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蕓
一輛推土機碾過去,只聽“轟”的一聲,一座老房子應(yīng)聲而倒,木頭散落,塵土飛揚。我呆呆地站在那兒,望著揚起的灰塵漸漸沉降下來,老房子就此埋入歷史堆中。
對于上個世紀90年代末出生的我們來說,能憑自己片段的記憶,記下一些老常州的模樣,已是一件幸事。小時候的一次閑逛讓我發(fā)現(xiàn)并愛上了這些老房子,這時我才恍然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的身邊竟有著這么一片神奇的土地!
這些老房子坐落在小巷里,它們十分靜謐,哪怕外面再喧鬧,哪怕離鬧市區(qū)只有幾分鐘的路程。在那些小巷里,在那一扇扇紅漆剝落的大門里,有的卻只是安靜。那些老房子始終保持著端莊、矜持,初見,大有“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之感。巷子很深,門庭不大,幾級臺階,半掩的門,卻足已吸引你的目光,讓人忍不住去猜想它的歷史、它的過往,猜想它曾經(jīng)的輝煌,猜想很久以前住在這里的那個主人……
若恰逢雨天,那景色就更加宜人,苔痕上階綠,瑩瑩如碧玉,足以讓人眼前一亮。在那些被稱為明堂(院子的別稱)的地方,歲月沖刷的地面,亮得似乎可以照出人影來。不遠處的水缸里還散落著一些石子兒,只是少了一莖青蓮,幾尾游魚。靜靜地站在屋檐下,聽著屋頂?shù)挠暄刂呖p滴滴答答地落下來,又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呢?再看那瓦片搭起的鏤空的墻,八種圖案竟沒有雷同,足見江南人的精巧工藝。
這些深巷中的老宅子,大多是極其安靜的,偶有人語聲,更襯得老房子的空寂。徜徉在這樣的小巷里,人的心境很容易就沉靜下來,有一種來自心靈的放空和回歸感。靜靜感悟,這小巷,這老宅,就像是洗滌心靈的圣器一般,于無形中滌蕩著心靈中來自現(xiàn)代化生活的塵埃。
小時的我曾天真地認為,那些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建筑會永久地存在下去。直到有一天,當“拆”字寫滿這些老建筑的時候,當一輪夕陽斜照在那早已褪色的朱紅大門上時,我開始明白它們最終會逝去,會隨著時間從人們的視線、腦海中淡出?,F(xiàn)在,我再也找不到那些老房子了,老常州就這樣消失在我的視線中,消失在現(xiàn)代人的生活里……
(指導(dǎo)老師 李建新)