農民工在適應能力、幸福指數等方面亦有很大的不同?!掇r村遷移工人在城市勞動力市場表現方面的性別差異》的課題報告中指出:在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方面,女性農民工都比男性更不樂觀。有43%的女性農民工表示自己經?!靶那闊┰辍?,這一比例比男性農民工高5.5%。在通常情況下,女性農民工比男性農民工的勞動報酬低,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課題組調查發(fā)現,女性農民工的月工資比男性明顯偏低,平均月工資為910.78元,男性農民工則為1100.24元,二者相差近200元。

      (二)與城市女工相比,進城女性農民工的處境更艱難女性農民工往往要靠自己或者同鄉(xiāng)介紹才能獲得就業(yè)信息,這樣就業(yè)的途徑就比較窄。調查資料顯示,女性農民工進城務工的渠道中,親朋介紹的占47.2%,完全靠自己找工作的占36.3%,由當地政府或者學校有組織輸出的占6.3%,用人單位直接到農村招工的占2.3%,中介機構介紹的占3.4%,參加本村包工隊的占2%,其他途徑的占2.5%.可見,親友介紹與自己尋找機會是女性農民工進城務工的主要渠道[3]。但是在城市生活的居民即使同樣沒有工作,但是除了經人介紹以外,她們還可以去社保局進行失業(yè)登記,也可以利用社區(qū)的就業(yè)信息。具體如下表所示:

      主要方面 表 現1 生育保險方面女性農民工沒有生育保險,生育就意味著失去工作,失去工作就等于失去了生活的物質來源。2 失業(yè)保險方面城市的下崗女工在失業(yè)方面,可以享受失業(yè)保險。但大多數進城務工的女性農民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一旦失業(yè),將一無所有。3工傷和醫(yī)療社會保險方面進城女性農民工在城市主要從事一些非正式的職業(yè)或邊緣職業(yè),且享受到的工傷保險很少甚至沒有。4 養(yǎng)老保險方面女性農民工難以享受與城市女工同等的養(yǎng)老保險待遇。

      (三)在不同的企業(yè)中女性農民工的處境表現不一

      在調查的36家不同性質、類型的企業(yè)中,絕大多數企業(yè)沒有為農民工辦理養(yǎng)老、醫(yī)療、工傷等社會保險,享受到養(yǎng)老保險的女性農民工只有9%。在個體私營企業(yè)中,女性農民工的參保率更低,幾乎接近0,生育保險更是無從談起。調查還反映,有40%以上的女性農民工沒有享受過勞保用品。全總女工部曾經對全國18個省、132個市的2252家非公有制企業(yè)進行調查,在女性農民工就業(yè)較為集中的餐飲服務行業(yè)中,39.3%的女職工在經期被安排從事高處、低溫、冷水作業(yè)和勞動強度大的勞動;化工建材行業(yè)有29.6%女職工在懷孕期間被安排孕期禁忌從事的勞動;有17.7%和10.4%的女職工在懷孕7個月以上的時候被延長勞動時間和從事夜班勞動。

      三 女性農民工權益缺失的主要問題

      (一)工資待遇低,拖欠工資現象普遍存在

      賺錢是女性農民工外出務工的主要原因,但在實際工作中,47.8%的女性農民工月平均收入在1000-2000元之間,其中1000-1200元,占23.4%,1500-2000元的占14.4%,2000元以上的僅為7.5%。由于政府相關部門對進城農民工沒有確定工資級別,報酬多少由用工單位決定,他們的報酬只相當于正式職工的一半,甚至更少。[4]拖欠工資的情況比較普遍。在調查中發(fā)現,有40.6%的女工的工資被拖欠過;在有拖欠工資的現象中,經常拖欠的占45.8%,偶爾拖欠的占43.1%,不能如數發(fā)放的占11.1%。不少企業(yè)甚至在女工離開企業(yè)時也不能支付拖欠工資,有相當一部分女工多次索要也沒有結果。這其中有的屬于企業(yè)破產、雇主確實無錢可付的情況;有的則是故意拖欠、女工的血汗錢充作流轉資金的情況,甚至是恃強賴賬,無償占有女工的勞動。

      (二)勞動條件差,休息權得不到有效保障

      女工難以享受國家規(guī)定的休息和休假待遇。按《勞動法》的規(guī)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天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的工作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對法定節(jié)日也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實際上,一般私營企業(yè)都不能按規(guī)定安排職工的休息和休假。私營企業(yè)一般都采取計件工資,這往往模糊了正常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的界限。按照規(guī)定,應“保護婦女在工作和勞動時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適合婦女從事的工作和勞動”;“婦女在經期、孕期、產期、哺乳期受特殊照顧”,“不得安排女職工在經期從事高處、溫、水作業(yè)和國家規(guī)定的第三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5]。但私營企業(yè)一般都很少考慮這些對女工勞動保護的特殊規(guī)定。

      (三)社會保障缺失,傷、病、老問題得不到解決

      對女性農民工而言,工傷保險應該排在第一位。女性農民工這個群體的工傷問題表現得最為突出。據深圳的一項調查,僅深圳七家醫(yī)院的統(tǒng)計,1998年平均每天有31人因工傷致殘,平均每4天有一人因工傷死亡。這一年1萬多傷殘的農民工,多數在出院后不久就都退回農村去了。2004年深圳勞動部門對5920家從事有毒有害作業(yè)工廠的調查中發(fā)現,無任何防護措施的有3108家,占53.5%,防護設施不合格的2577家,占43.5%。長期在這種廠里勞動,其結果必然是中毒受害。在深圳500多萬農民工中,女性占大部分。過度勞累、中毒等原因使35歲以上的女性農民工體力不支,不能勝任工作。

      至于社會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生育保險,全是為城市市民身份的職工設計的制度。一項調查結果顯示,98.7%的雇主沒有為農民工辦理養(yǎng)老金、住房公積金和醫(yī)療保險金,93.4%的雇主沒有為他們辦理工傷保險,100%的雇主沒有為女工辦理生育保險。北京“浙江村”的農民工為自己辦起了廉價的、低水平的醫(yī)療診所,卻遭到政府的限制和取締。

      (四)教育權缺乏,女性農民工及其子女受教育權得不到保障

      一般來說,農民工子女進入公辦學校要交納三部分費用:學雜費、借讀費和贊助費(又叫教育補償金)。其中學雜費和普通的學生標準一致,而借讀費和贊助費卻是按照各個地區(qū)的不同情況進行制定和收取。借讀費和贊助費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對于家庭經濟基礎薄弱的農民工而言,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銷。目前,在全國各種不同類型的適齡兒童中,女性農民工子女的失學和輟學問題依然較為嚴峻。2000年進行的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女性農民工子女的失學率達到4.8%,高于全國兒童的相應比例(3.3%)。農民工子女不能適齡入學表現尤為突出,4.6%的6周歲兒童沒有入學接受教育;較高比例的女性農民工子女不能完整地接受義務教育,15.4%的農民工子女離開了學校。

      (五)性騷擾問題較為突出

      在一些私營企業(yè)中,調戲和猥褻女工的現象較為普遍,不少雇主甚至利用女工的弱勢地位對其進行性騷擾和性強暴。從調查的情況看,有20.0%的女工“承認”受過某種方式的性騷擾,考慮到有些女工不愿意承認的情況,實際比例可能會更高一些。在性騷擾的來源方面,本企業(yè)男職工占18.31%,雇主和管理人員占35.21%,外界流氓占35.2%,其他占11.3%。有25.4%的女工承認自己有過婚外性行為,其中大部分都是受脅迫所為。由于目前我國的法律對性騷擾問題并沒有明確的界定,這方面的“官司”很難打贏;即使“打贏”了,也會落下一個不好的“名聲”,從而受到社會歧視。因此,很多女工即使受到騷擾或強暴,也不愿訴諸法律,而是自認吃虧。女性農民工人格尊嚴受侵犯的問題是比較突出的?!秼D女權益保障法》明確規(guī)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這是我國第一次將“禁止性騷擾”寫入法律。受害婦女應積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讓那些騷擾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四 女性農民工權益缺失的根源

      (一)部分企業(yè)經營者素質較低,過分追逐己方利益

      調查顯示,56.5%的女性農民工從未接受過勞動安全衛(wèi)生教育,只有60.6%的人表示所在單位提供了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僅有47.2%的女性農民工反映所在單位能夠定期進行健康檢查,48.3%的人反映本單位女性農民工在孕期不能得到法律規(guī)定的特殊保護。很多用人單位認為女性的生理、生育、照顧家庭以及退休時間比男性早都會增加用人單位的成本,這樣用人單位的利益將會大幅度降低。因此,用人單位在男女農民工相比較之下一般不會錄用女性農民工。

      (二)女性農民工法律法規(guī)意識還不夠

      據問卷抽查顯示,農民工勞動合同的簽訂率平均僅為29%,其中女性農民工為25%。當勞動爭議發(fā)生時,8.1%的人選擇默默忍受而不求助,30.5%的人選擇找親戚、朋友、老鄉(xiāng)幫忙,19.2%的人選擇向有關機構申請調解仲裁,34.9%的人選擇尋找法律援助,4.2%的人選擇找工會幫忙。這些數據明顯表明女性農民工的法律意識不強,無法使用農民工保障法律來行使自己的權利,更得不到保障。

      (三)女性農民工的諸多嚴重問題,尚未得到社會的有效關注

      受傳統(tǒng)家庭“重男輕女”思想的束縛,許多農村家庭對于男孩和女孩的教育重視程度和投資不同,對于女孩子的教育投資少。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課題組2006年對大連、重慶、上海、武漢和深圳五城市的農民工進行了問卷調查。從受教育程度來看,男女兩類樣本中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的比例都是最高的,達一半以上,除此而外,男性受教育程度為“高中”的比例最高,達22%;而在女性樣本中,“小學”與“高中”分別各占13%左右。女性樣本中,小學的比例比男性高將近5%,而高中的比例比男性低10個百分點。而在第二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抽樣調查顯示,農村女性文化程度為初中以上的比例是42.3%,比男性低20.8%;女性文盲率為13.6%,比男性高9.6%。從受教育年限來看,男女性的受教育時間分別為9.42年與9.04年,通常都僅僅完成9年制義務教育階段[6]。

      (四)女性農民工流動性強,缺乏組織依托,難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2007年至2009年的調查顯示,被調查對象變動過工作的占52.3%,變動過一次工作崗位的占16.2%,變動過兩次工作崗位的占17.7%,變動過三次及以上工作崗位的占13.8%。就勞動合同期限而言,66.4%為一年,9%為兩年,9.8%是三年或以上,14.8%是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限。這組指標客觀地反映了農民工就業(yè)的不穩(wěn)定性,這是造成女性農民工流動性很強的主要原因。而農民工的流動性太強,一般是享受不到工齡帶來的好處的。而在企事業(yè)單位工作的女性能享受到的一些福利,她們可能也是享受不到的,比如“三八婦女節(jié)”,女性農民工可能沒有休息,也沒有贈送禮物的福利。

      (五)法律法規(guī)以及具體措施落實缺位

      在當今社會轉型時期,國家在制定社會政策時仍然多向城市傾斜,在各種政策上傾向于保護城市居民的利益,而不重視女性農民工的利益,這就使得女性農民工在城市里一些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當女性農民工遇到生活困難時57.7%的人從自家人那里得到幫助,65.8%的人得到親朋好友的幫助,33.2%的人得到同事的幫助,16.5%的人得到打工單位的幫助,1.7%的人得到當地居民的幫助,3%的人得到當地居委會和政府的幫助[6]。政府提供社會保護的有限性使女性農民工只能依靠自己與親朋好友及同鄉(xiāng)。另外由于在對待農民工方面,政府往往更多的是從維護城鎮(zhèn)居民的利益出發(fā),實施的主要是管治、限制、防范為主的政策。

      五 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的完善與健全

      (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女性農民工管理與服務工作思想的根本轉變

      在公共產品提供和政府服務上,實現由面向城鎮(zhèn)戶籍人口向覆蓋包括女性農民工在內的所有常住人口的轉變。當前,女性農民工已經成為我國產業(yè)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城市創(chuàng)造了財富、提供了稅收,城市公共產品、政府的服務要素涉及廣大農民工。在管理體制上,實現由以治安為主的防范式管理向以政府主導的服務式管理轉變。要完善對女性農民工的管理,變應急式管理為日常式管理。需要改革日前的管理體制。在女性農民工進城就業(yè)較多的城市和地區(qū),建立由政府或政府綜合部門牽頭、多部門參加對進城農民工管理服務的綜合協(xié)調機構和工作機制,為完善管理、強化服務創(chuàng)造必要的組織保障,實現從治安防范式管理向綜合服務式管理的轉變,把工作重點放在為女性農民工提供良好的就業(yè)和生活環(huán)境上。

      (二)完善女性農民工權益的若干保護機制、手段和程序

      一是要積極推進戶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農民工轉化為城市產業(yè)工人和市民的體制障礙。二是要探索符合女性農民工特點和需求的保險方式,使社會保障逐步擴展到進城農民工。三是要建立以各級婦聯為中心的婦女維權保障網絡。建立由政府、公安、司法、勞動部門、經委、商委、婦聯等單位參加的婦女維權保障網絡,明確各部門的職責、職能的劃分。四是要適應女性農民工進城就業(yè)的新情況,制定或修改與農民工權益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目前我國維護女性農民工權益的法律主要有《女職工勞動保護規(guī)定》和《全民所有制企業(yè)招用農民合同制工人的規(guī)定》等,雖然這些法律發(fā)揮了一定的保護女性農民工權益的作用,但存在很多的不足也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應該從“女性農民工”的特定角度,著眼于其“女性”和“農民工”的雙重身份,為市場經濟發(fā)展建立公平的競爭環(huán)境[7]。確定男性農民工與女性農民工同工同酬;規(guī)定女性農民工在孕期、經期、哺乳期的特殊保護,避免在此期間受到不公正待遇;在涉及女性農民工權益的具體司法實踐中,應體現適當的傾斜——對侵害女性農民工權益的現象進行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和查處。

      (三)完善正式就業(yè)渠道,防范女性農民工就業(yè)風險

      正式就業(yè)渠道是市場經濟發(fā)展和完善的客觀要求,也是保障勞動者就業(yè)的主要措施。政府一方面要完善正式就業(yè)渠道和公共就業(yè)服務信息渠道,擴大正式就業(yè)渠道的供給,以滿足各層次就業(yè)者的需要,同時,加強民間職業(yè)介紹機構的管理,建立相應的行業(yè)準入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另一方面加強對非正式就業(yè)渠道的引導,建立企業(yè)用工的信息公開制度,便于核實相應就業(yè)信息的真實程度,降低由于就業(yè)信息缺乏或不準確而導致的風險。婦聯、勞動部門等有關職能部門,應通過電視、廣播、報紙等有效途徑,加強女性農民工的就業(yè)指導;建立培訓機構提供就業(yè)所需的職業(yè)培訓,以提高女性農民工的就業(yè)競爭力和風險防范能力。

      (四)完善教育制度和社會保險制度

      為了提高女性農民工的整體素養(yǎng),改善她們的生存狀態(tài)。第一,政府應擴大義務教育的范圍和年限,以提高女性農民工的文化素質。第二,重視職業(yè)教育的發(fā)展,以提高她們的謀生技能。在職業(yè)教育中重視基本勞動技能的培養(yǎng),建立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之間銜接的良好渠道,淡化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區(qū)別,完善普通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法律規(guī)定。第三,針對全社會加強普法教育。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女性農民工自身的維權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加強企業(yè)主的法律意識,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秩序井然的社會氛圍,使全社會形成一個關心弱勢群體、尊重女性農民工的整體環(huán)境。

      (五)建立和發(fā)展女性農民工維權機構

      成立由婦聯、勞動與社會保障部門、工會、司法部門等單位組成的女性農民工維權中心。主要為女性農民工提供咨詢、法律援助等服務,募集社會資金,以幫助解決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問題。培育行業(yè)性或地區(qū)性女性農民工自治組織。通過自治組織監(jiān)督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法律政策的實施,以增加女性農民工的利益表達和權益維護渠道,建立和發(fā)展社會工作機構。我國已開始出現為女性農民工群體服務的非盈利的法律援助中心、農民工自治組織等社會工作性質的機構,但尚處于初級階段,不僅數量少,而且其資金、服務與被服務人數均有限,這些機構或由農民工自發(fā)形成,或由關注農民工生存和權益狀況的機構或社會人士組織。然而,它們在為農民工提供專業(yè)救助和指導等事項上已經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因此,政府應大力支持和鼓勵這類社會工作機構的發(fā)展,同時激勵社會公眾參與其中。

      [1]陳樨圓.農民工勞動權益保障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 2006:72-80.

      [2]許杏彬.論我國農民工權益法律保障[D].湖南大學,2004: 122-125.

      [3]劉曉莉.女農民工生存狀況透視[N].中國改革報,2005-11-29.

      [4]王瑜.維護農民工權益應關注四大“關節(jié)點”[N].工人日報,2004-11-14.

      [5]劉懷廉.中國農民工問題[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6-17.

      [6]徐磊.關于女性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的若干思考[J].商業(yè)經濟,2010,(11):17-19.

      [7]張風華.曾一帆.社會性別理論視野中的女農民工勞動權益侵害及其應對——以武漢市為例[J].社會主義研究, 2007,(5):57-48.

      (責任編校:張京華)

      DF52

      A

      1673-2219(2015)02-0137-04

      2014-12-04

      湖南省教育廳青年項目“和諧社會視野下女性農民工權益保障缺失問題研究”(項目編號10B011);長沙市科技局項目“長株潭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民工績效工資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項目編號K1205068)。

      侯旭平(1972-),女,湖南湘陰人,長沙學院法學與公共管理系副教授。

      猜你喜歡
      權益農民工
      一紙契約保權益
      公民與法治(2022年4期)2022-08-03 08:20:50
      意外傷害與權益保護
      公民與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28
      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工就業(yè)值得期待
      公民與法治(2022年7期)2022-07-22 07:10:48
      “保”權益 “解”民憂
      2021年就地過年農民工達8 700多萬
      “點對點”幫2萬名農民工返崗
      以農民工欠薪案“兩清零”倒逼發(fā)案量下降
      漫話權益
      廣場舞“健身權益”與“休息權益”保障研究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9
      對農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驚小怪
      庆元县| 深圳市| 常州市| 巍山| 香港| 黔西县| 建阳市| 安康市| 壶关县| 汉中市| 铁岭市| 巩义市| 武隆县| 会宁县| 武安市| 宝山区| 临泉县| 湖北省| 柳州市| 哈密市| 军事| 游戏| 连山| 延长县| 南乐县| 寿光市| 方正县| 永吉县| 宝应县| 高平市| 武隆县| 肇州县| 东乡| 九龙县| 宁远县| 卢氏县| 镇赉县| 基隆市| 永兴县| 甘德县|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